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从我做起

乐山日报 2017-01-12 00:00 大字

编者按:1月日晚,由市总工会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扶贫移民局、市国税局、市交委、乐山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乐山市驻村“第一书记”助力脱贫攻坚报告会在中心城区乐山大佛剧院举行。名“第一书记”代表饱含激情,向各级领导干部报告了驻村以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生动再现了驻村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让幸福之花悄然绽放

市司法局派驻沐川县高笋乡安坪村“第一书记” 师玉容

幸福是什么?对我而言,幸福就是让安坪的乡亲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口袋鼓起来,脸上笑起来,大伙儿都能骄傲地说“我们脱贫喽!”

市司法局资助扶贫资金万元,修建林区资源路,打造李子示范园,建设法治文化广场。一年多来,我们乡村两级投入扶贫项目资金万元,修建道路,完善设施,改善民居,今日安坪焕然一新,幸福之花欣然怒放。

如今,一个占地亩、易地安置户人的田园新村聚居点即将建成。配套有“1+N”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和文化大院。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住房改造户,新建住房户。

我们按照“长短结合、种养叠加”的发展思路,实施“百企帮百村”,采取“党员+基地”“资产+收益”“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多元化培育支柱产业。长期收益方面,打造了亩李子产业园区,待正式丰产后,可增加纯利润万元,人均增收元。短期收益方面,委托合作社集中代养小鸡只,每户每年可分成元,本金实行滚动发展;鼓励农户分散养鸡只、饲养土猪头,林下种植蔬菜亩,并分别与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回收协议,多渠道解决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将以田园新村聚居点为核心,以千年古寺为文化载体,以闻名飘香的羊肉汤锅为特色,以千亩李枣产业园区为赏花摘果基地,精心打造历史、农耕、佛教、廉政和法治“五大文化”,力争3年时间把安坪建成一个“春赏花、夏摘果、秋垂钓、冬泡汤”的特色乡村,让幸福之花开遍安坪每一个角落,让乡亲们轻松吃上“旅游饭”,大步迈上脱贫奔康路。

“不改变后进面貌,不撤退;不完成扶贫任务,不脱钩”,这是我们“第一书记”的庄严承诺和神圣使命,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坚信,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乡亲们的辛勤耕耘,有全社会的大力帮扶,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建成幸福美丽新安坪,让幸福安坪像花儿一样欣然怒放!

我的彝族名 我的彝布梦

市城管局派驻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白岩湾村“第一书记” 梅鹏

我有个彝族名字——阿巫彝布。“彝布”在彝语里有幸福圆满、富裕小康的美好寓意。“彝布书记”“彝布哥哥”,我很喜欢村里人这样叫我。我希望,能把年轻人的朝气和创新精神带给白岩湾村,让他们真正过上彝布一样的生活。

白岩湾村是个纯彝族聚居村,如何让彝族老乡接受我这个“外来人”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我主动了解彝族文化和风俗,试着说简单的彝族话,用彝族名字,穿彝族服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慢慢融入彝家生活,使彝族老乡接受我。

为了让乡亲们“住上好房子”,我与村组干部一道走遍全村,实地查看、宣传政策、解答疑问,为户老乡建起了“彝家新寨”。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发放了只羊,成立了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打造“公司+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为了让乡亲们“养成好习惯”,工作组积极向市城管局领导汇报,修桥、修水沟、修广场,还争取到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带领乡亲们改善环境卫生现状,转变生产生活习惯,打造属于他们的美丽村庄。为了让乡亲们“形成好风气”,我们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电脑,开办网络教学室,对全村人开放,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正在改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我每月在学校开办“第一书记”启智课堂,在课堂上,带领小朋友大声地做自我介绍,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彝族文化故事,让他们用画笔描绘自己的理想。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我相信,我们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更没有折损“第一书记”这个名号!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实现“两个先于”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携手共进 筑路圆梦

市中区派驻青平镇宝兴村“第一书记” 王乐邑

宝兴村地处市中区边远山区,全村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山区以种养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属市列贫困村。一直以来,脱贫奔康是全村老百姓的梦想。我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带着区委、区政府的重托来到了这个边远的小山村,与大家携手走上扶贫之路。

