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峨边绿色崛起 美丽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2016-11-02 00:00 大字

□蒋培路 闫新宇

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辖区面积2382平方公里。这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76.58%,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一;也是资源富集区域,水电装机容量达66.6万余千瓦,国家级森林公园黑竹沟享誉中外。

然而,峨边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位列全省88个扶贫重点县之一。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脱贫攻坚责任重大。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年。

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峨边信心十足,决心已定。

在刚刚闭幕的峨边县第八次党代会上,峨边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县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开展“交通攻坚、脱贫攻坚、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四大会战。

“未来五年,将紧扣‘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这一主题,把峨边建设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位一体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强县。”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书记谭焰强调。

峨边,正朝着“绿色崛起,美丽发展”的方向阔步向前。

破瓶颈——打通交通大通道 破除绿色崛起瓶颈

交通是支撑峨边绿色崛起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

峨边,山高、路陡、沟深。交通瓶颈,严重制约峨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今年 9月底,峨汉高速(峨边段)暨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这条全长123公里的高速公路,起于峨眉山市南侧,顺接乐雅高速公路乐峨连接线,与G93线成渝地区环线相接。总投资约210亿元,平均每公里约1.7亿元,被称为目前全省“最贵”的高速公路。

对于不通高速公路的峨边来说,峨汉高速更显“金贵”。

“峨汉高速的修建将彻底改善峨边的进入性和通达性。项目建成后,不但成为峨边境内的首条高速公路,更将搭建起连接彝区群众脱贫的致富路。”峨边县委副书记、县长栗那针尔激情满怀。

随着乐山“三年交通攻坚大会战”的全面打响,峨边提出把交通攻坚大会战作为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奋力实施“百亿”交通工程,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新、改、扩建公路铁路1000公里,形成外联内畅的交通大格局,加快构建成环、成网、成体系的全域交通体系。

今年以来,峨边全力推进交通攻坚大会战,条条“致富路”从规划图逐渐变成作战图、现场图、实景图。

对外大联通。推进“一高两铁(含成昆老线)”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工程进展顺利,峨汉高速公路如期开工,将形成横贯东西的交通主干线;推进“一国道、一省道、二通道”建设,以国道245、省道309为重点,加快峨马路、峨沐路快速通道建设,形成纵贯南北的交通主动脉。

对内大畅通。科学规划县乡路网,加快推进县乡村道新建改建,出台《通村公路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峨马路、峨沐路等县际通道为重点,打通区域交通壁垒;全面启动建制村通畅工程34.7公里和35个贫困村83公里改善完善工程,……力争三年攻坚,形成“一高两铁(含成昆老线)”为主干、国省干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经脉、通村通组路为毛细血管的交通路网格局。

补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绿色崛起短板

贫困问题是全面小康建设的最大短板。

峨边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落地落细“五个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

路通致富,产业兴则脱贫快。

峨边一家土生土长的农业企业,不仅将“乐山造”罐头类产品销到澳洲,同时还准备到澳交所上市,开启乐山企业海外上市之先河,推动农业企业国际化进程。这家企业的名字叫——四川峨边五旺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当地资源,采用现代化技术,从一家乡镇企业,成为行业龙头。峨边五旺的发展历程,正是峨边传统农业大县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峨边将加快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稳定提升电冶产业,着力打造稀土金属制备基地。

发展产业助脱贫,峨边也走出一条独特路径。

10月15日,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郭凡村的标准化种羊养殖场正在火热施工中,这是该村村委会与乐山金鸿农业科技公司共同出资1500万元修建的种羊养殖基地。该村村支书曾品发告诉记者,郭凡村原本就有养羊的技术和基础,在企业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围起羊圈,主动谋发展。

今年以来,峨边深化“百企帮百村”活动,村企联建带动贫困村发展,44家企业结对帮扶18个贫困村,展开帮扶项目21个。

同时,峨边鼓励贫困村探索多元化的扶贫路径,做“多选题”。

培育特色种养业。全县共发展马铃薯、油用牡丹、茶叶等产业基地7200亩;存栏生猪、牛等大牲畜10.2万头,家禽存栏19.3万只;因户施策打造“小种植、小果木、小畜牧、小水产”为特色的“四小”庭院经济,峨边力争今年年内有条件的贫困户全部覆盖庭院经济。

扶贫先扶“智”。峨边整合县域内外培训机构,对覆盖106个贫困村8445名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开展焊工、电工、厨师、刺绣4类劳务品牌培训,推广实用技术27项,开展科技讲堂29场。今年前9个月,峨边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百企帮百村”招聘会等活动。

要脱贫,精准施策、政策兜底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峨边县委、县政府作出多项决定,精准发力,致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为贫困人口开辟大病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建立200万元的“峨边县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实行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院救治“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通过“八免五补助”,实现贫困人口患慢性病和患重特大疾病在县域内就诊,个人支付费用不超过10%;由县财政出资206.9万元,在本月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开展健康体检,实现预防保健工作全覆盖;夯实基层医疗服务基础,目前,106个贫困村已建卫生室98个、在建7个,年底内全部完成。健全低保自然增长机制,7月1日后,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500元提高到3100元;对全县今年建卡贫困户兜底对象,按照乐山市确定的3390元标准补齐差额,提前实现“两线合一”。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峨边执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建成129所“一村一幼”,实现适龄幼儿学前教育全覆盖;实施贫困大学生“圆梦工程”;比照彝区“9+3”政策实施免费职业教育。

