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实施***、精准脱贫,决胜全面小康 ——省政协十一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以发言先后为序)
[摘要]——省政协十一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以发言先后为序)
培育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
省政协农业委员会
核心提示:围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和低碳产业体系,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和发展。
在精准脱贫“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处于优先地位,其重点是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调研表明: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产业规划基本形成,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交通设施仍然落后、未雨绸缪不够、产业雷同现象比较突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困难、职业技能缺乏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因此,应当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决定的要求,围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和低碳产业体系,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和发展。
一、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交通闭塞是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因素,***的治本之策是根本性解决好交通基础设施问题。应加大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以超常规的力度解决好通乡、通村公路问题。应加快通组入户路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国家、省级通组入户公路建设项目资金,彻底打通贫困地区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二、突出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群
四川省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及其他贫困地区,资源状况、气候条件、贫困现状各有不同,其产业培育和发展,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统领下,避免千村一面、产业趋同,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群。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避免贫困地区产业雷同,防止若干年后某些产业、产品供过于求、低价恶性竞争,出现物贱伤农、砍树杀羊等现象。
三、预为谋之,统筹谋划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产品出路
任何产业及其产品,只有到达消费者手中,产品的价值才能实现,才能成为贫困地区老百姓持续的经济收入和现实财富。因此,贫困地区在大规模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必须预为谋之,统筹同步规划农产品的市场出路,创新扶贫机制,发挥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订单农业”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开展产业扶贫,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对产业链条进行有效延伸,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打通各个“关节”。
四、打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桎梏,实现产业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44号),并逐步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允许贫困地区制订实施方案自行整合,真正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放权给贫困县。
五、加大职业培训和金融支持力度,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金融支撑
针对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重点培训和培养一批有文化、肯钻研、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应通过当地“能人”的示范带动,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本土人才支撑。应强化金融支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允许和鼓励民间非银行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应逐步在贫困地区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专合组织的培育,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在贫困地区的持续推广。
推进绿色发展 促进全面小康
乐山市政协
核心提示:要使脱贫攻坚的每一粒棋子都要助力绿色发展的大势,以生态、环保、节约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在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中央、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如何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此轮脱贫攻坚投入巨大,必须避免再走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不能不顾条件地招商引资,过度开发土地等自然资源,形成一批新的“问题”存量,贻害子孙。***既讲精准、更讲大局。要使脱贫攻坚的每一粒棋子都要助力绿色发展的大势,以生态、环保、节约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以乐山为例,近年来,在推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把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机联系,将贫困的“三县一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深度开发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金口河大峡谷、沐川竹海等特色旅游资源,为当地群众开辟了致富奔康的新途径。
但是,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小康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交通问题仍然是制约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瓶颈,“出不来、进不去”状况仍然严重。二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带动作用不明显,绿色农产品销售困难。三是易地搬迁政策不够细化,加之搬迁后农民缺乏新的产业支撑而导致人员回流。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分散。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小凉山地区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解决小凉山地区通高速公路和大小凉山地区高速公路互联互通问题,为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增收创造条件。加大村组道路特别是农村公路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建设力度。这是比高速公路更能惠及沿线群众的民心工程。
二、进一步强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适应市场需求的成功之路。要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并充分发挥专合组织作用,在土地流转、信贷支持、品牌推广等政策上予以扶持,着力培育绿色生态的地理标志产品。同时,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实现农产品销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进一步细化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