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成为长期制约村民脱贫奔康的瓶颈。在走访中,我同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一道顶着烈日翻山越岭勘察路线,利用水利专业知识,自己绘图、预算,连夜制定各项建设方案。为筹措资金,我积极联系挂联领导,来回奔走于部门之间,获得了挂联领导和帮扶部门大力支持,结合连片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共整合筹措各项资金多万元,用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8公里,实现到组通达率%,硬化率%,砖砌田坎公里、修建灌溉渠道2公里,修建山坪塘、石河堰等水利设施,真正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同市中区的优势政策、贫困户的实际困难相结合,让宝兴村发展得到突破。

面对产业发展难题,我结合宝兴村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点,利用区上扶贫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方式,鼓励群众种植优质水稻、辣椒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鸡、鸭、鱼、羊等生态养殖,增强群众脱贫积极性和自身造血功能。针对群众出行难、用水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把规划、目标转化为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目前已落实 “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人, “医疗救助一批”2 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元。

看着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一股股清澈的河水承载着党的温暖来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听着老百姓家里传出的欢笑声,我们感到欣慰。但我们不会就此满足,因为,老百姓的满意和幸福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朝着小康富裕的方向继续奋斗下去!

倾注真情 点燃梦想

市文广新局派驻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小谷溪村“第一书记” 钟利敏

年8月,随着脱贫攻坚号角吹响,我来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战场——马边彝族自治县小谷溪村。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没有集体经济、交通落后、居住分散、屋舍破败。政策宣传不到位,长期填鸭式帮扶,使群众早已对脱贫漠然,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到扶贫工作的不易。

在驻村的日子里,我每天挨家挨户地走访座谈,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初步确定了以茶林经济、山地养殖为主的产业经济和依托深厚的彝、苗文化做好文旅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路。

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建电子阅览室、开展项目扶贫、争取项目支持……一年来,村里的幼儿园、卫生室、文化院坝等基础设施陆续完工投入使用。4个组的农村电网完成改造,户彝家新寨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列入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去年月,全村亩改良茶叶项目实施并通过验收。为打消群众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我牵线促成小谷溪村与相关企业达成茶叶销售协议,保障小谷溪村产业良性发展。

在一年半的扶贫道路上,我已不记得翻过了多少座山,走过了多少里路,甚至不敢回想扶贫路上遭遇车祸的一瞬间。这一年半,我对家庭有很多遗憾,儿子中考我漏掉了他加分材料的报送,母亲因病手术也没有时间在旁陪伴。面对家人的不解,儿子的埋怨,我心力交瘁。可是,当我看到村民洛克家儿从破败的羊圈搬进新居,听到村幼儿园里传来的阵阵欢笑声,望着村民立古木叶新栽种的近亩茶园,抚摸着党员示范项目新生的4只小羊,我感觉之前付出的所有艰辛都是值得的!

虽然小谷溪村还有户贫困户暂未脱贫,但我坚信,有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和身后千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支持,扶贫攻坚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广阔,希望一定会变成现实!脱贫攻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蜜从苦寒来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派驻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山峰村“第一书记” 周文杰

山峰村是峨边县最南端的纯彝族村,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交界,距离峨边县城公里,平均海拔多米。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差,交通条件落后,这是山峰村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一年多以来,山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建和改造变压器,解决了全村用电难的问题;新建和改造了贫困户厕所,为村民“养成好习惯”创造条件;修建2组人行便道,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根据村情,整合资源,提出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室和村幼儿园等综合楼项目设计方案,并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贫困村要脱贫致富,必须要有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经过与村组干部商量,市养蜂协会专家论证和实地考查,年4月,我们成立了山峰村金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将贫困户中的老弱病残等特困户纳入合作社。一年来,养蜂基地带动贫困户共生产深山花蜜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万余元。这让大家看到了养蜂致富的希望,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养蜂。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带领全村老百姓大力发展圆桶、一年采割一次的特色传统蜂蜜养殖。

