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乐水 桥之韵
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天府之南的嘉州,虽比不上水乡泽国的江南,却也是长江支流一颗闪耀的明珠。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交汇,赋予嘉州茁壮的生命力。
有水的地方少不了桥。自古以来,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中国悠远厚重的桥文化里,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工具,也是山水田园中的一道风景,更是繁华与沧桑的见证者。
乐山水多,桥多,故事也多。根据2007—2011年乐山市开展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显示,乐山目前现存登记在册的桥有290余座。这些桥多为清代建造,最远可追溯至南宋,最近的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乐山的桥造型不一,有廊桥、拱桥、平梁桥、铁索桥、石墩桥、漫水桥,建造材质也各不相同,有红砂石、细青石、钢筋、铁索与木材。随着历史的发展,乐山的桥也因时、因地变幻出不同的形态,弯圆曲直勾勒出嘉州之美,精巧的工艺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多年从事乐山文物保护工作的胡方平认为,人们建桥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跨水的问题,方便跨水行走。而建桥的意义自古以来都是围绕“连接”二字,所承载的意义也由最初的“交通”变成后来的“交流”。可以说,一座桥不仅是不同时期建筑艺术的呈现,也承载着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丰富历史内涵。
在漫长的“生命轨迹”里,每一座桥都留下了岁月雕琢的痕迹。长久以来,乐山的桥屹立于山水田园间,与自然风光、百姓生活融为一体。如今,这些桥有的已破败不堪,有的仍保存完好服务于大众,承载着茁壮而厚重的生命。跨越时间,见证历史,这些隐匿于乐山乐水间的桥,是风景,也是故事。
双飞龙桥 历史悠久的经典古迹
位置:峨眉山风景区清音阁前接王亭两侧
峨眉山古迹众多,古桥也多。全山有10多座桥尚在使用。乐山现存的古桥多位于峨眉山,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建于南宋的双飞龙桥。
双飞龙桥位于峨眉山清音阁接王亭东西方向,横跨黑龙江和白龙江,唐代为胜峰桥,宋时称双飞桥,俗称双飞龙桥或天皇桥。传说轩辕皇帝到峨眉山访问足智多谋的天真皇人,寻求治国安邦之道,恰巧在桥上与真人相遇,故名“天皇桥”。后来明代江南高僧惟政来到这里狂草“双飞龙桥”四个大字,并刻于桥头,从此“天皇桥”改名为“双飞龙桥”。双飞龙桥与接王亭也构成了最初的“双桥清音”。1972年,双飞龙桥的下游新建了双飞桥,与牛心亭相接,形成了后来的峨眉山经典十景之一“双桥清音”。
双飞龙桥为西北东南走向,左右二桥分别横跨黑龙江和白龙江。二桥均为青石结构,单孔拱券式拱桥。左桥横跨黑龙江,通往广福寺,桥长6.3米,宽2.7米,高15米,砌拱为纵联式,跨度4.5米,高1.5米,桥身无雕饰。右桥横跨白龙江,通往白龙洞、万年寺,桥长8米,宽3.3米,高15.7米,石砌纵联式拱,跨度5.5米,拱高1.7米,两侧石质栏壁有石鼓抱栏浅浮雕纹饰,栏边各用望柱四根,望柱头部有浅浮雕刻莲花图案,莲花向下覆盖。
在峨眉山从事了近40年山志研究工作的汤明嘉介绍,石鼓抱栏和莲花向下覆盖的图案都具有明显的宋代文化特征。1983年11月1日,全国文物科学保护协会专家组到峨眉山考察,将其年代定为南宋嘉定年间。双飞龙桥也是峨眉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宝现溪铁索桥 见证中日友好往来
位置:峨眉山风景区清音阁东500米
行走在宝现溪铁索桥,你不会想到这样一座看似简单的铁索桥,却有着不平凡的来历。
1825年夏,峨眉山山洪爆发。山上一座木桥被冲毁,有一根桥桩便沿河而下入岷江,穿三峡,出东海,北上日本,流程6000多公里,于当年冬到达日本的宫川滨岛边时,被当时高僧良宽大师拾起。良宽见桥桩上有醒目的五个篆刻汉字“峨眉山下桥”,便吟诗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书法遒美且清新。分明峨眉山下桥,流寄日本宫川滨”。此后,他最大的心愿是亲自带上此桥桩,到佛教胜地峨眉山朝圣,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去世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1986年,中日友好汉诗协会成立。为促进两国的友好往来及文学领域的交流,也为了完成良宽的心愿,1990年,由中日友好汉诗协会捐资,乐山市相关部门协助修建了宝现溪铁索桥和良宽诗碑亭。宝现溪铁索桥桥长19.6米,宽1.8米,高1.9米,以五根钢索从两岸牵引,钢索上用木板铺成桥面。铁索桥两端桥头石礅上刻有李白和良宽的头像。这段中日友好交往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张公桥 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名片
位置:张公桥街街道北门桥社区
对于乐山人来说,张公桥不仅是一座百年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一张历史名片。