省上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国家确定的贫困县每年国家专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政策,统筹处理贫困县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省内流转政策,明确盘活宅基地的具体政策,加大对易地搬迁的产业政策和货币化跨地搬迁的政策支持。对农民易地搬迁后的生产、就业问题,应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细化政策。
四、进一步明确涉农财政资金整合范围
对各项扶贫资金使用,不能“撒胡椒面”,应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涉农财政资金整合范围,更加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快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提高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比例。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核心提示:当前,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重、领域广、项目多、投资大,扶贫专项管理和监督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机制,加强专项监督。
当前,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重、领域广、项目多、投资大。2016年,17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中,仅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计划投资就达697.09亿元,扶贫专项管理和监督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作用,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民进四川省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
一、完善***民主监督相关法规
2015年4月1日,四川省颁布了《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率先将***、脱贫攻坚的政治任务落实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层面,取得了扶贫开发有法可依、脱贫攻坚有章可循等方面的重要突破。然而,《条例》只明确了人大立法监管职能,未涵盖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健全四川省***民主监督机制,明确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在***工作中的民主监督职能和要求。
二、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四川省贫困县党委、政府部门***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做好重大扶贫攻坚项目公开工作,保证和落实好政协委员的知情权、建言权、参与权。
二是加强***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对人民政协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积极推动有关方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同步监督、实时检查、及时处理、群众满意等工作原则,确保脱贫攻坚规划先行,扶贫专项审批、立项、公示等工作程序合法,监督工作靠前,检查工作下沉,努力完善***民主监督工作机制。
三、建立民主监督与服务大局相结合的扶贫工作机制
应构建覆盖全省的专项扶贫监测网络体系,定期发布***民主监督工作信息,协商***中的重大问题,回应社会关注的脱贫攻坚热点问题,畅通监督渠道,营造良好的***民主监督环境。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深入乡村脱贫攻坚第一线,广泛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按照“监督寓于服务”的原则,把监督与服务结合进行。不仅要提出扶贫攻坚中“要做什么”,还应提出“怎么做”的实施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民主监督方案。
四、加强产业扶贫专项实施过程的民主监督
应发挥政协经济、教育、科技、农业等专委会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专委会与扶贫专项领域的行业对接优势,指导督促贫困县完善产业扶贫规划,根据省内外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新动向、新情况和新问题,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化布局产业扶贫项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出现新的产业同构和产业同质化竞争,拓宽贫困人口增收门路,培育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
五、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的民主监督
一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督查机制。二是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个别对象的实际情况不匹配问题,试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民共同参加的业主委员会和资金监管委员会,依靠民主监督,安排危房改造或就近新建资金,切实提高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绩效。三是切实加强各类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民进四川省委员会
建立健全脱贫奔康长效机制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核心提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应建立健全一套既兼顾当前,又利于长远的政策机制,以实现短效与长效相协调,脱贫与奔康相统一。
全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许多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但是,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有的地方也显露出一些不切实的“想法与做法”:一是急于求成;二是抓扶贫就是分钱给物;三是以抓示范点代替整体脱贫攻坚;四是重“短平快”轻长远。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脱贫精准性不够,产业发展持续性不强,贫困人口脱贫奔康后劲不足。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应建立健全一套既兼顾当前,又利于长远的政策机制,以实现短效与长效相协调,脱贫与奔康相统一。为此建议:
一、针对脱贫攻坚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政策调适机制
应对精准脱贫“3+10”的组合政策实施一年多的情况进行“回头看”,既要看政策落地情况,又要评估政策运行实际效果。既要坚持精准“普惠”,也要坚持分类指导;既保当前,还要保长远。突出特殊地区、特殊领域、特殊贫困群体和关键环节,整合资源、精准施策。
二、针对新形成的农业多种经营模式,建立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利益联接和分享机制
应探索更加多元的投入和保底分配机制。要壮大村社集体经济,构建资产扶贫机制,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给贫困户,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村或农民合作社的资产划出一部分,采取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贫困户。要加快农业生产资料要素市场化步伐,推进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回归农民资产价值。要建立农民资产投入收益分配增长机制,避免一纸合同、终身不变。
三、针对扶贫产业局限于一产业的实际,建立产业延伸培育机制,构建二三产业服务圈
各地围绕“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行动计划,大力培育粮油、畜牧、茶叶、果蔬、林竹、水产等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大。这些产业和产品只是农业产业链的始端或低端,与二三产业紧密程度低,很容易造成产品不好卖或卖不出好价钱,尤其是种养殖业“同质”竞争严重。要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围绕农业现代化培育和构建二三产业服务圈,形成三次产业一体化发展。要积极引进有技术、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要进一步探索“三农”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合作经营方式,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促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