脱贫不返贫,关键要看青年一代。为了彻底改变村民就业难的现状以及“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我们组织两批贫困户到成都北方汽修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维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带动全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收的目的。

驻村工作一年多来,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的先锋,代表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顺利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就要视人民群众为亲人,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多倾听他们的需求,多了解他们的困难,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骨肉相连。

我的驻村工作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里,我将再次承诺:如果组织需要我,贫困村的老百姓需要我,我一定会不忘初心,坚持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青春正好 梦想在线 我们在路上

犍为县食药监局派驻金石井镇大沟村“第一书记” 赵瑞

年9月,犍为县启动了“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程,名党员干部组成了个驻村工作组,深入贫困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有幸的是,我成为了其中一名。临行前,我无数次为自己打气,不管到村上面临怎样的困难,都绝不退缩。可是,破烂崎岖的盘山公路、破旧不堪的村办公室、家徒四壁的贫困户,这一切还是让我感到无从下手。

我的父母这样告诉我:“咱们也是农村人,为老百姓做事就要实实在在的。”我的领导这样告诉我:“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带着感情去扶贫,我们就是你坚强的后盾。”

于是,我在日记本的第一页重重地写下个字:建强基层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简短有力的字工作职责,时刻提醒着我“沉下心去,办实事”。

村民致富靠什么,困难是什么,期待是什么,我一一记在本子上,装进心里面。要想百姓与自己亲,首先自己得与百姓亲,只要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群众自然会对你“掏心窝子”。

村委会办公室,用村民的话讲,那就是“天晴能透光、下雨能洗澡”,不但没有文化活动室,村干部都只能搞“流动办公”,不方便群众办事和议事,村民们希望把村办公室好好维修一下。我思虑再三,作出承诺:我来想办法。

既然做出承诺,就得主动作为。我向单位领导汇报了修建的打算,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不仅动员全局干部出资出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扶贫捐助,共同筹集资金多万元,顺利启动了阵地建设项目。如今的大沟村,新建的村委会和村民活动广场已经完工。村里办事议事的地方宽敞了,读书看报的地方亮堂了,就连运动健身的地方都“高大上”了!

我们用“沉淀与执着”,雕塑了“第一书记”的群像,我们用“守望与担当”,展现了“第一书记”的风采!***不是一句口号,“第一书记”不是一顶帽子。青春正好,梦想在线!脱贫攻坚,我们,永远在路上!

驻村帮扶 无怨无悔

市投促外侨局派驻沐川县建和乡庙坪村“第一书记” 唐权

在成为“第一书记”之前,我是一个普通的招商干部,时常穿梭在城市之间。如今,我以庙坪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了田间地头,真心实意和老百姓交上了朋友。

带领庙坪村贫困户脱贫,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是我立下的“军令状”,也是我向老百姓拍了胸脯的保证。感谢庙坪村的乡亲们和村组干部对我的认可,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厚爱,感谢各级帮扶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庙坪村扶贫工作的支持,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在扶贫的道路上再苦再累都觉得无怨无悔。

记得刚进村的时候,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又烂、又窄,非常危险,单位送我去的车,都只能停在村口,上不了山。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不是滋味,但同时也有了目标,要让这个村脱贫,必须先修路,并要引导村民,绝不能只靠山上的林竹增收,要发展多种产业,要发展特色产业。于是,我和乡亲们商量,制定庙坪村三年规划蓝图。为此,市投促外侨局、乐山师范学院还专门帮助我们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

年8月以来,庙坪村共整合资金多万元,村上公里长,5米、6米宽的村组道路四通八达,林下生态养殖、食用笋种植、乡村民俗旅游等短、中、长期产业项目初步建成。如今,村上一个个产业发展大户、致富带头人孕育而生。多户贫困户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多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村活动阵地焕然一新,昔日的“贫困村”正逐步迈向幸福美丽新农村。

在扶贫的日日夜夜里,有很多牵挂,有很多感动,无论牵挂也好,感动也罢,只要想到村民对我的信任,想到各级领导的支持,我就特别满足和自豪。庙坪村脱贫了,在剩下的任职时间里,在庙坪村的奔康之路上,我将继续努力,做一个无怨无悔的“第一书记”。

拥抱故土 燃烧无悔青春

市水务局派驻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乡永兴村“第一书记” 刘伟荞

我名字中的“荞”字,取自马边县的茶叶之乡荞坝,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马边人。六年前,我阔别家乡,乘着北上的列车去北京读大学。两年前,我又回到故乡,奔赴扶贫攻坚的第一线。回到故乡热土,燃烧青春年华,我无怨无悔!