同时,坚持把“住房保障+基础建设”作为最坚实的保障、最利长远的措施。以“住上好房子”为首位目标,充分利用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实施机遇,加快贫困户住房建设。统筹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便民路连户路修建、广播电视移动信号网络建设、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2019年,完成129个村彝家新寨建设和2000人易地搬迁,完成7个村移民避险解困项目,改善1596名移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企业帮扶、政策兜底……一系列措施的精准发力,定能实现峨边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提品牌——打造旅游目的地 提升绿色崛起品牌

生态和旅游是峨边发展最可持续的长效支撑。

峨边提出要突出打造“三位一体”国际旅游目的地,着力提升绿色崛起品牌。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作为全县发展的治本之策,推进黑竹沟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

“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你我不常见,总有相聚时……”当天,峨边会场不时传来一阵阵嘹亮的彝族歌声,身着民族服饰的彝族姑娘和小伙们伴着歌声翩翩起舞,过往的宾客纷纷驻足观看,合影留念。9月,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上,峨边馆吸引了不少中外客人。“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实在是太热情了”“黑竹沟的风景太美了”……有一位成都游客在看了黑竹沟景区宣传片后,当即就决定国庆节期间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前往黑竹沟旅游。

值得欣喜的是,峨边彝族自治县与四川铁投城乡投资建设集团成功签订了150亿元的黑竹沟景区开发投资协议。

近年来,峨边树立全球全域旅游观念,推进黑竹沟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力争构建“峨眉山—乐山大佛—黑竹沟”乐山旅游金三角,形成“藏区有九寨沟、彝区有黑竹沟”的旅游格局,将黑竹沟景区定位于“世界迷都中国自然地磁养生度假胜地”。挖掘自然风光与彝族文化深刻内涵,绘就探秘科考体验、地磁温泉养生、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从起初每年两三千人次的游客量,到现在突破上万人次。”历时4年发展,哈曲乡解放村成功打造成为彝族风情乡村旅游体验村,成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样板村。

该村乡村旅游发展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41户彝家新寨村民全部纳入合作社,进行统一接待、管理、分红。解放村村主任阿祖永波信心坚定,随着峨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彝家乐”将会更加红火。

打造乡村游,提升小凉山彝家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峨边正在建设一个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旅游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峨边,是彝族先民生活的地方。千百年来,彝族先民创造了灿若星河的典籍、礼仪、服饰、风俗、制器等文化,成为今天小凉山彝族文化的源头和宝库。

文旅融合,是峨边旅游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近年来,峨边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编创大型民族音乐剧《甘嫫阿妞》,创编反映小凉山地域特色彝族文化《魅力黑竹沟》走进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与央视合作拍摄电影《彝寨天使》。打造了地方特色的“甘嫫阿妞艺术节”,举办两届“甘嫫阿妞艺术节”,初步形成“甘嫫阿妞”文化品牌。小凉山彝族刺绣技艺、泡水酒工艺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甘嫫阿妞”“黑竹沟”已成为峨边靓丽的两张名片。

优环境——着力城乡齐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新峨边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乡,着力创造绿色崛起的环境。宜居宜业宜游是现代城乡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美丽峨边的重要载体。

站在新起点,峨边提出新目标——要把统筹城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路径,让城镇化率达到50%。

10月10日,峨边彝族自治县的东风新城广场上,回荡着庄严的宣誓声。在峨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整治环境“脏乱差”誓师大会上,来自全县各级各部门、驻村帮扶组、群众代表共同作出坚定承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致力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峨边\’,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峨边把宜居宜业宜游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快建设民族特色山水城市。突出“彝族美神故里、梦幻山水迷都、地磁康养胜地”深刻内涵,精准定位县城形象。

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彝区门户、美神故里、大渡河畔、小凉山区、神往胜地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彰显“山水相映、景城一体、特色鲜明”的城市特色。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万人。

突出“脏、乱、差”全面整治,着力提升县城品位。开展“六大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决让“破破烂烂、乱停乱放、乱搭乱建、横冲直撞”现象退出历史,确保县城清清爽爽、整洁有序,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分类打造有历史遗存、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主导产业的风情小镇,加快建成一批“精而美、专而强”的特色小镇。每年集中打造1个特色镇、1条特色街区,每个乡镇集中打造1个特色村,每个村集中打造1个特色产业品牌。通过示范带动,分步推进,整体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在五渡镇先锋村,彝家新寨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打造错落有致的彝寨风光。贫困户龚明洪上百平方米的新居,白墙红瓦,明亮通透,水电气网直接连到家里。有了这么好的条件,龚明洪的儿子不愿在外奔波,回家一心一意发展起猕猴桃产业……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彝家新寨不仅实现了村民安居梦,更带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抢抓机遇,绿色崛起。在小凉山下、大渡河畔,大美峨边必将熠熠生辉。

(供图:峨边县县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本报记者 张斯炜

学院领导一行实地走访调研贫困户(资料图片)。学院领导一行实地走访慰问困难户(资料图片)。六大举措明确帮扶任务为确保扶贫攻坚任务落到实处,促成贫困户按期脱贫,学院采取六项措施推进扶贫工作,做到了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