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深情付年华 读张致忠《纪实写真六十年》
岁在己亥,大雪之后。萧瑟的冬景之中,偶有明媚的阳光,照亮窗外一树闪耀着叶片的银杏。正是读书好时光,而书与书的相遇恰好而来。
年初所购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副教授艾约博所著《以竹为生》尚未读完,作为一部外国人笔下的“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作者以夹江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造纸这项技能的相关细节,透彻地了解四川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对于艾约博来说,他更想勾勒和表现手工从业者背后的社会变迁,语言倾向于机械化的表述,为读者带来了更多谜团,比如作为首批上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其鲜明的文化符号是什么?它到底有着怎样生动的面貌?答案,或许只有吾乡吾土的人才可获得。所以,当岁末读到夹江人张致忠刚刚出版的《纪实写真六十年》(以下简称《六十年》),那些带有强烈地域特征,特别是关乎夹江造纸、年画、东风堰、千佛岩等文化符号的人文故事,鲜活地站立于文字中,一度将我滞留于心的疑问和困惑,一扫而尽。
50多万字,近千幅图片,《六十年》其实是个大体量的读本,文图大多选自作者1959年——2019年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以及退休之后在报刊发表过的作品。“漹水情结”“嘉州风物”“人在旅途”,《六十年》分三辑共四本,其中,“漹水情结”占了足足两本。作为一名夹江人,足见作者对故土家园的一往情深。除了大体量,从文本上,《六十年》也以“六十年”这样一个时间维度,从新闻、调查、散文、随笔、诗词等文体,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变化中的乐山。而在这种变化中,文物古迹的保护、古今人物的钩沉、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细部走向深入,无意间,通过一个文化人的视野,折射出时代急速变革中人和物的变化。
深入、深情、深厚。退休前为乐山日报社主任记者的张致忠,新闻业务能力扎实,从1958年到退休的1996年38年中,在报纸书刊发表了上百万字文稿,四五千幅图片。或许正是因为新闻人长期肩负的使命感、责任感,张致忠哪怕到退休后,也怀揣初心,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着家乡的变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文字深入、深情、深厚,纵观《六十年》三辑四本,作者一片炽热的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从小凉山区令人惊叹的壮丽诗篇、乐山岷江第一桥建成通车、川江龙舟大聚会,到群龙聚首闹嘉州、瑞典民间音乐舞蹈团访问乐山,再到嘉州宾馆观壁画、瓦山创业记……乐山的“新闻日历”徐徐拉开,一桩桩曾经影响乐山经济社会、市民文化生活的大事小事,在《六十年》“嘉州风物”中犹如慢镜头,让我们顷刻间回到了彼时此地。很大程度上,新闻的“照见”功能让历史成为活的文物,为人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带着这种“照见”和思考,张致忠把自己的写作引向了更多的题材。比如地方文史研究,不管是“嘉州风物”中的《名城嘉州汇山水》《扑凤展翅大佛坝》《平羌三峡景色幽》还是“漹水情结”中的《“泾上旧治”何处寻》《张大千与夹江国画纸的特殊情缘》《“夹宣”“连史”及其他》等,不只作者对风物历史的记录,更有追问和思考。比如《“连四”纸还是“连史”纸?》一文,就通过作者本人的亲历和采访,得出夹江纸“连史”为民间传承,人们以讹传讹,而“连四”,则以尺码长度为依据,符合历史的说法。可以说,《六十年》有理有据,为人们研究乐山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民风民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且将深情付年华,一腔热忱写春秋。《六十年》的着墨处,读者还拾捡到这样一些信息:200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张致忠编撰的《漹水遗珍》(夹江历代诗文选),该书汇编了自汉代到民国时期两千多年间与夹江县有关的历史文献、诗词、碑文、题刻等300多篇;2012年,由张致忠等人参与完成了清嘉庆本《夹江县志》2012年重印本工作……
“笔耕半生不知愁,走过七十春与秋。酷暑严寒未歇手,风狂雨暴仍昂头。两鬓染霜志犹壮,书山学海再探求。倍爱夕阳无限美,放歌山水乐悠悠。”这是70岁时张致忠写给自己的一首诗歌。如今,年逾八旬的老人在《六十年》“人在旅途”文末依旧豪情不减,令人心生敬意:不言老,要服老,老应有为。此后,如果精力许可,条件具备,还准备选编六十年积存下来的摄影图片,刊印成书。我将为之继续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龚启文)日前,夹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民警抓获3名涉毒人员。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们在摸排走访中获悉,贩...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