四、针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
农村人口的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又在于有一批有信心、懂技术、懂市场、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作支撑。因此,必须建立提升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提升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自我造血的功能。
五、针对政府扶贫投入的“无偿性”“公益性”,建立效益评估和考核问责机制
扶贫是党和政府的职责,需要大量的“硬”投入。不管是政策兜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不管是公共社会事业,还是扶持产业发展的投入,都应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避免无效投入、过度投入、应景式投入。
构建四川高原藏区脱贫攻坚机制
甘孜州政协 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
核心提示:构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构建产业扶贫机制;构建生态搬迁机制;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构建扶贫培训机制。
高原藏区是国家确定的“四大扶贫片区”之一,自然生态、民族宗教、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等复杂因素交织,成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瓶颈和突出短板。现结合实际建议:
第一,构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结合资金、任务、权力、责任四到位,将资金分配与减贫人口、绩效考核、重视程度挂钩,突出项目选项、建设、监管、效益、责任主体,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建立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
第二,构建产业扶贫机制。打好生态、绿色和有机牌,创新产业扶贫方式。一是拓宽项目选项渠道。将产业扶贫与区域经济、优势资源、行业部门项目相结合,与减贫目标挂钩,实施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适合企业开发的重点产业项目。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资本与藏区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相结合,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学习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三是推动产业规模发展。结合农村改革,引导群众将草场、土地、牲畜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流转。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用市场理念和项目运作方式,对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在政策上优惠、投入上奖补、服务上优化,实行技术和信息共享,支持村企共建。
第三,构建生态搬迁机制。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对于资源贫乏、扶贫难度大、成本高、不具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宜居住区,应把易地搬迁作为治贫的根本之策。把易地扶贫搬迁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工代赈和湿地修复治理、草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相结合,科学规划城镇和中心村镇,促进产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往哪里搬、如何发展的问题。
第四,构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以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贫困乡村整体推进为载体,将行业部门所能与贫困地区所需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向重点区域延伸、薄弱环节倾斜,推进乡村公路、林草地水利设施、乡村能源建设等工程,有效破解出行难、发展难、商品流通难的问题。把公共服务作为“全域扶贫”的基本要求,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覆盖。
第五,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发挥金融扶贫主渠道作用,健全信贷资金投向藏区激励机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在藏区加快服务网点布局,降低贫困群众信贷门槛,形成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协调配合,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民间资金等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供给保障体系。
第六,构建扶贫培训机制。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富余劳动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分类实施教育培训,确保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加大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帮扶力度
南充市政协
核心提示:实现“一个不能少”的脱贫目标,不能靠贫困村“单线突击”,不能让非贫困村成为不平衡的角落,不能让非贫困村贫困人口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当前,全省有5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村,确保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事关决胜全面小康目标实现。调研中,我们发现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帮扶工作存在一些亟须改进的突出问题。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部分群众心理落差较大。一些县(市、区)党政领导和扶贫主管部门对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工作较为“乐观”,客观上存在区别对待的问题。区别对待政策导致帮扶效果差异大,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此困惑多、怨言多。
二是帮扶力量薄弱,帮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非贫困村帮扶工作与贫困村相比,存在“四个大不一样”:攻坚氛围大不一样;派驻力量大不一样;推动方式大不一样;政策落实大不一样。
三是工作衔接不好,稳定脱贫缺乏有力保障。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一批”规划,但具体操作却通不过民政低保审核条件,不能落地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级以下医院就医,可报销90%以上医疗费用,但部分重病患者到县级以上(三甲)医院就医,报销比例较低。一些地方脱贫摘帽进度提前,但资金却没有提前拨付,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一些地方在没有达到贫困退出标准的情况下,就让贫困人口按期脱贫,存在“被脱贫”现象。一些地方没有研究脱贫后扶政策,脱贫稳定性较差。
实现“一个不能少”的脱贫目标,不能靠贫困村“单线突击”,不能让非贫困村成为不平衡的角落,不能让非贫困村贫困人口成为被忽视的群体。为此建议:
一、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均衡推进
在攥紧拳头、集中发力,解决贫困村突出贫困问题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和重视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确保同等对待、均衡发力。要提升非贫困村帮扶组织化程度,补齐配强工作力量,统筹确定结对帮扶部门,严格落实帮扶责任,构建“帮困不漏户”的全覆盖帮扶机制。
二、破解政策瓶颈,营造公平帮扶环境
