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撤出留下产业真空 科技下沉筑牢农业基石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1-21 06:41 大字

省农科院驻峨边博士工作站揭牌。(省农科院供图)

银西传(右)、宋海岩(左)查看黄泥村桃树长势。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11月9日,乐山市金口河区图书馆里,新乐村5组村民廖邦金一直等在门口,待省农科院园艺所博士宋海岩做完培训,廖邦金急切上前咨询自己遇到的难题:辛苦打工攒下几十万元积蓄,种15亩巨峰葡萄,要么不开花,要么不坐果,六年来只卖了1.3万元。

廖邦金的遭遇不是个案。和平彝族乡迎春村7组农户祝天军种植红心猕猴桃,刚尝到点甜头,就被溃疡病击倒。

从传统作物转到经济作物,技术难题是小农户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户掌握技术,更要形成产业功能区和完善的产业链。

曾经的金口河区因为有核工业,不仅从峨边县划出单列为区,而且因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完善,其发展势头在当地一度领先。但随着核工业的撤出,5.3万多的人口当中就有3.7万农业人口,占比达69.8%,像样的工业只剩大渡河上的水电站。以往“空降”的产业掩盖了本地产业内生性发展不足的问题,科技投入尤显不足。

同在小凉山地区的峨边县在成昆铁路线上,上世纪70年代即通火车,又地处乐山、雅安、凉山州的交界处,交通枢纽的区位特点明显,但囿于人口结构等原因,没有成为一座“火车一样奔跑的城市”。

作为省级贫困区和县,如何寻找一种产业,不是短平快,而能作为优势产区,打造能够形成传统、规模和品牌的常青基业?省农科院的科技帮扶即从此着手。

谁来种 农技人员匮乏 产业难以沉淀

峨边县新林镇黄泥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即便是不易耕种的坡地,也已被“犁”过好多遍:那边种着高山蔬菜,有退耕还林项目留下的行行核桃树,有国有林场的茶树,这边有覆膜的中药材黄精,此外还有中熟桃子红玉……迄今有的已成“烂尾”,有的正在进行中,还没有哪一项已成为成熟产业。

茶园隶属于曾经的劳改农场,劳改所撤出后,农场实则处于废置状态。核桃倒是在树干涂了石灰防病虫,但整体管护不理想,业主还曾说:“干脆把核桃也换成桃树算了。”

峨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蓉芳介绍,自她上任以来,最头疼的是两件事,第一就是迟迟找不准方向,没办法确定主导产业,曾经跟风种了2000亩玛卡,结果是被市场狠狠上了一课。其次,则是规模上不去,竹笋、黄牛都是特色资源,但“到大不小”,县内吃不完,规模上不去,就没有经销商来收购。

上述问题具有普遍性,金口河区农技中心主任朱明清介绍,看到毗邻的汉源车厘子卖得很好,也试种了一番,结果完全不行。“汉源平均每年光照有1600小时,金口河区只有900小时。”

以前都是传统作物,在免除农业税、鼓励发展特色经济之后,这些区域迟迟无法确定主导产业,反映的是人才的奇缺。

张蓉芳介绍:“我其实是学师范的,之前在水利等部门工作,也是不久前才到农业部门。其他农技员的专长多是苞谷、豆子等粮油作物,从事经济作物的很少。龙头企业十多名员工,更是无一学农……”

这次脱贫攻坚中,专家下沉非常有计划性、系统性。省农科院园艺所2017年第一次到峨边调研扶贫产业,到 2018 年 5月正式建立博士工作站,思路清晰、稳扎稳打。

“他们是一个团队来接力,既懂理论,又是田里的好手,特别看重现场操作示范。”张蓉芳说,这为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种什么 选择优势品种 蜜桃香飘“大渡河”

产业选对了,脱贫攻坚就成功一半。

省农科院园艺所对此做了大量调研分析,发现柑橘种植增长迅猛,葡萄品质受产地气候影响较大,苹果也已是全球产量第一,且品种权多受制于日本,梨子也在转型过程中……相对来说,桃子起源于中国的西藏和南疆地区,核心种质资源在中国,大部分品种选育也是在中国完成,目前,省农科院已有1200个品种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相比其他水果来说,其优势明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绵阳就有60万株黄桃树,其果子运到上海罐头厂生产成黄桃罐头出口国外,当时一吨罐头能换17吨钢材,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省农科院园艺师银西传老师介绍,如今的黄桃品种,从加工为主转型为鲜食为主,市场价格属于中等偏上,发展空间良好。

