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明嘉定州(22)

三江都市报 2017-03-30 10:26 大字
明末九蟒殿唐长寿摄一百余年后,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信奉道教的四川巡抚卫赫赢新建纯阳殿,召来道士住守,为峨眉山道教争一块地盘。明御史龚懋贤在《纯阳宫记》中说:“皇人去今远,纯阳续皇人,而仙距今才千余年,人耳目习知之,祠纯阳则皇人为不泯。”清四川提学江皋《游峨眉山记》道:“昔人建此,以峨眉仙家道场,欲存天皇一脉耳。”但纯阳殿名为道祠,实际供的是普贤。故江皋接着说:“然今守祠皆缁流,无黄冠也。”崇祯年间,四川监察御史刘宗祥增修纯阳殿,塑吕洞宾立、坐、卧三像及三霄神像,以强化道教氛围。

万历十四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募化,四川巡抚徐彦,上海道人孙好古、峨眉县令朱万邦捐资卜地,在瑜珈河畔建庙供普贤、广成子、楚狂陆通三人牌位,取名“会宗堂”,“道观以太上为主,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成了道教的教旨。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方式来继续道家香火。

峨眉城北的东岳庙(飞来殿)乃是重要的道教胜地,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还重建了九蟒殿。但同在明代,该地却新建了佛家的毗卢殿。显然,从明代开始,东岳庙也变成了佛道两家共荣的地盘了。

相对的是,绥山(二峨山)在明代成了嘉定州道教的主阵地,山上山下先后建成了监眺楼、玉皇殿、老君殿、紫芝殿、玉蟾殿、纯阳殿、清虚楼、灵官楼、灵霄殿等10多座道观,二峨山宛然道家仙境。嘉靖年间,维修阳山江道的四川按察使司副使富好礼来游,为猪肝洞(又名紫芝洞)留下了“洞府天成”的碑刻。

笔者1987年、1994年先后三次到罗目镇、二峨山调查,曾发现了两通石碑。一通石碑是《紫芝洞》碑,大字草书“紫芝洞”三字,上款书“清净一鉴奉其玄囗”,下款为“一山五口道人书”;一通石碑是《紫芝仙桥》碑,大字虬体书“紫芝仙桥”四字,顶书“日”“月”,款书“纯阳题”。两碑均无年代款书。

查诸文献,一是胡世安《译峨籁》载:“昔人游经罗目,掘得一碑,上镌紫芝洞三字,旁注一山五品道人书,今竖道旁。”二是蒋超《峨眉山志》载:“明弘治间,山东翰林王公讳勅,督学四川。至峨眉县罗目街,知有异物,掘地,果得吕仙亲书紫芝洞三字。”三是乾隆《峨眉县志》载:“紫芝洞,对面罗目街,立‘紫芝洞\’三字石碑,旁列‘一山五口道人书\’。笔意奇古,系明督学王勅就地掘出。”可知笔者所见《紫芝洞》碑正是三种文献所载的“紫芝洞”碑,其年代当不晚于明代。至于《紫芝仙桥》碑,尚无文献可证。但均是道教文物无疑。

刘宗祥《增修峨眉纯阳吕祖殿记》中说:“世传峨山之胜,以普贤大士名,而不知猪肝、飞来诸胜,则以仙踪平分毗卢一席。”实际上是说峨眉山道教衰退,活动场所只好转移到绥山(猪肝洞所在)和飞来殿了,说是“平分毗卢一席”,实际上是认可了峨眉山佛教一家独大的现状。(本章完)

新闻推荐

法治宣传教育要抓住“关键少数”

南充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本报记者兰楠“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宣传教育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那如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心中畏法才能行有所止。...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明嘉定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