扎根永兴村以后,我开始思考怎样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由市水务局援助万元,以村委会名义入股,成立了畜禽养殖合作社,总投资万元,建立一个存栏能养殖母猪头,年出栏量头以上的标准化种植养殖场。村里有了集体经济,贫困户每年就有了分红。同时,针对永兴村空猪圈多、劳动力缺乏的实际情况,鼓励群众进行“仔猪代养”,由合作社提供疫苗饲料,农户只需用自己家的猪圈代养就可以赚取补贴,有效地解决了缺乏劳动力家庭的收入问题。可以说,养殖基地打开了永兴村的增收致富之路。

因为工业园区征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村民不相信政府,不愿意搞产业。了解到情况后,我们和村“两委”主动出击,争取工业园区土地进行流转。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园区内余亩土地,引进蔬菜种植大户马边“彝绿”蔬菜,引导村民成立了“宏兴”蔬菜合作社。利用合作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和销路支持,依托小农水的灌溉沟渠,打造了一片蔬菜种植区。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圆白菜、茄子、辣椒、无筋豆,形成了一年三季、亩年产值元的蔬菜基地。

市水务局向雪口山乡落实了万元的山洪沟治理项目,万元、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多名群众的饮水问题,落实小农水工程资金万元,解决了亩耕地的灌溉问题,让水利扶贫真正惠及民生!

接下来,我们的蔬菜基地将试建大棚,仔猪代养模式也将逐步普及,合作社的散养野猪、野鸡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更多的群众会加入进来,乡亲们的腰包会真正鼓起来。拥抱故乡的热土,我无悔的燃烧着自己的青春,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脱贫攻坚路上继续前行!

一路前行 一路收获

市委群工局派驻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新村“第一书记” 杨川

年8月5日,我告别未满6岁的女儿,带着单位领导的嘱托来到迎新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

第一次到贫困户曲比秀华家,我看到一家五口人坐在院坝里发愁。得知我是市里来的“第一书记”后,他紧紧拉住我的手说:“杨书记,你要多给我发点钱,不然我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开他家后,我反复回想他说的话,难道用慰问金就可以彻底改变一个家庭的困境吗?我认为***,首先要让贫困村民在思想上脱贫。

村子要脱贫,农民要致富,离不开产业发展。我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后,带领村“两委”制订了种植养殖发展规划,大力推行“帮扶单位+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驻村以来,在我的努力下,全村陆续成立了家合作社,目前已经种植茶叶亩、藤椒亩、魔芋亩,山羊养殖大户一户,扶贫资金分别入股藤椒种植养猪和养鸡合作社,全村户贫困户全覆盖加入合作社分红,不仅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有了持续保障。

精准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掌握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贫困户家庭成员等情况,我们探索提出了“三图三表”工作法,在迎新村实现了扶贫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网格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贫困户想发展、缺资金的难题,迎新村创立了“脱贫励志专项资金”,让贫困户意识到自己才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干得越多,激励越多;干得越好,奖励越高”,逐步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在贫困户中逐步形成一种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目前资金库已筹集资金.8万元,已帮助户贫困户发展了种植养殖业,户均增收元以上。

翻开自己的驻村日志,在扶贫路上奔波的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深深感受到,“第一书记”的路是一条亲民务实的路,是一条党群贴心的路,只有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群众才会为你点赞。