据《乐山县志》记载,张公桥为清代康熙年间张能鳞所建。“张公桥”的取名也是为了纪念他。该桥距今约300年历史,是乐山古城现存最大的一座拱桥。张公桥为红砂石结构三孔平桥,横跨竹公溪河,东西走向,桥长34.7米,宽8.5米,高10.9米。该桥由长1.3米,宽0.3米,高0.32米不等的红砂石条石砌成。1998年,该桥被公布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300年来,张公桥见证了乐山城市变迁,见证了曾经的繁华兴旺。近10年来,张公桥一带又逐渐形成了一条闻名省内外的美食街。去年,乐山对张公桥一带进行风貌改造,着力打造为留住中外食客的特色餐饮街区。
五通桥老桥、浮桥 “盐业”文化积淀厚重
位置:五通桥区竹根镇群力街、五通桥区四望关关口
五通桥是一座浸泡在盐卤之上的城市。提到五通桥,总离不开盐和桥。事实上,“五通桥”名字的由来也与这里的盐业发展密不可分。
据五通桥区文史专家王中其介绍,清代嘉庆5年,时任犍为知县(当时五通桥为犍为县辖地)的程尚濂所写的《五通桥观煎盐诗》,是目前最早的关于“五通桥”的文字记载。关于五通桥的得名,有“桥庙说”,也有“一桥五洞说”,但究其原因,可以从清代至民国年间川盐的兴盛中了解到,五通桥的由来与盐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盐愈盛,桥愈兴。
提到五通桥的桥,不得不提“老桥”和“浮桥”。
老桥过去也叫“五通老桥”,建于清代乾隆58年,是一座三孔拱券式平桥,细青石砌筑桥身,混凝土桥面。桥长21米,宽4.9米,护栏高0.6米,桥高约4.9米。王中其说,老桥原为廊桥式建筑,过去曾是百姓遮风避雨、做小买卖的场所,桥上房屋因朽坏于上世纪60年代拆除。该桥于1986年5月公布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伫立于涌斯江上的浮桥如今也是五通桥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解放前后,浮桥由“灯笼桥”演变而来,也叫做舟桥。因受季节影响,搭浮桥之舟通常在洪水期停靠在河流两侧,洪水期一过再连接起来,为保障通航,还可将桥临时断开以便大船通行。过去,灯笼桥是由竹笼装满鹅卵石充当石墩,上面放置木板以便行人通行。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曾在木架桥基础上新建两座舟桥,即在成排的小舟上架上木板。后来这两座桥在1998年洪水中被冲毁。在当地群众重建浮桥的殷切期盼下,2009年,五通桥区新建了如今的浮桥。浮桥宽3.5米、长183米,采用木船结构,风格古朴,原汁原味地展现五通桥曾经的风貌。
半边街桥 一座“活”着的古桥
位置:市中区苏稽镇半边街与桂花街交界处
半边街桥横跨于峨眉河上,如今已是苏稽镇的标志性建筑。据《乐山县志》记载,这座桥修建于清代道光25年,曾于民国年间维修,为红砂条石砌成的十六孔平梁桥。过去人们也把它叫做平梁桥。半边街桥长73.5米、宽4米、高2米,共有15墩16孔,每个桥墩高1.7米,用五块红砂条石砌成,桥面用119块雅石铺成。
作为一座典型的川西南小镇,苏稽镇如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半边街桥也是一座真正意义上“活”着的古桥,历经百年洗礼仍伫立于峨眉河中,服务两岸百姓。苏稽古镇历史可追溯到隋朝,靠着水路运输兴旺一时。半边街桥见证了苏稽镇曾经的繁华,也安然归于如今的平静。1996年,半边街桥经市中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濠上大桥 善心义举造就“仙境之桥”
位置:乐山大佛景区南门
近日,有网友发起对世界28座“仙境之桥”的投票,乐山的濠上大桥成功入选。尽管这项投票有些自娱,但濠上大桥也承载着几代乐山人的回忆。
据乐山地方文史研究专家王建在《濠上大桥》一文中的介绍,濠上大桥位于乐山大佛景区凌云山与乌尤山之间,是连接两山的交通要道。桥下流淌的麻浩河,是两千多年前秦蜀太守李冰为避三江水患而开凿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泄洪河。濠上大桥于1993年由原市佛教协会会长遍能法师募资修建。此前,连接两山的是一座破败的铁索桥,游人朝山时,索桥拥挤晃悠,令人胆战心惊。在遍能法师的主持下,该桥通过民间募资,历时8个月于1993年7月修建完成。鉴于濠上大桥由多方募资而来,大桥开通以来不收取任何费用,方便过往游客,解决了两山交通问题。如今,大桥桥匾上有遍能亲题“濠上大桥”四个字。“濠上”语出《庄子·秋水》,讲述庄子与游人同游于濠梁之上,见水中鱼悠然自得,曰“鱼之乐也”,所以取其寓意鱼乐水、人乐桥,同为畅游。
濠上大桥全长98米,宽5.9米,由“三拱、四亭、二廊”组成一座造型独特的中式仿古桥。整座大桥桥身采用仿古赤砂岩色,廊亭相接,平弧相间。如今正是麻浩河两岸的油菜花开放的季节,濠上大桥与两岸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韵味。
新闻推荐
竞争性谈判邀请函 犍为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受采购人的委托,对本项目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兹邀请符合本次采购项目资格条件的竞标人(以下或简称报价人)参加报价和谈判
一、项目编号:QWGC201723TP二、项目名称:犍为县罗城古镇创国家4A级景区新建游客中心、地下停车场及景观工程三、项目简要概况:总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其中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景观广场约4...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