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严禅院 隐藏529年的《洪武南藏》(中)

华西都市报 2019-10-17 01:45 大字

光严禅院全景。程志立摄

重修出版的《洪武南藏》。

光严禅院。

悟空禅师肉身照。周奎供图

光严禅院山门。袁建摄

□杨虎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成都一带春旱,入夏,几场雨淋漓尽致地湿了大地,从官到民,人人心情为之一松。这时,锦官城内水井杨柳处忽然流传起西蜀山中出了一位“蛮娘娘”的异闻。正值炎夏季节,百姓吃罢夜饭,拖儿带母铺了竹席在街巷边抵足而眠。流萤相逐,蒲扇轻摇,绘声绘色中,“蛮娘娘”的故事随风而去,满城争传。

传言越过高墙,到了蜀献王朱椿耳边。有人说:“青城三十六峰外,有民身患恶疾。其子上山挖灵芝以延寿,谁知岭壑踏遍,却苦觅无影。(其子)走路无路,在悬崖边放声大哭,正欲纵身跳下,忽然地动山摇,山林间刮起一阵大风,两只老虎从对面岭上飞跑而来,张开血盆大口。他顿时昏死过去,片刻醒转,却闻异香扑鼻,仔细一看,那双虎还守在一旁,身形竟比狸猫大不了多少。见他醒转,双虎睛目里尽显温和之色,张开嘴,剑齿间竟吐出两株千年灵芝来。他正自迷惑,见一慈眉善目的僧人从云雾间缥缈而来,两只小虎随即起身,随僧人冉冉而去,就此不见踪影。他这才恍然大悟,忙跪伏于地。”

有人纠正道:“那僧人本是西域得道高僧,云游到西蜀,见山中有常乐寺如珠入峰怀,遂点头称善,入寺驻足。其法力高深,慈悲为怀,修炼时有双虎在旁护法,四方信众为之惊叹。因其从藏地过来,故当地人皆呼之曰‘蛮娘娘’。”

朱元璋幺叔隐居在西蜀常乐寺?

传言初入朱椿耳中时,他正忙于与峨眉山的僧人来复、释梦观等讲道论文。入蜀之初,他采用师傅陈南宾的建议,从兴办郡学入手,资助清贫学者、革除吏治弊端,又沿锦江边修建了筹边楼、望江楼、散花楼等,一时上下称善。

“蜀人由此安居乐业,日益殷富。”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椿又延聘名闻朝野的大学者方孝孺为世子师傅,待以东宾之礼,并按其所提建议,或新修、或重建了中峰寺、万福寺多所寺庙、道观,积极倡导“凡在臣民,悉祈神佑。”为表示礼佛重佛,他多次来到峨眉山,对寺庙常予赐赠,蜀地佛事就此兴盛起来。

“蛮娘娘”的传说起初并没有引起朱椿的注意。六年来,他除殚精竭虑思考治蜀之事外,一直暗中寻访幺叔祖(朱元璋幺叔朱五六,人称法仁和尚),然而,手下人远至巴州、汉中一带的深谷密涧,依然没有半点消息。他已经有些灰心甚至绝望了,好几次差点上书,请求停止这一毫无希望的任务,却又怕父亲恼怒,只得罢了。

转眼到了隆冬,从京师传来消息,称皇上近来连日神情恍惚,言语迟缓。朱椿内心不禁忧虑起来。虽处边鄙之地,但他对京师的动向却了如指掌。照他看来,倘若父皇真有不测,生于1377年的太孙朱允炆无论年龄、才能、心思,恐均难以驾驭其余诸王,尤其那豹眉环眼的燕王,一看就是心怀异志。由于朱允炆父亲——即早逝的太子朱标与自己乃是连襟,如生变故,蜀藩该如何自处?

