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交友 感受成都魅力 世警会:
8月8日,中国·成都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警会”)在成都盛大开幕,这是世警会首次在亚洲城市举办。本届世警会共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成都主会场共设有56个比赛项目,其中43个项目及定向越野(短距离)免费向公众开放。
除比赛外,作为世警会配套展会的2019中国(成都)首届国际警用和消防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也于9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世警会有哪些精彩的比赛项目,警博会又有哪些高科技产品亮相?记者来到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一探究竟。
室内划艇精彩纷呈
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9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室内划艇比赛当日在这里举行。室内划艇是国外非常流行的运动项目,它的优势在于设备小,在家、在办公室都能随时运动,因此深受上班族的喜爱。
“请沿前方指示牌有序进入观众席。”来自成都大学的志愿者龙禹铭在现场为观众指引道路。大约半年前,他从1万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世警会6000多名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当天凌晨5点他们就来到比赛现场作准备,为的就是向全世界展示成都最好的一面。从现场井然有序的安排布置来看,组委会为办好世警会下了很大功夫。
比赛还未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其中一位身穿印有“小警察”图案背心的小男孩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小男孩名叫陈卡斌,今年7岁,正值暑假,父亲陈光财便带他来感受一下世界级赛事的氛围。“我希望中国的警察叔叔能够获胜。”陈卡斌腼腆地说。
9日上午首先进行的是30岁以上重量级500米室内划艇比赛。赛前,选手们坐上划艇,固定双脚,调整坐姿,为即将开始的比赛作准备。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现场的气氛也瞬间被点燃,欢呼声、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落。只见选手们前腿成弓步踩住脚蹬,两手握住手柄奋力拉桨,前方大屏幕上分别代表8位参赛选手的八只划艇模型同时出发,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随着选手们相继冲过终点线,比赛结束了,来自芬兰的选手Jari技高一筹,斩获冠军。据了解,Jari今年56岁,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世警会了,除了室内划艇项目外,他还将参加公路自行车、游泳等项目的比赛。
室内划艇是中国香港代表队的传统强势项目,本届比赛共有7人参赛。在上午进行的30岁以上重量级2000米比赛中,来自香港消防划艇队的黄启豪以6分45秒9的成绩摘得银牌。在接受现场媒体访问时,他激动地说晚上想去吃火锅,“四川美食名扬天下,我一定要好好品尝”。
收获一枚30岁以上轻量级2000米银牌的香港警察方子安带着妻儿一起来蓉参赛,他对成都观众的热情印象深刻,无论是在8日的开幕式上还是当天的比赛现场,四川观众都用“雄起”为香港警察加油打气,这让他非常感动。“我们一定会守护好香港治安,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方子安说,看到大家对香港警察的支持,他备受鼓舞。
成都特色馆惊艳亮相
让国际友人爱上成都
本届警博会展展面积总规模达5.5万平方米,共设置5个室内展馆,包括4号成都特色馆、5号和6号警用装备馆、7号消防装备馆以及8号成都汽车馆,共有来自全球的200多家机构及企业参展。
走进警用装备馆,一辆巨大的警用防爆车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车是国内首辆最新款大吨位警用防暴车,是专门针对打击恐怖活动和武装警卫等多项任务需要而研制生产的一种多功能轮式装甲车辆。该车充分展示了我国最新反恐高精尖装备技术成果和中国警察新形象。
记者正准备登上防暴车感受一下“黑科技”的魅力,就遇上了同样对这台“大家伙”感兴趣的英国随行官员Riha。Riha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世警会开幕式令他印象深刻。
“我是个功夫迷,中国功夫是最棒的。”聊起中国功夫,Riha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他笑着说,组委会应该将中国功夫加入到世警会的比赛项目中,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了解到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Riha准备在比赛结束后去看看,顺便学习一下青城功夫。当记者问及他对四川的印象时,他对四川人民的热情好客称赞不已,“成都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这里的环境和文化都非常吸引人”。Riha说,回去之后,他会推荐自己的朋友来成都旅游,让更多的英国人了解成都。
除了一大批国内外先进警用反恐装备、应急救援设备、消防技术、安全设备等集体亮相外,成都特色馆也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在休闲成都展区,主办方以“公园城市·熊猫之都”为主题,通过场景体验模式,以城市绿道串联旅游、音乐、文创等成都元素,在展厅内打造出一块颇具巴蜀风味的体验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
据了解,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还专门为各国参赛选手及其亲友量身定制了七组成都周边游线路,其中“功夫熊猫”一日游、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双遗产”一日游和成都味四川魂体验之旅报名火爆,目前已有多国选手组团参加。
在蜀文化文创产品展台,拿着一对“熊猫警察”和“熊猫消防员”吉祥物准备自拍的斯里兰卡随行官员Harish看到记者路过,便请我帮他拍张照。简单交流后,记者得知他这次主要是来参观高科技警用装备。在成都这几天,他结识了不少中国新朋友,中国先进的警用反恐装备、智能交通、应急救援设备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变化太大了!我十年前来过一次成都,现在的成都比当时更美。”Harish对成都的城市发展啧啧称赞,他认为相比于十年前,现在的成都更具活力,也更加绿色生态。
在科技展区,成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成果纷纷亮相:中国高空高速外贸无人机——“云影”、零售领域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小贩机器人”等一批前沿技术产品都是展厅里的“宠儿”。同时,“成都造”全国首辆5G公交车也在成都汽车馆闪亮登场,充分展示了成都科技创新发展的“底气”与实力,也让成都“智造”通过警博会走向国际舞台。