一个媒体人的脱贫攻坚之路

乐山广播电视台派驻井研县天云乡两河村“第一书记” 徐鹏

我虽然知道省定贫困村意味着什么,可实地看到的情况依然出乎我的意料。不少贫困户依然住着建国前修建的土房子,破烂漏雨,墙体裂缝,风雨飘摇,似乎大吼一声,房子都要抖三抖。一开始,我就暗自定下目标,利用两年时间为老乡脱贫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如何在任职的两年内,彻底改变两河村的贫困面貌,这是重中之重!通过走村入户,我全面掌握了村上的情况后,和组长一起制定了两河村脱贫规划,在两河村投入万元,帮助两河村发展。

经过多次现场踩点,我们在两河村开辟了一条宽4.5米、长4.5公里的扶贫道路,在两河村形成了环形通村道路,将上山的路打通,将两河村的所有入户道路、生产道路打通。解决了路的问题,招商引资,水到渠成。我们成功引进两家企业,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模式,分别成立两河果业专合社、天云山林下生态养殖专合社,流转土地亩,发展第三代水果有机种植、水果盆栽和林下养殖跑山鸡,带动贫困户搞“代种”、“代养”,返厂务工,同时全村户贫困户每年还可保底分红元以上。

我们针对贫困户的个体差异,在乐山广播电视台内部启动了“***我争先”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与两河村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对口帮扶。累计向贫困群众捐赠帮扶资金已有万元。利用党员干部的爱心捐款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在两河果业专合社流转土地亩,建设党员脱贫致富水果共建林,预计明年投产见效后,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元以上。

一年半以来,在市、县、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修路、引水、修房子,招商、引资、搞发展,两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两河村整体脱贫工作顺利通过省上考核验收,全村所有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达到元以上。

这两年,对我来说,终身难忘,也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两年。贫困村退出了,但还有7户人未脱贫,今年,我将为他们早日脱贫继续努力。

不忘初心 干在实处

市民政局派驻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第一书记” 徐霞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全村道路真实写照,落后的交通制约着全村的发展。

脱贫怎能无路?一年多的时间里,万元修路资金相继落地,公里村组道路得以硬化,公里联户道路全部打通,彻底解决了乡亲们出行难的问题。道路平坦了,“心路”也打通了,可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奔康的路,仍需继续努力。

在金盆村,许多乡亲守着土地却不知从何下手。年月,工作组牵头办起了基层农校。我们的课堂有时在生姜地里,有时在玉米坡上,有时甚至搬到了猪圈牛棚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乡亲们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一来,争取上级资金筹建的“乐兴畜禽养殖专合社”应运而生,猪、牛、羊都养起来了。合作社里的头牛,贫困户都有股份,每卖出一头,就有元的分红。为贫困户援建的座鸡棚,多只林下土鸡相继出栏。如今,亩生态李树正茁壮成长,与乐山师范学院合作开发的光伏发电项目,使全村产业发展有了新的希望。

随着易地搬迁政策落地,乡亲们新房梦有了着落。现在,新房已全部建成,爱心企业向贫困户捐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各台。利用医院资源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是我的必修课。驻村帮扶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累计开展健康讲座多次,诊治人次多人。

去年9月,金盆村发现储量1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天然气开采随即展开,这上门的产业,我们村“两委”可不能只看热闹。经过摸底调查和推荐,我们为开采基地输送了5名贫困户进行务工,有2户房屋就地出租,7户贫困户直接因此脱贫。

展望,贫困户们就要搬进新居了,种植养殖产业也将迎来循环发展,乡亲们是真真切切的有了盼头,而我与乡亲们也经历了从从陌生到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如今的金盆村,道路四通八达,新房一幢一幢建起,产业一片一片形成,这些扶贫道路上所有的艰辛,也化作我心中弥足珍贵的回忆。未来,我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曾文 整理)

新闻推荐

峨眉山市民鑫通讯器材经营部雷华兵持有的《税务登记证》正本:川税字511181198111300411号遗失。 马边凤凰木材加工厂宋子玉持有的国税《税务登记证》

眉山市民鑫通讯器材经营部雷华兵持有的《税务登记证》正本:川税字号遗失。马边凤凰木材加工厂宋子玉持有的国税《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号遗失。峨眉山市白龙南路号张凤林、林禄东持有的《国有土...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