峨边和金口河区究竟适不适应种?园艺所调阅了当地的物候资料,并到现场具体查勘种植环境,土壤、光照条件等。

2017年4月,园艺所所长江国良、原农业厅产业处处长胡强等一行人到峨边县黑竹沟镇金岩彝族乡考察种植区,途中遭遇桥梁垮塌、道路中断,汽车过不了河,他们急中生智,两人一组乘坐挖掘机的“挖斗”过了河,以此别致的方式赶到了现场。

“挖斗里都是泥水,蹭了他们一身,我们既感动又愧疚。”张蓉芳回忆道。

宋海岩介绍,园艺所从600多个品种中挑选了十多个品种,将打造大渡河沿线的“蜜桃产业带”,有望成为继龙泉-简阳片区、南充片区之外,最有影响力的核心产区。其中“红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达到13.5%,鲜食品质佳且耐储运,6月上旬成熟上市,成熟时果面全红,商品性强。

“黄泥村今年1月种下的一年生苗子,经过11个月的生长,目前长势很好,2020年就能初挂果了。”银西传自信地说道,到 了 盛 产 期 ,早 熟 桃 产 量2500-3200斤/亩,按3元/斤的收购价,毛收益为 7500-9600元/亩。

张蓉芳介绍,为了配合桃子产业发展,峨边县已在动工修建一座气调库,注册了“小黄娌”商标,以及“峨岭云边”公共品牌,成立了电商协会和经济作物产业协会,抱团发展全县新型农业产业。

怎么种 培训本地土专家 尊重村民主体性

有心的农民一直在努力,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要好好培育和保护。张蓉芳介绍,泥坪乡的1000亩枇杷就是农民自己发展起来的。

“一户村民的女儿嫁到汉源,他去看女儿时,发现当地枇杷不错,就带了苗子回来种,在他的影响下,周边村民陆续发展起来。”张蓉芳说。

上述金口河区的祝天军为了抵御溃疡病,用野猕猴桃的桩头进行高接换头。“有一次看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专家说砧木长度越高,抗性越好。”祝天军受此启发,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宋海岩说,这个办法也是园艺所正在探究的,并且双方几乎同时起步,这相当于给园艺所多提供了一个对照组。他对祝天军的创意和动手能力赞不绝口。

尘肺病人祝天军返乡之后不能干重活,但由于心细、勤快,猕猴桃品质非常好,卖到了8元钱一斤。“不同于公司用报纸为模具做桩,他用塑料袋做模具,时间可能增加一倍,但紧密,质量很好,并且节约了成本。”宋海岩说,此外,当地野生猕猴桃据说“无酸味、8月就成熟,比传统的野生猕猴桃提早了2个月”,这都让他大为感兴趣,再三叮嘱祝天军“田要管好,来年的野生猕猴桃样品要留好。如果培育出好的品种,也有你的功劳。”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村民是有想法、善思考的。因此,制定产业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张蓉芳说,如果操之过急,可能适得其反,“今年我们没有新增桃子种植面积,先把第一年的基地扎扎实实巩固好。推一把、爬一层,站稳了,再爬一层。”

在项目实施中,始终贯彻的是边培训边栽植。今年1月在黄泥村栽植现场,中午为节省时间,午饭都是下面送上来的,甚至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提升战斗力。

在第二阶段,要拉枝定型了,专家组找了九家村一片100亩的桃林,其长势好,最有代表性。参加培训的共有130多人,一个一个地操作,过了才发结业证,银西传则在旁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示范。

目前,能掌握全年果树管理技术的骨干大概有30-40人,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后记

一年多来,以省农科院园艺所为主的专家团队先后20余次深入峨边县各乡镇,研制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产业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和《峨边农业产业脱贫六大核心园区实施方案》等8个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指导建立了大渡河百里桃花经济产业带、新林镇黄泥村山地高效桃产业园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推广脆桃、黄桃、白肉枇杷、晚熟柑橘、川腾辣椒等22个特色果蔬新品种和10余项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万亩以上。其中,桃子将争取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在桃产业上,素有西部看四川、四川看龙泉的说法。但龙泉驿区受整体规划的影响,在缩减种植面积,大渡河本身的物候资源更有优势,加之红色旅游文化,有望成为新的桃子优势产区和三产融合示范区。峨边县和金口河区将不是点上的孤立发展,而是在整体桃产业布局中,发挥稳定的致富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森老虎”下山 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上世纪80年代,四川严重缺电,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千瓦时,仅为全国人均的一半。,“森老虎”下山砍树人变成种树人。化解...

峨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边彝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