成都世警会,不仅仅是一场警察和消防员的体育盛会,更是展示成都形象、讲好成都故事的重要舞台。成都,正以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崭新姿态,向全世界发出盛情邀请。
□本报记者 姜寒冬 实习记者 赵航 实习生 曾源丽
打造天府赛事名城 提升成都全球影响力
何颖(省政协委员、成都体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成都和世警会有着不解之缘,2007年中国首次参加世警会,就是由成都派出的警察代表参赛,当年还获得数枚奖牌,取得历史性突破。一转眼12年过去了,世警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就选择了成都,这就是缘分。世警会在成都举办,既是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肯定,也是一次考验。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成都对外交流、展示形象的机会。
本届世警会的主题是“欢乐与荣耀”,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高度吻合。为了办好世警会,成都从赛前筹备、场馆建设、后勤保障、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做足了准备工作。开幕式的盛况,充分证明了成都具有举办世界体育盛会的能力。成都在开幕式中融入了大量“四川元素”,带着鲜明的成都记忆、四川记忆、中国记忆,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流平台,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成都市提出打造天府赛事名城的目标,格局和站位都非常高。举办大型赛事对城市综合实力要求很高,要办好大型赛事,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是一次检验和提升。接下来,成都还将举办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成都正通过着力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传播能力。
要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不单是办好体育赛事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要落脚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上。首先要有一个全盘统筹的顶层设计,在城市功能布局上要有大局意识,积极吸纳专业团队、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建议政府多和高校、国外的一些专业结构进行合作,邀请各方面专家来统筹设计。只有摸清国际惯例,结合中国特色,融入成都元素,才能打造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大型赛事。在城市功能布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提前思考文化、体育、旅游该如何融合,如何发展,如何实现以赛养赛,以赛带动旅游,以赛宣传文化。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不能简单地拼接和复制,要有鲜明的特点,让选手和观众留下来,实现“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本报记者 姜寒冬
举办国际体育赛事 助推四川对外开放
——访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周敏谦
记者:您觉得成都举办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警会”)有何积极意义?
周敏谦: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举办世警会,是成都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进一步塑形象、打品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成都以及四川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成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带动全民体育发展,对推广全民健身,带动体育消费、体育旅游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体育是一种现代文化,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提升成都市民的文化涵养有促进作用,能够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举办体育比赛,也能宣传璀璨的巴蜀文化,是四川对外宣传和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成都这座城市的担当和使命。
记者:近年来,成都市提出了打造“三城三都”的发展目标,这对于推动四川“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积极作用?
周敏谦:成都市提出的“三城三都”发展定位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高度吻合的,“一带一路”倡议中除了提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心相通。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巴蜀文化将得到更大程度地展现。成都举办世警会,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界人士来蓉参赛和观赛,建立起一条沟通联系、增进了解的纽带,为成都参与全球合作、讲好成都故事、展示成都形象搭建了舞台。
在对外开放中,要注重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两轮驱动”。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四川经济走出去、引进来;另一方面要在文化交流上下更大的功夫,促进民心相通。通过文化交流,能更好地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的实施,更好地吸引境外投资,带动四川经济发展。我们在对外开放时一定要“两手抓”,通过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齐头并进,形成“两轮驱动”、互补互促的良好局面,这样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姜寒冬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张聪 摄
新闻推荐
扶贫标识产品推介会9日举行 相约嘉州长卷·天街,挑选真资格的农特产品
本报讯(记者张清)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消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推动乐山市扶贫产品销售,助力脱贫攻坚,由市商务局、市扶...
峨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