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赋能
诗歌: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赋能
(上接第一版)
推介会上,马鞍山市面向南京市民推出“免费乘高铁,畅游马鞍山”活动,南京市民购买一张100元的马鞍山旅游年卡,即可减免31元的高铁票资费,全年不限次畅游采石矶景区、德化堂古床博物馆等八大景区,限量发售5万张。为在宁高校80多万师生定制的“‘课本上的马鞍山’走进南京高校”研学活动套餐。
马鞍山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为突破口,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程,为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诗歌为媒,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节庆,是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国人的文化密码和深沉情感。饱含着浓郁文化意象的活动,能让我们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在心中吟唱“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了更好地延续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连续不间断地举办诗歌节,以诗会友、啸吟抒怀……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味诗歌的魅力,对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犹记得第30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上,来自日本吟道学院的内山晃司吟诵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后感慨,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两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也愿意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更多努力。
推动中日文化交流,这也是日本吟道学院上海书画吟道会会长王邦文一直在做的事情。他曾说,日本吟道学院在中国有两个分会,一个在上海,一个就在安徽,马鞍山是一座和诗歌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这里有李白、刘禹锡,尤其是李白的诗,很多首日本人家喻户晓,甚至李白的《静夜思》《望天门山》还被收录进日本中小学教材。
诗歌为媒,马鞍山市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一系列学术活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架起了马鞍山与国际之间交流的桥梁。
2015年,在吉尔吉斯共和国举办的“李白与丝绸之路研讨会”,促进了中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之间,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2016年,在大青山脚下举办的以“乘风千万里 圆梦绿诗城”为主题的“国际李白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李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建立了马鞍山国际李白资料中心,目前收藏有与李白研究有关的文史类图书2万余册,书画作品、工艺品200余件,李白研究专家、学者档案120余函,收集了公开发表的大陆与海外20世纪以来的研究论文近5000篇。经过30多年的发展,李白文化已经成为马鞍山市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文化是城市之魂,诗歌的融入,赋予城市更多意境。栖息诗意之上,马鞍山人把“诗歌之城”传得更远、更响;放眼未来,诗韵流觞,汇聚起满满的文化自信,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脚步铿锵有力!
新闻推荐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前情回顾冯时行在《友人惠酒殊佳用清光滑辣四字为韵以谢》中,不仅作了“先生饮至和,尺宅如鉴光...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