朱椿一连几天忧心忡忡。这时,关于“蛮娘娘”的线报呈上来了。

与传言相比,青城县的线报内容极为平实,只不过字斟句酌,显见花了一番心思。线报说:“‘蛮娘娘’确为藏地高僧,云游至青城一带,现已为常乐寺主持,正每日苦修,并扩建寺院,设坛论经,四方僧众辨听后俱示拜服。”公文最后,善体上意的县令还找补了一句,娘娘之意,乃西蜀一带方言,比如观世音菩萨,百姓皆呼之为观音娘娘。

随线报附上的一则密函中,该县令小心翼翼地奏道:“该僧法号目前虽尚未确知,但似乎名号法仁。如何拿捏,尚请王爷定夺。”

法仁?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闷闷不乐的朱椿忽然心里一动。

蜀王亲自寻访法仁已不为世俗所动

和今天一样,明朝时在四川以外说西蜀,泛指的是成都、眉山、绵阳一带,而身在成都说西蜀,则仅指的是成都以西、沿岷江两岸次第铺开的青城、崇庆、温江等数州(县)。因了都江堰的滋养,此区域水旱从人,历来为成都附近的膏腴之地。

青城三十六峰正巍峙绵延于青城与崇庆之间。一路青山葱岭,寺观林立,香火缭绕。

始建于晋文帝时期的常乐寺却远远地隐身于三十六峰最僻远的凤栖山深处。一条名叫味江的河流将它和红尘隔开。要进山入寺,得先涉水而过。

即使是在冬天,状若城廓的青城诸峰依然空翠四合,凤栖山尤其幽深。当朱椿一行渡过味江,踏上通往常乐寺的山中小径时,已是黄昏时分。铺满落叶的道路尽头,隐隐传来了寺里轻敲的木鱼声。那一刻,朱椿内心突然产生了一种无比静谧的安详。他缓缓举步,转过弯,果然就看见寺门前那棵静穆的苍松下,一法相庄严的老和尚正盘膝而坐。风吹过,几粒松针从空中簌簌飘落——亲人间的久别重逢总是让人热泪盈眶。

光绪三年《增修崇庆州志》对朱椿与法仁的不期而遇有如此记述:

“原悟空祖师(即法仁)是明太祖洪武之叔。在元末英雄各出时出家,在藏得道后,洪武太祖登基时,悟空祖师已于宋始所建之圆觉山开建殿宇,宏兴法会。太祖访之,久未得人。及蜀王游江,访知悟空祖师所在,上奏洪武太祖。”

我们已经无从揣度叔孙二人在那个黄昏都谈了些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叔父的寻获让朱元璋并没有高兴多久,很快,他就发现法仁并不为那顶皇家大法师的桂冠动心。

后来的记述闲录在方志里,仅寥寥数语:“……然而任凭朱椿如何劝说,法仁只是闭目,口诵善哉。(朱椿)再劝,法仁善哉之声不绝,山林共鸣。太祖皇帝知道法仁已为高僧,不为世俗所动,感慨万千,挥毫写下‘纯正不曲’四字赐与叔父,并下诏重建常乐寺。”

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朱椿再次将叔祖父在常乐寺修行一事奏禀明成祖朱棣。永乐帝下旨赐法仁号为悟空,赐常乐寺名为“光严禅院”。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曾名朱五六、法仁、“蛮娘娘”等的悟空禅师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圆寂之后,肉身不朽,一直保存到1951年。

今天,悟空禅师的真身石塔仍屹立于光严禅院最高处——历代祖师灵塔中心。与石塔并存的,还有一张当地人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肉身黑白照片:悟空禅师眉慈目善,栩栩如生。

永乐六年一场疑窦丛生的大火

永乐帝朱棣是一个喜欢在暗地里纵火的人。

他的登基,即是从一场大火开始。随后,一丛又一丛诡异的火苗在他高大的身影后躲躲闪闪地摇曳起来,烧得明朝的天空忽明忽暗。

譬如永乐六年(1408),天禧寺的那场大火。《金陵梵刹志》中,有一篇“重修报恩寺敕”,说的正是那场令人疑窦丛生的大火:

“天禧寺,旧名长干寺,建于吴(三国)赤乌年间,缘及历代。屡兴屡废。宋真宗天禧年间尝经修建。工部侍郎黄立恭奏请募众财略为修葺。朕即位初,敕工部修理,比旧加新。比年有无籍僧本性,以其私愤,怀杀人之心,潜于僧室,放火将寺焚毁。崇殿修廊,寸木不存。黄金之地,悉为瓦砾。浮图煨烬,颓烈倾敝,周览顾望,丘墟草行。”

