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戴雨樵:笔墨蕴清风 疏朗意逍遥

四川经济日报 2016-12-21 00:00 大字

□ 杨蜀连

冬,成都,天色灰蒙,气温骤降,寒风里夹带着一丝难以散去的晦涩与阴冷。在成都东郊的红砂村,隐匿着的一处叫“云上”的幽静恬淡的四合院里,我专访了画家戴雨樵先生。

其实,早在半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他的国画作品,就被他作品中清丽自在的笔墨所吸引。画面所渗透出的高古、清朗、空灵,让崇尚心灵自在自如自然的我,瞬间喜欢上了他的绘画作品。他的名字“雨樵” ,也是极富诗意的,且具有画面感。直到一个月前,我们因一次艺术家雅集“云上”论道而识。第一次见到雨樵先生本人与我的想象差距很大。他身高一米八二,身材魁梧,精神抖擞,气质儒雅,言语虽少,交流起来却实诚真挚,可谓画界一名淡泊低调之雅士也。

雨樵先生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夹江。夹江虽小,却因历史悠久且出产上等传统国画宣纸而闻名中外。雨樵的父母是教师。他的父亲因写得一手极为优美清丽的仿宋体字而闻名县城。大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雨樵就迷上了绘画,开始大量临摹连环画以及一些宣传画。很显然,幼小的雨樵喜欢绘画,一定是源于父亲血脉里赋予他的艺术天赋。同时,也是由于那个年代里学校停课而无所事事激发出来的对绘画的兴趣。十一二岁时,他在县城里与停课的同学们一起办报纸、写毛笔字,在残垣断壁上涂鸦画宣传画。这些经历都赋予了这个沉默寡言但艺术天赋极高的孩子对绘画艺术最初的启蒙。

“其实,那个时候,由于图书资料极其匮乏,年少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画。但我知道用水粉画,用铅笔或者墨来画。”读书、绘画,成了那个年代里雨樵先生十分渴望而愉悦的事情。他大量临摹连环画,一旦投入到绘画中,他的内心便极其安静而愉快。岁时,他随着大量城市青年下乡到了农村,三年艰苦的农村生活,他依然没有放弃绘画。而贫瘠广阔的乡村田野、炊烟茅屋、老农孩童、斗笠蓑衣等等,都成为了他笔下的素描题材,乐在其中而忘却了艰辛。岁时,他参加工作回到夹江县城,因个子高大酷爱打篮球且绘画颇佳最终在一所中学当了体育老师和美术教师。就在这一年,年轻的雨樵创作的人生第一幅美术作品《添砖加瓦》参加县里的美术展览而引起轰动。他至今记得,画面是一个工人正在专心做瓦,这幅作品备受县城美术界前辈的好评。这次参展,让他坚持走艺术之路的信心大增,绘画激情更加澎湃。年,雨樵先生调入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开始了专业创作生涯。早期,他画了很多工笔画,后来又画写意画,涉猎人物、花鸟、山水等等,但最终,他选择了以人物画为自己探索的主要题材。从未拜师学艺的雨樵先生,一直尊历代艺术大家为师。他一边创作一边研究唐宋以来绘画名家的笔墨手法,以吴昌硕、任伯年、陈洪绶等大家的绘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他尤其喜爱明末清初具有独特个性的奇才画家陈洪绶先生的书画作品,花了很多工夫研究他的笔墨、线条、特点,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很多领悟。他研究清代画家金农的书法、山水、人物作品,并被他绘画作品的笔墨奇古淡雅所迷醉。多年来,雨樵先生坚持自学,每一次参加省内一些高研美术培训班的学习,他都善于倾听、琢磨、研习。几十年来,他在国画艺术道路上探索与积淀,最终自成一体,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与绘画表达语系。

观雨樵先生作品,你能读到他内心的诗意与纯粹。

他的作品画面主题几乎都有一种很明显的诉求与向往:自在、安静与逍遥。

他擅长人物画,笔下常常出现的是芭蕉下沉思的雅士、竹林里饮茶的高士以及幽谷松涛里漫步的隐士等等。透过这些意境空灵纯净的绘画语系,你会感觉到远古时期古人简单缓慢的生活状态。很显然,这是画家本人意识形态的传递与表现。雅士芭蕉下听雨、高士听竹声、以及三朋好友煮茶观石这些画面呈现出的意境,正是当下这个喧嚣复杂焦躁的时代里我们所渴望的一种生活状态,那就是心灵深处真正的宁静与自在!

