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高丽文豪李齐贤的连云栈道之旅

汉中日报 2020-08-26 21:19 大字

梁中效

元朝统治时期,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国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中国的印刷术、火药与棉花种植技术传入高丽;汉字在高丽普遍流行,程朱理学广泛传播,立国学,开科举,以儒学取士;汉文学在高丽颇为流行,文人们用汉文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在此文化背景下,李齐贤登上了历史舞台,被誉为“高丽三大文豪、韩国四大汉诗人之一”。

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文忠。他15岁及第丙科,17岁走上仕途,任录事;27岁之前他已经声名远播,政绩累累。他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栎翁稗说》等。1313年,高丽第26代国王忠宣王让位于太子忠肃王,他以太尉身份留居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构置万卷堂,以书史自娱,感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因召28岁的李齐贤来中国以为侍从。李齐贤1315年来中国,1341年回国,在中国生活了26年。在华期间,他与元朝的文化学者姚燧、赵孟頫、张养浩、阎复、元明善等人过从甚密。他遍游中国名山大川,足迹几遍九州。栈道之行,就是一次收获颇丰的文化之旅。

李齐贤曾于1316年(延祐三年)夏末,奉命代表高丽忠宣王至成都、峨眉进香,遂有汉中栈道之行。他说:“延祐丙辰,予奉使祠峨眉山,道赵魏周秦之地,抵岐山之南,踰大散关,过褒城驿,登栈道,入剑门,以至成都。”说明他经连云栈道到汉中,由褒城经黄沙到勉县,再由南栈道(金牛道)入川。他由宝鸡进入连云栈道,用诗词记录了栈道之旅。其《水调歌头·过大散关》:“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万仞崩崖叠嶂,千发枯藤怪树,岚翠自濛濛。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老去卧邱壑,说此诧儿童。”上阙描写了栈道的险峻与绿色盈眼,下阙抒写栈道之行是人生一大经历。对汉中印象颇深的是“褒城驿”,今天褒河西岸的古褒城东南就是唐代以来的褒城驿。以汉中为中心的秦蜀栈道,连接起长安与成都,形成中华西部文明的轴心地带。对此,元代文化大家赵孟頫在赠李齐贤的诗中写道:“三韩望巴蜀,相去万里余。栈阁如登天,剑门不可踰。谁令触炎热,鞍马事驰驱。王事有期程,吾敢求安居。道路何缅邈,山川亦盘纡。赖彼多古迹,庶可慰踌躇。勿云锦城乐,早归乃良图。秋高天气清,娇首西南隅。”虽然连云道“栈阁如登天”,但“赖彼多古迹”,是一条文化长廊。李齐贤《木兰花慢·长安怀古》词中说:“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望千里金城,一区天府,气势清雄。繁华事,无处问,但山川景物,古今同。鹤去苍云太白,雁嘶红树新丰。”诗人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府之国”,长安气势雄伟的繁华之地,这里蕴藏着太多的汉唐文化密码。他在《题长安逆旅》诗中说:“倦客重游秦树老,佳人一去陇云赊。愁听杜叟三年笛,怅望张侯万里槎。”他熟知张骞乘槎到天宫的故事,对张骞出使西域极为神往。锦官城成都也为历代诗人所向往。他的《沁园春·将之成都》词说:“堪笑书生,谬算狂谋,所就几何。谓一朝遭遇,云龙风虎,五湖归去,月艇烟蓑。人事多乖,君恩难报,争柰光阴随逝波。缘何事,背乡关万里,又向岷峨。”此次连云栈道之旅,是足迹万里的文化远征,他领略了汉唐文明盛地,留下了许多诗词,受到高度赞誉,“奉使西蜀,所至题咏,脍炙人口。”同时,连云栈道南北壮美的山川也让他陶醉。他说杜少陵有“地偏江动蜀,天远树浮秦”之句,“予曾游秦蜀之地,西高东卑,江水出岷山,经成都南东走三峡,波光山影,荡摇上下,秦中千里,地平如掌,由长安城南,以望三面,绿树童童,其下野色接天,若浮在巨浸然,方知此句少陵为秦蜀传神。”可见,连云栈道既连接起秦蜀“天府之国”,又沟通奔向远方的南北丝绸之路,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壮美的一页。

总之,元朝建立起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其文化之繁荣发达虽然远逊唐宋,但中外文化交流之频密似乎又在宋朝之上。元代汉中经济文化发达,“官舍居第,皆高榱巨栋,重螶牡瓦,宏壮奇丽,可在承乎旧宇之上。”汉中曾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成为“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的省会。李齐贤是高丽历史上第一个精于并大量创作词的诗人,是“雄文大手”、“备述众体”的集大成式的伟大诗人。他连云栈道之旅所写的多篇华美的诗词,既反映了元朝与朝鲜半岛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又体现了东亚文化圈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一体化,对当前的东亚一体化颇有借鉴意义。蜀道春秋

新闻推荐

两大景区暂停售票

本报讯(记者杨心梅)昨(16)日晚,记者从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发布的通告中获悉,受强降雨天气影响,乐山大佛景区将于8月17日起暂...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