这是永乐帝在事隔五年后的说辞,但那场大火造就的灰烬早已冷凝成土。可惜的是,随着暴起的大火,大明第一经藏《洪武南藏》的刻板灰飞烟灭了。

其实,从攻陷南京的那一刻起,永乐帝的一生就与火,暧昧地裹在了一起。那一朵又一朵升腾在历史深处的火焰,时而辉煌了他那可与父亲媲美的“万世不祧之君”的威仪,转瞬却又毫不留情地照亮了他“谋逆不道,惭德亦曷可掩哉”的仓皇脸色:

“(他)将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如方孝孺、铁铉、景清等四十余人剥皮的剥皮,凌迟的凌迟,灭族的灭族,下油锅的下油锅,如此尚不解恨,又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轮流送到军营中)。”

这仓皇,不经意间让永乐帝内心的虚弱暴露无遗。1402年7月,刚即位一月的他迫不及待地下令抹去侄儿的年号:“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也因此,后来的人们在光严禅院所秘藏的《洪武南藏》孤本上,发现了一处被挖去的字眼:

大明□□改元己卯春,佛心天子重刻大藏经板,诸宗有关传道之书制许收入。(《洪武南藏》之《古尊宿语录》卷八)

翻开万年历,可以发现,在明代皇帝们改元的各个年号中,建文元年(1399)正是己卯年。那一年朱元璋尸骨未寒。雄才大略的太祖万万没有想到,埋葬他一番苦心的既不是昔日的功臣,也不是日夜提防的刁民,而是嫡亲的儿子。

《洪武南藏》被烧得成了国之孤本

也就是在天禧寺失火的第二年,大内皇宫藏书密阁又遭遇了一场更加莫名其妙的大火。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即征发数万民工填湖修建皇宫。绵延数十里的禁城深处,很快就巍峨起一座收藏了宋、辽、金、元等朝宫廷藏书的文渊阁。楼内卷帙浩繁。楼面深绿廊柱、菱花窗门,以绿色琉璃瓦镶嵌作檐的歇山式屋顶上,悉心敷盖了一层油光闪亮的黑色琉璃瓦。天下既定,藏书四厄,首推火患。为此,文渊阁前特地挖掘出了一个大水池。秦淮河的活水不舍昼夜,潺缓注入,水声淙淙。书香之外,更平添了几分皇家书屋的典雅幽静。

建文帝钤印的《洪武南藏》就分别密藏于文渊阁东、西密室之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永乐七年(1409)深秋的一个黄昏,又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忽然在东室发生。待赶来的太监们大呼小叫地扑灭火焰时,《洪武南藏》被烧得成了今天珍异的国之孤本。

永乐十年(1412),也就是在文渊阁失火之后三年,永乐帝下令雕印汉文《大藏经》。这是大明永乐朝精神生活的一件大事,奔走相告中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几年前被大火烧得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忘记了洪武爷也曾同样下令刻印过这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佛经。

这一次的雕印工作进展得异常迅速。五年后,这部后来被称为《永乐南藏》的经卷便堂皇地摆到了南京及附近的一些重要寺庙中。它规模巨大,全部经版共5760块,全藏共635函,6331卷。《金陵梵刹志》载:《永乐南藏》每印刷一次,需用纸110526张(包括全页纸107782张,半页纸2744张)。它流传最广,刻成不久,永乐帝就下令将其开放供全国寺院自由请印,而且鼓励俗界信佛之人如有需要,也可单独请印其中部分经卷。

数百年来,《永乐南藏》到底印了多少部,已难以统计。据说,当时仅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就先后请印过十部,遍舍给天下名刹。绵延到今天,国内所收藏的《永乐南藏》全本还有十部之多。

然而,有一个幽影还在他辽阔的疆域上游荡,让他隔三岔五地上火、惊梦、发脾气。

新闻推荐

充满遐想的季节

镀“金”小白摄又见秋风起,又闻秋意浓。秋天是一个充满遐想的季节。一片落叶,一滴秋雨;一朵残荷,一声虫鸣;一弯秋月,一朵秋云都...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