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泽润生民 东风堰350年“与时俱进”

四川日报 2014-11-07 11:50 大字

10多年来,在夹江东风堰管理局工作的卢露眼里,她和同事们守护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灌溉工程。9月16日,东风堰收获了世界级荣誉——在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大会上,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让卢露和同事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平静流淌、泽被夹江父老乡亲近八万亩农田的东风堰。

□本报记者 黄里

一个意外促成一个世界灌溉遗产

东风堰灌溉工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原名毘卢堰。引青衣江灌溉周边的农田,在当地人有效的维护下,已经持续使用350余年,灌溉面积由7000余亩扩展到今天的7.67万亩,泽被面积增加了10倍。1967年更名为东风堰。

10多年前,40多岁的王玉琼来到东风堰边一个叫白杨湾的地方,开起农家乐,取名芦苇林。芦苇林处在青衣江与东风堰夹角的一片河滩地,“那个时候,水渠边都是芦苇。”王玉琼请人在芦苇丛生的地方种植了一批白杨树,让这块地方回归为“白杨湾”,然后用竹木搭建起简易的蓬舍,成为当地百姓喝茶聊天休闲的场所。

可是,王玉琼并不知道,她搭建农家乐的地方正是350年前的取水口。那时的青衣江水位要比现在高出不少,河滩地还没有亮出来,渠道从这里开始,让江水拐了个弯道,引入身后的农田。

5月12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谭徐明从北京去乐山开课讲“水文化”,课余经过东风堰,意外被渠道流经的风物吸引。“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刚刚启动遗产评选工作,东风堰的原生态、和谐的管理方式、可持续利用状态,是最好的范例啊!”在谭徐明的热情感染下,为东风堰书写历史成为管理局前所未有的工作内容。为此,卢露和同事们寻找文化人,搜索县志记录,东风堰的文化脉络渐渐清晰。

2012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开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遴选,并制定了十条遗产认定标准,其中东风堰至少满足以下几条: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东风堰在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17个灌溉遗产之一。而落选者包括来自欧美众多国家、埃及尼罗河上的灌溉工程,以及中国各地的20多个参选工程。

千佛岩下铁钎凿出“穿山堰”

东风堰能成为世界灌溉遗产,王世魁和胡疆容功不可没:一个利用夹江水流引水自灌,润泽夹江百姓300多年;一个修筑暗渠,让东风堰的取水可以随江水水位的变化不断上移,是对自然水源的科学利用。

东风堰是典型的自流灌溉渠道系统。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夹江县志》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前原本可以漫灌的青衣江水短缺,于是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于青衣江竹笼筑坝、开渠,引水灌溉,并将下游多个灌渠纳入,形成了网络体系。因堰首引水口位于毘卢寺外,得名毘卢堰。

为了泽润四方,东风堰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与时俱进”。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渠首上移到千佛岩下的龙脑沱,更名为龙头堰。1930年,渠首引水口因河道下切,引水困难,时任夹江县长胡疆容将取水口由龙脑沱改到上游迎江石骨坡。1975年取水口由石骨坡再次上移到迎江群星村五里渡,才有了今天的东风堰。“350余年来,为了保证取水,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断下切的影响,从而保持了灌区的可持续利用。”谭徐明说,这正是东风堰成为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东风堰的一段藏在青衣江畔的全国文保单位千佛岩石窟下。坐摆渡船至青衣江中,遥望佛崖,佛像群下面不容易被人看到的崖壁上有三个大字“胡公堰”。“这是当年百姓为纪念胡疆容领导的工程留下的,这也是东风堰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渠首上移工程。”谭徐明说。

行走在千佛岩前的栈道上,会感受到脚下有一股水在流动,佛像群雕下面不时会出现一泓清水,这是“胡公堰”水流在佛崖下涌动。“1930年,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满足灌溉的需求,完全可以使用炸药,但胡县令带领民众硬是用铁钎等工具,从佛崖群雕下面的山体中一锤一锤地开凿出几百米暗渠,既保障了灌溉农田的需要,也没有对佛像群造成损伤。400多米的暗渠,当地人给了它专门的名字‘穿山堰\’。”谭徐明对此赞叹不已,她认为,东风堰保护环境和文化遗存的方式,成为它从全球众多工程的评比中获得殊荣的重要因素。

“湃缺”,让人联想到“飞沙堰”

“在申报评选中,我们提供的岩壁上题刻的照片和视频,让外国专家眼前一亮。”谭徐明介绍说,比如题刻中的“河润九乡”,许多人会问这个“九”字是具体的数目吗?“‘九\’代表多,涵盖周边所有的农田。”对这个问题的解读,让外国灌溉专家从东风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

暗渠打通之后,取水口的水位比佛崖下的江水水位高,涨水季节如何防止暗渠水流“暴管”?如何解决泥沙的堵塞?

千佛岩下的400米水渠并非全部是暗流,还开挖出了一段几十米的防堵缺口。在涨水季节,水流通过这个缺口重新排入青衣江,还起到了冲洗泥沙的作用。夹江人把这一段称为“湃缺”,意思是在水流澎湃时,溢流的缺口。“湃缺”让人联想到都江堰的飞沙堰,在利用自然河道和水流灌溉中,它们形式不同,但利用自然的原理则是相通的。

在夹江千佛岩参观的人们会发现,千佛岩上不少题刻与水渠有关。如明代题刻“禹迹千秋”,康熙年间的“山高水长”、“泽润生民”,以及已经看不清年代的“河润九乡”、“依道使民处,源头活水来”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前人对300余年东风堰工程的赞美。

在申遗资料中,乐山文化人张致忠提供了大量的照片,他认为,东风堰的水文化历史应该比350年更久远,至少到明代中叶,因为在1662年以前,东风堰流域之内就已经密布着灌溉水渠。

新闻推荐

手工制帘传承五代 张大千“抄纸”也用他家的

□欧军抄纸工人手执竹帘,娴熟地在纸浆池中捞起湿纸。人们在称赞抄纸工人技艺高超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手中的竹帘。造纸必用帘,有帘方成纸。抄纸竹帘是中国传统造纸器具之首,抄纸竹帘的好坏,直接...

夹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夹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