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聪:丹青绘就《锦绣中华》

玉林日报 2019-12-02 07:04 大字

桂林山水甲天下

玉龙山冬景

泰山日出

天山春意浓

三清山奇观

武当山晨曦

黄山高峻图

五指山苍翠图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闻名于世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每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苏华聪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玉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苏华聪,年少时从长辈口中了解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从书本中领略到各地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后,热爱绘画的他便在心中种下了到祖国各地看一看、画一画的梦想。

搜尽奇峰打草稿

严寒酷暑、日晒雨淋,都不能阻挡苏华聪寻找艺术灵感的脚步。为了感受万里长城的巍峨壮观,1984年零下30多度的冬至节,他第一次登上长城,即使穿上棉衣棉裤戴着棉帽也难以顶住凛冽的北风,耳朵仿佛被割掉似的。为了寻访神秘的甘肃戈壁滩,他徒步沙漠深处,不料遇上沙尘暴迷失了方向,幸得游人相助才找到目的地。为了体验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他曾经独自住在当地山区一个位于荒山顶上的谷仓中,夜晚不时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声。为了探访独特的广西侗族民风,他曾在广西、贵州交界处徒步行走两天两夜,险些饿晕在山道上。

为了体现挺拔险峻、云海苍茫的景象,他可以顶着烈日摸索着爬上黄山天都峰,在“鲫鱼背”上笑看云山云海;也可以在零下十几度的冬日探访泰山,任刺骨的北风在身边呼啸。年轻时的他,在前往新疆的绿皮火车椅子下睡一个星期也甘之如饴;步入中年后,他冒着高原反应的危险到西藏体验生活也无所畏惧。历时三十多年,他走遍祖国东西南北,行程数十万公里,写生、拍摄数万张。“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这种在艺术道路上永无止境的求索精神和执着态度,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情有独钟绘名山

在苏华聪看来,祖国的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最能体现国之风骨、民之气度。锦绣中华,名山荟萃,有的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的旖旎秀丽、千姿百态。苏华聪深陷其魅力之中,有了创作中国名山组画的想法。于是他从数万张素材资料中,整理出每个省份最具代表性的名山,再三取舍,选出最美的部分,构思成心中的画。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作,最终,他完成了一套共46幅的《锦绣中华》组图。

组画采用国画形式,吸收了宋代时期绘画风格,运用金黄色的宣纸作画,呈现一种怀旧、古朴、典雅的感觉。线条注重勾勒的变化,提按、转折、方圆、粗细相互结合,虚实变化有度,把景物的远近高低、厚实淡雅表现得真实而准确。在山的表现中尤为讲究技法,灵活运用解索皴、斧劈皴、披麻皴、雨点皴、马牙雨刮皴以及勾皴擦点染的笔法,细致地表现了每座大山的肌理纹路和形象特点。墨色变化丰富,水墨交融温润,浓淡干湿焦交叠渗化,层次分明、气韵生动。通过构图的疏与密、布局的高与低、笔法的横与散、内容的点与面、晕染的聚与散,把名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神态完美地表现出来。

笔底丹青寄深情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这组《锦绣中华》中一一呈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黄山高峻图》中,黄山崔嵬雄浑,高耸峻峭,错落有致,天然巧成;《祁连山逶迤》里,祁连山石骨峥嵘,蜿蜒曲折,棱角分明,连绵不绝;《五指山苍翠图》中,五指山指天而立,挺拔高耸,林木繁茂,苍翠欲滴;《峨眉山高远图》里,峨眉山重峦叠嶂、岩壑幽深、山岭绵延、一望无穷。

随着四季轮替,名山变换着不同的韵味和魅力,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静谧,冬的纯洁,于是有了《天山春意浓》《日月潭之夏》《恒山秋色》《玉龙山冬景》;伴着朝霞暮云,名山又展露出多样的神态和景象,于是有了《嵩山黎明》《丹霞山拂晓》《武夷山朝岚》《泰山日出》《武当山晨曦》《衡山云霞》《华山云海》《三峡烟雾》《金佛山烟云》……看着这些画卷,在欣赏祖国大好风光的同时,观众内心也受到了艺术的洗礼,获得了美的享受。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苏华聪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锦绣中华》组图,是他献给祖国的一份独特礼物。里面蕴含的,是他几十年的艺术积累,是他拳拳的爱国之情,更是他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新闻推荐

债券融资 引流“金融活水”

本报讯(记者祝贺)今年6月,峨眉山旅游项目收益债券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债券规模不超过30亿元,期限10年。此次旅游项目收...

峨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