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峨山巅的石刻大佛

三江都市报 2016-08-27 00:00 大字

四峨山石佛年先春 文/图

在峨眉山市城北五公里处,有一座海拔982米,与峨眉山毗邻的四峨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名气深远的道佛圣地。据东晋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称:“峨山东北有武阳龙尾山,仙者羽化之所。”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四川总督丁宝祯命谭钟岳编绘的《峨山图说》称:“四峨山一名花山,其形棱瓣如花,因此为名。昔印宗禅师止锡四峨,每跏趺时,祥云结盖,遇旱延祷,甘霖立沛;有龙王受戒、猛兽调伏之异。”

四峨山之巅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谈禅结茅之处。印宗佛法高深,收徒严谨。他常勉励徒众殷勤戒定,莫恋名利,并以“春宵一刻值千金,临渴掘泉枉徒劳”的警句规范佛众。山中圆通寺为印宗传人福仙所建。明清两代,先后增建大雄宝殿、韦驮殿、天王殿等佛宇僧寮,规模壮阔,顿使古刹禅林,烟火旺盛,印宗禅师功不可没!

笔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数次登顶采风访古,特对那尊崛起于四峨山巅的巨型石刻弥勒佛独具魅力之神态钟情,你观它笑傲苍穹,与世无争的大肚情怀,真让人心怡神奋,乐趣无穷。据峨眉前贤刘君泽编著的《峨眉伽蓝记》记载:“民国戊辰年(公元1928年),巴县居士李元山居之,即庵外顽石造弥勒佛,高一丈六尺,峨眉石佛,无与伦比,建屋祷帱之,巍然霄汉!”李元山(山民称李善人)是峨眉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祖籍重庆巴县,曾追随孙中山创立民国,他于民国初年,跟随老同盟会员熊克武(井研人,时任四川督军和蜀军北伐军总司令)起兵讨袁,先后出任熊部团长、旅长、副军长等职。笔者与四峨山麓年逾九旬的前辈李克雄摆龙门阵,话及李元山“家门善人”时,健谈不已,指当年李元山戎马期间,目睹军阀割据,战乱不息,民不聊生的世况,决心弃戎从佛。1925年秋,离渝赴峨,皈依峨眉山三霄洞佛门居士。1927年5月18日,三霄古洞夜唱川剧,震爆崖内瓦斯死亡60余人,劫后余生的他,又来到四峨山之巅的龙华寺,筹资维修扩建了正殿、玉皇楼、客寮斋堂,并以铁、石、泥刻铸佛像群体及铺石板路方便朝山游人。

一日,李元山身凌山巅,环顾四方,突发奇想,何不利用山顶巨石刻铸石佛,以方便众生朝拜,若成也是无量功德。“众善奉行”的他,高薪聘请湖南石刻工匠孟姓师徒10余人,就地取石,耗时两年半,精刻了一尊雄踞四峨山之巅,高近两丈的石刻盘坐弥勒佛,佛像栩栩如生,笑迎四面八方朝圣者至今。李元山于1940年冬含笑辞世在他费尽心血铸刻的巨型石佛之寮房。如今四峨山民众对其造佛济民、弘扬佛教文化的善举仍赞叹不已!现今民间虽有自发的朝拜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为民俗游山行香节,游人香客数百人次)以慰饱经沧桑的含笑弥勒佛。须晴日,登上绝顶还可一览“日出、云海、佛光”三大奇观,仍是旅游待开发的处女地。

新闻推荐

为躲避电子眼车主将车牌号“变脸”

三江都市报讯(李清茂)为了躲避“电子眼”抓拍,面包车驾驶人杨某将车牌号码上面的3“变”成了5,结果还是被民警慧眼识破。近日,杨某涉嫌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的交通违法行为,受到了乐山公安交警部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