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地标 《只有峨眉山》的“幻城”之旅

乐山日报 2020-09-20 06:52 大字

“云之上”·千年背夫云之中云之下

■记者张波

9月10日上午,《只有峨眉山》戏剧研讨会在峨眉山市举行。来自省文联、省社科院、省戏剧家协会、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只有峨眉山》的主题立意、人物塑造、舞美设计、体验感受等畅所欲言。大家对该剧给予一致肯定,同时对项目中存在的可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峨眉山文旅产品、方向定位、景城联动及营销策略等献智献策。

《只有峨眉山》自去年9月25日正式商演以来,不仅带动了戏剧国潮风,更成为峨眉山新的文旅地标。未来,如何在市场化运营中传播时代正能量、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文化价值、实现文旅大发展?成为与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匠心独运

游客获得独特漫游体验

《只有峨眉山》全球首映一周年之际,活动方特邀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连续两晚观摩,实地感受,亲身体验。

《只有峨眉山》由“云之上”“云之中”和“云之下”三个特色鲜明的剧场组成,打破了剧场的边界,实现了山水实景、室内剧场等多舞台多维度的切换互动,构建成整台“戏剧幻城”,让观众从中获得实景沉浸式的参与体验。观众行进式的观演方式也令大家耳目一新。从“云之下”走向“云之上”,观众在不同的角色、人物和故事中穿梭,获得从“人间”移步“天上”、俯瞰“人间”的独特漫游体验。

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峨眉山》回归到文化本身,不仅凭借大场地、大制作、大投入来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与原始的生活空间,还通过演员的表演与互动讲述当地村民的故事,展现他们的人生轨迹与精神观念,游客从自然界山川人文的熏陶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据了解,《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由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旅投航空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在《只有峨眉山》戏剧研讨会上,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详细介绍了《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该项目总投资8.19亿元,由中国著名导演王潮歌担任总构想、总策划、总编剧、总导演,是王潮歌继“印象”“又见”之后的“只有”系列在国内外的开篇之作。项目于2018年11月正式开工,2019年9月6日全球公演,9月25日正式商演。项目总占地面积112亩,“云之上”剧场50万片玻璃瓦和陶瓦组成的幕墙体系,“云之中”36座川西青瓦屋顶与2万平方米白色砾石形成的视觉画面,“云之下”27个院落、395个房间、4000余件老物件组成的中国最大的实景村落剧场,都是国内首创、导演团队的匠心独运。

《只有峨眉山》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观演方式前卫,主题内涵明确,弘扬正气鲜明,文化根脉清晰。“云之上”六个空间剧情和“云之下”16个院落戏剧,都在讲述着责任、情怀、亲情、乡愁等,无论是背夫形象所蕴含的负重前行的民族精神,还是完整地把一个本应拆迁的村庄演变为浸没式戏剧剧场,都深深地打动了中外观众,引起了观众强烈共鸣。很多观众都称“在戏剧里找到了自己的身影”,甚至感动得泪流满面。

诠释乡愁

抓住人心提升口碑效应

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各自的观后感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纷纷为《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赢取更多市场出谋划策。

“面对新生代消费群体,戏剧演出既要迎合,更需要引导,在观中悟、悟中学、学中做,这是文化赋能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应有之义。”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掷地有声,《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正是这样一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佳作,剧中传递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泛娱乐化时代更能抓住人心。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在表演方式、观看习惯、村落保护、旅游体验四个方面颠覆了传统的定义,将人与自然、文学的对话,上升到人与自我、社会的对话。在这如梦似幻的中式戏剧中,通过音乐、台词、舞美等当代符号诠释了乡愁,讲述了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省文联副主席李明泉直言。

“从建筑到村落、从历史到艺术、从诗意到禅意,《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带给我们的体验无比震撼。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从小切口入手传递了大道理,这是来源于人民生活智慧的正能量。”中国田园牧歌理论创始人、省社科院文旅主任卢加强表示,未来还需要从更长远的市场来考虑,做强IP打造、粉丝吸引、模式汇集。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兆泉表示,看一场热剧、掬一捧故土、忆一回乡愁,《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将人物、场景交融,使剧目呈现不仅有立体感,而且有纵深感。下一步应当考虑从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融合、剧场写意与村落写实等方面出发,彰显独特的四川、峨眉地域文化,把地域特色通过文艺作品充分展示给观众,使其成为行业领域内的一枝独秀。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蔡少波感慨,“作为一名演员,这次在《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的体验,让我非常感动。从一部剧看到人文精神,这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文旅融合

社会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更承载着文旅融合典范的期冀。村子做剧场,村民当群演、做艺人……该剧改变的不仅是游客的旅游体验,更改变了峨眉山市绥山镇高河村的命运。剧场一共有270名演员,其中80多人是当地村民。

随着《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项目的落地,周边民宿产业也在蓬勃发展。高河村借戏发力,搞好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旅游业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实现了当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的融合。

四川大学教授、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祥林表示,景区需要文旅融合项目,游客需要丰富审美体验,城市需要擦亮文化名片。《只有峨眉山》在三方需求中要进一步提炼非我莫属的元素符号,避免通俗化、同质化,策划、创作、打磨都要格外用心,尊重文化、彰显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角色与场景、观众与演员、道具与产品,做强这3个方面的互动体验,《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商业空间价值潜力无限。”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金手指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建华说,应把选择权交给游客,增强互动体验,利用线上传播、数字化、短视频吸引流量,做好戏剧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营销,通过重复消费、二次消费带动传播,峨眉山大IP将释放出综合效应能量。

郑晓幸表示,文旅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给业内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面对未来,要针对不同群体,充分利用好大数据分析,在产品设计配置上更多地融入本土传统民俗文化元素,借戏搭台,唱好文旅大戏,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添砖加瓦。

王东介绍,在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该剧仍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新打卡地,峨眉山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乐山乃至四川“夜经济”的新名片。在刚刚结束的“成渝文旅新地标”评选活动网络投票中,《只有峨眉山》以高出第二名15万余票的优势荣登榜首,成为了成渝文旅名副其实的新地标。

(图片由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新闻推荐

乐山市第二届老年人乒乓球赛圆满闭幕

四川经济日报乐山讯(邹久安记者苟邦平)9月8日至11日,乐山市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峨眉山市举行,来自峨眉、沐川、井...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