中医针灸治疗腰痛症

家庭生活报 2021-09-09 00:52 大字

□ 犍为县中医医院 袁礼

腰痛是一种由于不同因素造成腰部骨骼和软组织损伤引发的表现,中医治疗腰痛方式较多,其中以针灸法最为常用而有效。

中医谈腰痛病因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且足少阴肾经、督脉的静脉均经过腰部,所以腰痛与两者密切相关。内伤、外感对上述两者经脉运行具有一定影响,从而诱发腰痛,内伤主要指肾虚,外感主要指风寒湿热侵蚀,通常因外感受外邪所致腰痛,多属于表、属实,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主;肾精亏损诱发腰痛,多属于里虚,治疗应补肾益气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腰痛主要病机为风寒、湿对经脉运行造成阻碍,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足,验证“不通则痛”;或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引发肾气不足,经脉失养所致。

腰痛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中医依照临床症状,将腰痛划分为多个类型,不仅包含风湿腰痛、寒湿腰痛,而且涉及湿热腰痛、淤血腰痛、肾虚腰痛等,实际患有腰痛群体,多以虚实夹杂为主,特别为寒湿、瘀血夹杂腰痛较多。现阶段,治疗腰痛方式较多,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其中患者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不一,但相较而言行之有效的方式仍为针灸疗法。下面主要为各类型腰痛选取的穴位及治疗方式:

寒湿腰痛。患者核心特征为腰部寒冷疼痛,身体较为沉重,腰部处于温暖环境中便有缓解,遇冷腰部疼痛感加剧,脉沉缓,苔白腻。该类型腰痛成因主要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入侵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治疗原则为温经通络、行气除湿。治疗应选取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委中、大肠俞,其中针灸肾俞具有祛寒除湿成效;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主要为疏通局部经气,从而实现止痛目标;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主要为疏通膀胱经经气。

湿热腰痛。患者主要以腰髋疼痛,痛处具有热感,口感烦热,舌苔黄腻,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舒筋活络,选用腰阳关、环跳、三阴交、阴陵泉等。其中针灸环跳穴具有患者腰胯疼痛;针灸三阴交穴位,其为足三阴经脾、肝、肾的交会穴,不仅具有健脾祛湿、安神功效,而且具有调经通络功效,为临床上常用的穴位;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于水,具有良好的排湿热成效。

淤血腰痛。患者主要以腰痛剧烈、如刺如折为主,患者病情严重状况下痛部无法按压,轻者俯仰不便,脉细涩、舌苔呈暗紫或瘀斑。该类型的腰痛主要为腰部闪挫损伤,经筋、络脉均受损,淤血阻滞脉络运行。治疗原则为命门、委中、膈俞、血海,操作均使用泄法。其中命门穴为督脉,位于腰部,对其进行针灸可缓解腰痛、精力减退等;膈俞靠近胸膈,受刺激之后起到开胸膈以利气作用,特别选用针灸膈俞穴位,可调整肺功能、活血化瘀;针刺血海穴具有活血通络之效。

肾虚腰痛。患者主要以腰部酸痛、下肢软弱无力为主,进行过活动之后病情加重,卧床休养病情有所缓解,伴有耳鸣、遗精、带多。该类型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阳虚、阴虚,针对阳虚患者表现为小便清长,手足较为寒冷,舌淡苔白,脉搏较为细沉;偏阴虚患者,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咽干,手脚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该类型主要治疗原则为补肾壮腰。选取的穴位为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该类型腰痛主要因长期操劳过度,持续性久坐或久立,精气耗损严重,肾气虚疲导致腰痛。针对肾阳虚腰痛患者,应遵循温补肾阳,舒筋活络原则。

新闻推荐

劳动和技能竞赛号角吹响巴蜀大地

劳动和技能竞赛号角吹响巴蜀大地“十三五”期间四川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泸定大渡河大桥。“筑梦出...

犍为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犍为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