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次大规模植树造林乐山森林覆盖率已达54.57%

三江都市报 2015-03-12 15:55 大字

绿心环线植被葱郁,深受市民喜爱。又是一年植树节。孩子们把树苗栽进土里,享受劳动带来的欢乐;家长和老师把树苗栽进土里,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环保人士把树苗载进土里,寄托着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希望。

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活动,乐山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如何?在这当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本报今日推出“那些年,我们一起植的树”特别策划,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植树故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老师家长都会带着孩子们到山上去植树。挖坑的、提水的、搬树苗的,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却乐在其中,成天盼着自己栽下的小树苗能快快长大。今天是植树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目前乐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多少?乐山的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适合种植哪些树木?近日,带着市民网友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乐山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和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

森林覆盖率提高

经济效益明显

来自乐山市林业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乐山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54.57%,这得益于乐山多年来对植树造林以及退耕还林等的推广。据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业高级工程师张安刚回忆,乐山历史上曾有2次大规模植树造林,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是1997年至2002年的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张安刚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机关单位、部队、学校、普通民众都积极参与,有的单位甚至要上山种植一整天,中午就地解决伙食。据张安刚介绍,当时推广种植的柳杉,大多生长在海拔200至800米以上的中山区,柳杉又是速生林种,很多当年种植的柳杉如今已经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1997年至2002年间的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影响则更具规模,全市11个县(市、区)203个乡镇33.2万退耕农户116.7万农民积极参与,实现了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到2011年底,已实施退耕地还林面积91.22万亩,配套荒山造林面积104.8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0.5万亩。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它带动了乐山国土绿化进程,以每年平均造林40万亩的速度推进;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38%提高到2011年底的49.5%,昔日的陡坡耕地已变成如今的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蓄水、保土效益显现,每年增加蓄水量2.52亿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247.3万吨;逐步形成的多元化小气候,增加了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乐山探索出“林—板”、“林—竹—纸”等发展模式,一批林产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林板、林纸、林化三大林业支柱产业。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民不仅享受到国家政策补贴人均达2245元以上,其中还有30多万个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成为产业工人,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除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张安刚认为,森林给乐山带来的更多是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乐山是个旅游城市,良好的森林覆盖率,更能对旅游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植树观念需改变  注重环保是关键

既然植树造林有这么多好处,乐山到底适合种植哪些树木呢?

乐山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罗商文告诉记者,种树要与土壤的性质相匹配。乐山以山地黄壤居多,大多数土壤呈微酸性,因此,要选择适合在微酸性土壤里生长的树木进行种植。除了市民常见的小叶榕外,乐山还适合种植桢楠、香樟、红椿等本地树种。为了进一步丰富乐山的林木种类,前几年,他们引进了台湾桤木,在市中区等地试种,目前种植情况良好。去年,他们又从福建省引进了福建杉木。

至于到哪里植树,乐山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植树制度实施初期,乐山城区还有不少地方可以植树,鹣紫山的满山葱郁就是“植”出来的。随着城市规划步入正轨,城市绿化不断增加,从1999年开始,乐山可供植树的场地就越来越少。目前,城郊基本没多少荒地了。有的地方有荒地,但由于地形陡峭等原因,不宜组织市民植树。该负责人说:“市民应该改变‘义务植树\’的观念,先从绿化自己的家园做起,比如在阳台上种一些观叶植物以美化家庭、净化空气,如石榴、月季,这些都是抗污染净化空气效果很好的观赏植物。此外,学生们也可以在学校里“植绿”,校园绿化是美丽校园的一部分,老师可组织学生在校园里种植一些果树及花卉。”

除了绿化家园外,还有许多市民网友认为,在现今社会,植树节的意义并不只是种树本身那么简单,植树节的概念应该拓展,包括对森林、植物、动物的保护,提高对森林的重视与认识,提高对生态的重视与认识,提高对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植树造林可以引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概念,倡导大家多乘公共交通出现,将垃圾分类,不吃野生动物等。有市民就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你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天车,都是参与‘植树\’的一种行为,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这样的身边小事做起,可以说每天都是植树节。”

巨桉不是“抽水机”  科学混种很重要

对于市民们十分关心的巨桉人工林的问题,张安刚表示,根据科学调查得出的结论,巨按不是“抽水机”,是“羊”不是“狼”。

据张安刚介绍,巨桉原产于澳大利亚,世界上有94个国家先后引种栽培,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乐山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种以来,栽植巨桉纯林面积106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1135万亩的9.3%,占现有森林面积983.2万亩的10.8%,占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233.9万亩的45.3%,主要分布于市中区、夹江县、犍为县等平丘地区,对乐山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以及林农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适宜发展巨桉的土地已经十分有限,巨桉林在乐山林地中的实际比重不足10%。

张安刚说,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凡是成片的纯种植物栽培,包括树木、竹类、藤木、粮食作物等,都会抑制其他作物的生长,并非种植了巨桉林就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巨桉树种并非“抽水机”。从植物生物学特性上看,凡是生长快的植物种类比相对生长慢的植物种类,消耗水分和养分就要多一点,但并非掠夺性地吸取。因为巨桉林的枝繁叶茂,生长速度比其他木本植物快,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必然要多一些;而且巨桉林由于有繁茂的枝叶,在降水时起到截流雨水的作用;在不被认为破坏的前提下,其枯枝落叶层仍然起到保水、保护土壤不受地表径流冲刷危害的作用;此外,任何绿色植物都有蒸腾作用,乐山的年降水量平均超过1100毫米,而绿色植物的蒸腾量不超过600毫米/年,况且乐山的常年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所以巨桉还够不上“抽水机”的说法。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于2010年联合派出专家组,针对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巨桉人工林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用事实和科学数据还原了巨桉的真实面目,其结论是:干旱与种植巨桉无必然关联,即使遇到干旱,巨桉根系吸水能力也不会突破4米,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威胁。目前,个别地方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减少,并非完全因为栽植巨桉造成,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至于部分市民提出,巨桉人工林生长速度快、密度大、吸收矿物质养肥多,由此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的问题,张安刚表示,这不是巨桉树的错,问题的根源在于多取少予的“掠夺式”经营管理模式。只要科学管理、合理控制密度、及时配方肥料,问题就能解决。张安刚说,他们历来不主张大面积地成片栽植各种纯林,一直提倡进行块状混交种植。目前,乐山已经开始改变巨桉种植方式,构建多树种、竹种的巨桉混交林,压缩巨桉种植规模,降低巨桉造林密度,培育巨桉大径材,形成乔、灌、草多层复合林,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除此之外,从2004年开始,他们先后引进了台湾桤木、绵竹、栾树等速生树竹种进行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在,他们已在各地进行逐步推广种植,通过科学营林措施提高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让农户习惯多种速生树竹种栽培的方式。

记者  龚启文  薛伟  文/图

新闻推荐

公厕粪水四溢正协商处理

一市民向市长热线反映:犍为县玉津镇龙池街88号原龙池照相馆有一个公共厕所,因照相馆解体,长期无人管理,现粪水漫出来,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市民建议封闭或拆除该厕所,望处理。犍为县政府回复:龙...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