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州·嘉定府(25)
陈抟“福寿”碑刻唐长寿摄在峨眉山,有关道教的记载不多。峨眉县城南有峨眉观,《舆地纪胜》载:“峨眉观,在峨眉县南十五里。”《大明一统志》载:“峨眉观,在峨眉县西十四里,宋政和(公元1111—1118年)中建。”乃唐代旧观之再现。峨眉城北天齐王行庙(即东岳庙飞来殿,唐玄宗封禅泰山,加号“天齐”,故也将东岳庙称天齐庙)继唐代而有所发展,清乾隆《峨眉县志》载:“飞来殿,考古志:始建于唐,续鼎于宋。”说得清楚。
宋初著名道士陈抟,据传曾隐居峨眉山,自号峨眉真人。大峨石上“福寿”二字,相传为其手笔。其字形接近象形字,据说“福”字系“白鹤踏芝田”组成,“寿”字系“青龙蟠玉柱”组成,——如此仙笔,我等凡夫俗子是认不出来的。另外,峨眉山麓建有陈抟祠,北宋诗人宋祁有《谒陈抟祠》诗,诗云:“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可知陈抟在峨眉山颇有影响。
《九江通志》载临淄人皇甫垣到峨眉山隐居:“尝暮行风雪中,闻人有呼之者,顾一道人卧小庵中,因留与抵足睡,垣自觉热气自两足入,蒸蒸浃体,甚和适。比晓,道人告曰:他日可访我于灵泉观。垣后往灵泉访之,始知所遇者,妙通真人朱桃椎也。其后复与妙通会酒肆中,尽得坎离虚实之旨,内外二丹之秘,常宴坐不寐,其两足外踝皆平偃,顶有珠光。”皇甫垣得妙通真人授与道术及内外丹诀。
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葛长庚)曾在峨眉山隐修,传说中的二峨山仰天窝下白岩溪旁的玉蟾洞是他“尸解”升仙之处,洞旁曾建有玉蟾殿,但这些遗迹都不在峨眉山。《舆地纪胜》载:“中峨山,……有葛仙洞。又名绥山。”“小峨山,……又有李仙洞。”中峨山即二峨山、小峨山即三峨山,葛仙即葛由,李仙即李八百,都是道教中的神仙。看来,原本活动于峨眉山的道士,大概已向二峨山(绥山)乃至三峨山(今称美女峰)转移,另辟新地了。有宋一代,在二峨山顶上修建了葛仙祠和黄花庙,在半山上修建了玉皇观。如此而已。
总的来看,随着佛教的发展,峨眉山道教日渐式微。《舆地纪胜》载峨眉山寺观为“六寺一观”,即山上只有一座道观。范成大当年遍游峨眉山,但在《吴船录》中,只记有“新峨眉观”一处,即后之纯阳殿的前身,此外,再无第二处道观的记载,与《舆地纪胜》所载情况相符。清乾隆《峨眉县志》载:“宋皇观,上古皇人授道于此,故宋观之。”算是为峨眉山增加了一座道观。但总体而言,相较于唐代,峨眉山道教在宋代确实是日渐式微了。
宋代,嘉州出了个信奉道教的名医皇甫坦。《宋史·皇甫坦传》:“皇甫坦,蜀之夹江人,善医术。显仁大后苦目疾,国医不能疗,诏募他医。临安守臣张偁以坦闻,高宗召见,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引至慈宁殿治太后目疾,至愈。帝喜,厚赐之,一无所受,令持香祷青城山。还,复召问以长生久视之术。坦曰:‘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帝叹服,书‘清静\’二字以名其庵,且绘其像于禁中。”善于将道教理论用于治病养生,今之高谈养生的“专家”们,当拜皇甫坦为师也。“坦又善相人,尝相(李)道中女,必为天下母,后果为光宗后。”皇甫先生居然还会麻衣神相。
清嘉庆《夹江县志》载:“皇甫坦故居,县东南弱漹镇(今甘江镇陶渡村)。”宋代有楼,号“家庆楼”;有轩,号“清静轩”。其中,“家庆楼”三字为魏了翁所题,“清静”二字即宋高宗御书。
皇甫坦晚年隐居青城山,绍熙年间去世,葬于青城山上清宫左侧。1940年夏,上清宫天师池侧土崩,发现一墓碑,上刻“宋知宫皇甫先生墓碣”和“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十一月十九日立”等文字。墓碑现藏于上清宫老君殿,有待嘉州人顶礼。(本章完)
新闻推荐
乐山晟嘉电气装配车间的工人正在对低压控制柜、主控柜等产品进行出厂检验记者魏玉婷制图记者魏玉婷制图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改革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