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花香致富梦
村民为茉莉花苗圃除草■黄未 何霞 文/图
4月25日,一夜春雨浸透,犍为县岷东乡平安村8组梯田里,上百亩茉莉花竞相吐绿,花田的主人黄世伦领着一群大姐、大娘给苗圃除草。自2010年承包100多亩土地发展茉莉花以来,黄世伦当花农挣“花”钱已第5年,今年,他又流转土地近300亩全部种上了茉莉花。
“去年收入40万元,今年至少百万元。”黄世伦乐呵呵地算起了他的生意经,“这两年花价平均10元/斤以上,政府有补助,企业抢着收花,销路不愁。”眼见黄老板挣了钱,村民纷纷跟着走,今年以来,该乡已新发展茉莉花800亩。
黄世伦尝到白色茉莉花的“甜”,舞雩乡高龙村秦育华则闻到绿色茶叶的“香”。掌管30多亩茶园的秦育华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已发展茶园5700亩,家家户户种上了茶树,人均茶叶收入6000元。
近年来,犍为以省级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茉莉花和茶。目前,茉莉花、茶叶分别达8万亩、15万亩。茶之绿、花之白,成了越来越多犍为人的致富彩色梦。
白色衬绿色描绘“两乡一都”
花茶联姻的茉莉茶让茉莉花与茶产生了更高的附加值,目前,犍为茉莉茶已获9个金奖品牌。2013年,犍为茉莉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自此有了统一的“身份证”。犍为茉莉茶因“汤色鲜亮、韵味熟香、滋味鲜爽”等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高档花茶市场上,却一直为他人作嫁衣,未叫响“犍为造”品牌。
好酒怎样走出深巷子?产茉莉花,产茶,也产茉莉花茶,三者集于一地,犍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放大优势,犍为明确了打造“两乡一都”的定位:在已创“中国茉莉之乡”的基础上,打造“中国茶乡”、“中国茉莉茶之都”。“围绕‘两乡一都\’打造犍为茉莉茶品牌,退耕还花、退耕还茶、退低还高,使茉莉花、茶种植基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扩面成带、跨江发展。”年初县委全会上,县委书记陈长明的话语掷地有声。
围绕“两乡一都”量身订制的文件出台:从生产、加工、流通、市场到品牌,全产业链的政策扶持一应具备,到2017年,犍为茉莉茶总面积将达40万亩,其中茉莉花10万亩、茶叶30万亩。
眼下,舞雩乡康乐村4组60岁的村民朱世坤正将4亩残次林改造成茶园。“邻居的茶园,仅春茶就卖了3000多元,新植茶叶政府还有补助。”对改种茶叶,朱世坤理由很充分。
山上种茶、山下种花,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实现花茶联姻。今年,犍为将新发展茉莉花0.8万亩、茶叶4万亩。
特色基地不断壮大,要进一步发挥规模效益。响应中央1号文件,犍为大力培养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外地业主与犍为产业战略发展愿意一拍即合,陈胜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原是煤矿老板的陈胜利成立了铁山春茶业有限公司,把茶庄建在罗城镇青狮、铁岭和幸福村,他计划发展5000亩标准化观光茶园,集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打造花茶产业。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农区变景区繁荣多彩经济
“茉莉花快开了吧?这个周末,我打算约几个朋友过来赏花……”五一刚过,茉莉花花期来临,清溪镇渠成村“花香农家乐”掌柜宋小平接到了好几个客户的预约电话。万亩茉莉花基地里,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的农家乐生意火起来,这里不少老百姓过上了“靠花吃饭”的日子。
农区变景区,不仅花乡,还有茶海。犍为正打造三岔湖-太平寺农耕茶乡养心度假区,已在三岔湖水库四周新植茶苗1000亩,与投产的茶园连成一片,成为游客远离PM2.5、亲近自然、畅快呼吸的又一选择。
“引进大型加工企业,把茉莉花和茶‘榨干取尽\’、变废为宝,让百姓收入翻番。”该县农业局总农艺师罗明介绍,目前,不少企业将落户犍为,茉莉花的雨花、干花和大宗茶叶的剩余价值将得到充分利用,犍为茉莉茶将释放叠加红利。
新闻推荐
奖励大会现场本报讯(实习生付小惠杜余鑫记者方方文/图)昨(13)日,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表彰为推动乐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安排部署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
犍为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犍为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