面对这样的画面,伫立在画前的我,常常要静默很久,甚至有一种想穿越到画中的冲动,与古代文人墨客一起听风、饮酒、读书、作词,享受在山风间仰头静听清风徐来的陶醉。或者,呆坐高士身旁,聆听山涧溪水的潺潺以及骤然间一语顿悟的开示。雨樵先生的作品《种蕉听雨》《爱莲图》《东坡玩砚》以及《君子四屏图》均具有这样的意蕴:画面古韵清雅,留白空灵,笔墨厚重,你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些雅士们无论饮茶玩砚台,还是葫芦藤下闭眼发呆,抑或芭蕉树下的远眺,都散发出画家本人内心对一种自在自如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是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至少是我一直所向往和欣赏的一种生活态度。”雨樵先生说。

研究雨樵先生的作品,发现他的扇面具有墨色淡雅、运笔酣畅之韵味,相当古雅。他的这一系列纸本设色扇面运笔流畅、墨韵高古、雅致精美让人爱不释手。有时候,我想,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把心沉淀下来,如雨樵先生作品中所呈现的那样,静观内心,崇尚自然,善待万物,或许,我们的日子会多一些恬静滋味和人生意义吧。扇面作品《竹石幽径》《观榴图》《爱竹图》《蕉荫论茶》等等,无不让人有一种想走进画中的,与画中人物一起逍遥自在读自然的感觉。这一系列作品,完全可以感受到画家雨樵先生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怀:回归自然,重拾天趣。其中作品《牡丹诗意图》:画面极其简洁,一藤枝干,一株牡丹,一高士,一茶壶。最为绝妙的是画家仅仅用几笔就勾勒出一把古雅圆融的藤椅,就是从这几笔舒淡流畅潇洒的笔墨,你就能感悟到画家在创作时笔韵的洒脱与淡定。再看站立在藤椅边的高士,他睿智的面容以及冷静的身形,让你产生退而不便打扰其思考,进而渴望与之共饮一壶茶,听君一番点拨的冲动。

雨樵先生寡言少语。他或许天生就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特美学意识的画家,因为,他丰富的灵魂与纯粹之心灵,我们只能从他的艺术作品中去读到并感悟之。他性格恬淡,为人真诚,视绘画如生命,一天不画他难受,三天不画他抓狂。又或许,青春时期他热爱篮球运动的缘故,让他的身体健康而充满生机,因而,他常常不喜喧嚣闹市而喜外出到广漠大自然中去采风写生,捕捉自然中一切能够触动他的画面。他性情单纯而寡言,高大帅气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极其羞涩沉静如兰的初心。

雨樵先生绘画作品中的文人墨客、隐士高士,无所指,无所导,无所定。毋容置疑,这不仅仅是画家内心深处所要传递或者倡导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当今浮躁而喧嚣的年代里,我们所追寻或者向往的一种生活态度或者境界。近年来,他越来越走向凝练、留白、淡墨的境界,“我喜欢文人画,有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恬淡。”但我以为,随着岁月的流逝与积淀,天地星月赋予雨樵先生的,始终是一种淡泊与自在,安静与沉着。

雨樵先生曾经说:修得心静自清闲,无论闹市与山间。雨樵先生那一幅幅散发出怡情雅致的作品,让我思想触动颇深:或许,我们贪恋人间太多的不舍,才有了今天的烦恼与喧哗。或许,我们仅仅需要寒冬里的一把“红泥小火炉”,就能与知己“畅饮一杯无”;抑或在孤独中品味“一壶新茶清我心,数点梅花亦可人”的意境落笔之时,我只想说,都市里内心烦躁之人,去读读雨樵先生的画吧,他画中飘逸静雅的笔墨与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不仅会在酷暑里为你送上一抹清凉,也定会在寒冬里为你送上缕缕暖风。

艺术简历

戴雨樵,年生,四川夹江县人。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美术师,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师,四川省美协人物画专委委员,乐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新闻推荐

新万兴:科技傍身走高端

■本报记者罗学锋王晶年岁末,位于夹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四川省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省级“优秀民营企业”的称号为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话。由传统建筑陶瓷行业成功转型为从事高性能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