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庭农场“+”出三个效益

四川日报 2016-08-04 07:26 大字

三年实践,乐山发展家庭农场已达782户

□魏玉婷 本报记者 吴亚飞

“毕业后,就回家乡种水果!”7月28日,乐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陈泓达前往夹江县工商局进行登记,打算在家乡夹江县甘霖镇双碑村开办家庭农场,试验种植蓝莓和葡萄。

大学未毕业,已规划回农村发展,陈泓达的信心,源自身边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

三年前,乐山首家家庭农场诞生。如今,乐山全市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已达782户,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家,推动乐山形成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化农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像陈泓达这样的人返乡重拾“农活”。

土地效益

6万余亩荒地变绿地

在犍为县新盛乡新金村二组的桂花坪,李子、桃子、桑葚和柑橘等不同品种的果树铺满山地,布置紧凑,绿意盎然。这是占地518亩的“果然好”家庭农场,明年,这里所有果树将迎来丰收。

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两年前还是荒山。农场主舒洪集告诉记者,因村里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不足,近80%的土地都荒废着,杂草丛生。2014年,舒洪集和其大哥舒洪章返乡创业,从95户村民手中流转了这些闲置土地,打算发展家庭农场。

如何种才能赚钱?舒家兄弟先行对每亩地投入800元进行整改,平整后进行连片栽种,统一管理,并根据地理环境条件,设置了不同品种的栽种区。因为家庭农场特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格,可以集约化采购果苗、化肥、农药、种子,减少中间环节,成本能节约一半。

同样是从村民手中流转闲置土地,夹江县青州乡海滨农场的农场主刘海兵,在3350亩土地上规模化种植水稻、小麦,全程机械化操作,农场常用人工只有8人。

乐山市农业局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科科长张智辉算了一笔账,乐山市782户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约66000余亩,“这6万多亩土地都得到升级利用”。

带动效益

多了782户“职业农民”

在桃花坪对面,一片山头同样种满果树。舒洪集说,那是他们农场带出来的“徒弟”,“是跟我们学习后开办的。”

一批带着一批干,家庭农场的带动效益正在显现。目前,与果然好家庭农场合作的果园已经有1000多亩。而且,被带动的不仅是当地懂知识、会经营、会管理的“农村能人”,还有不少返乡创业人士。

7月底,主产水果的夹江县甘霖镇新生村,近2000亩葡萄园进入了丰收期,出产的天然有机葡萄高出市场价1倍以上,仍供不应求。当地果农说,这样的效益是“葡萄老师”周勇带来的。2014年,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周勇投资100余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开办葡小萄家庭农场,凭借自己10余年农学研究成果,开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免费将技术向周边果园进行推广,获乐山市年度科技进步奖。

“离开农村20多年,如今带着全家人再次回到农村,心甘情愿当职业农民。”周勇感慨,开办家庭农场,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这就倒逼着家庭农场主核算成本、加强管理、面向市场,从而使得“家庭农场成为有知识文化的新生代农民‘实践场\’”。

正如他所说,乐山的782户家庭农场,正在改变当地传统农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张智辉谈到,纵观全市,峨眉山茶、市中区蔬菜、五通桥生姜、犍为茉莉花、沐川猕猴桃、沙湾药材、马边深山土鸡、峨边竹笋、金口河天麻等一批因地制宜的特色农产品竞相涌现,现代农业的辐射和集群效益凸显。

创新效益

“农场+”抵御市场风险

作为乐山的首个家庭农场,刘海兵也感叹:“摸着石头过河”,规模和效益上去了,遇到的困难也不少。

最大的掣肘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偏小,信息采集、融资、抗风险等能力较低。“比如今年多雨水,3000多亩水稻和小麦质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品质和产量下降,再加之粮食价格下滑,农场面临的减产减收压力很大。”刘海兵直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单一,其发展思路和方向灵活多变,可衍生出多种‘农场+’发展模式以抵御市场风险。”张智辉说。

目前,夹江县有50余个专业从事粮食种植的家庭农场。其中8家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联合成立了夹江县佰农源粮食农业合作社,通过“农场+合作社”的方式,实行统一销售、采购、标准化运作。今年,面对粮价下探,合作社集合了500万斤优质小麦,以0.9元每斤的价格,整体销售给新希望集团旗下的金豆饲料厂。“虽然相较于去年价格下滑近30%,但与同期零售市场价相比,高出0.1至0.2元,为8户农场主保住了近百万元收益。”“农场+”,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生产。为了再降低生产成本,夹江县还成立了家庭农场协会,52个成员实现农机具、加工设备、供销渠道等共享,并对外输出加工和技术服务,服务耕地面积达25000亩;乐山市更是进一步放开土地流转经营权贷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为家庭农场“注血”。

张智辉表示,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政策引导和帮扶,让越来越多的职业农民赚得到钱,找得到职业满足感。

新闻推荐

司法局 法律援助帮工亡家属获赔百万元

本报讯(梁涛美)近日,犍为县法律援助中心启动援助绿色通道,调解一起因工死亡赔偿争议案件,为家属争取了100万元的赔付。今年4月,犍为人胡某在成都双流一工地地面施工时,被工地上混凝土泵车上掉落的支臂砸...

犍为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犍为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