针对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不集中、不连片、点多面广的特点,重点研究针对性政策措施。要打通扶贫政策通道,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加快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致富产业发展,解决客观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尤其要一视同仁落实到户政策,确保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对提前脱贫摘帽对象,要充分保障扶贫资金在更大范围统筹安排、及时到位。还可在省、市级层面探索设立非贫困村脱贫发展产业基金,确保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享受均衡的扶贫政策。
三、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全面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时间紧、责任重。一定要改变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的脱贫规划,改变“难如人意”的帮扶措施,改变“罔顾人意”的脱贫路径。专注***定力,坚持问题导向,正视群众呼声,加强观念引导,消除各界疑虑,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少些恶性攀比、多些良性竞争。要加强工作统筹衔接,切实解决非贫困村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加大对非贫困村督查暗访力度,避免帮扶“只吹号不冲锋”,确保决战全胜。
助推赤水河流域精准脱贫
省政协地方政协联络委员会
核心提示:为了助推赤水河流域早日脱贫,建议聚力攻坚,形成扶贫政策与扶贫资源“拳头效应”;因地施策,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无缝衔接”;远近结合,促进短期成效与长远目标“梯度推进”。
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由于生态脆弱、产业贫弱、经济积弱,扶贫成效和脱贫进程都远远滞后,已经成为乌蒙山特困连片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最难行的“一公里”。视察中发现,该流域仍存在贫困程度深,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基础条件差,项目推进举步维艰;自立意识弱,内生动力相对不足;施策不精准,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为了助推赤水河流域早日脱贫,为此建议:
一、聚力攻坚,形成扶贫政策与扶贫资源“拳头效应”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由于赤水河流域很多地区产业项目选择空间受限,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很高,省上应在财政税收、项目实施等方面,对赤水河流域地区给予特殊支持,避免扶贫项目因资金缺乏而无法启动或半途而废。二是加强力量整合。着力改变当前资源分散、管理分治的“多龙治水”现象,在项目选择和实施、资金统筹和使用等方面,赋予扶贫一线更大的自主权,在不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允许贫困地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集中力量办”,真正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三是加强区域协作。从省级层面建立跨区域扶贫开发协作机制,加强云、贵、川三省的横向联合,共同争取国家层面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撑,推进流域周边地区的项目对接和产业衔接。
二、因地施策,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无缝衔接”
一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特困连片地区***大数据平台,对扶贫需求实行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资金安排上,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向特困集中连片地区倾斜。二是打造产业对接区域化平台。认真分析流域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三是推进贫困地区公益性教育。切实加强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高效配置,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致富能力。
三、远近结合,促进短期成效与长远目标“梯度推进”
一是要解决脱贫的“燃眉之急”。应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的不同情况,按照差别化原则及时调整扶持力度和着力方向,提高特困地区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补助标准,并将非贫困村的“插花式”贫困户一并纳入扶持补助范畴,既要防止“开天窗”,又要避免“留死角”。二是要制定防返的“有效之策”。建立政策性“兜底”长效机制,重点针对丧失脱贫能力的家庭和个人,加大低保、医保、临时救助等保障力度;建立政策延续机制,对脱贫销号的贫困村、越线达标的贫困户,继续实行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医疗救助、创业指导等优惠政策,防止出现“今年脱贫明年返贫”的现象。三是要谋划自强的“长远之计”。加强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发展生态效益产业,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创造就地就业机会、加强劳务输出精准对接等方式,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发展旅游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省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
核心提示:坚持保护优先,拓展旅游扶贫空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点线结合,实现旅游要素融合;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发展能力。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促增收”。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旅游扶贫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扶贫手段之一。
四川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发展限制较多;二是地缘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三是产业底子薄弱,市场规模较小;四是人才队伍匮乏,服务能力较差。但也应看到,四川省大部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文化内涵深厚、民风民情纯朴”,这为脱贫攻坚发挥旅游业作用提供了条件。尤其是道路交通的进一步改善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旅游空间,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脱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坚持保护优先,拓展旅游扶贫空间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实现有效保护的同时兼顾发展。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土空间、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产业带动、增收富民、维护稳定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拓宽旅游扶贫空间。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四川省应有针对性地加快贫困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对交通沿线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对贫困地区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和行业指导,尤其是在资源利用、规建指标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
三、坚持点线结合,实现旅游要素融合
四川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应以乡村旅游或乡村生态旅游为主要业态。具备独立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应尽快开展旅游规划,实施配套建设,并与周边旅游地“联网”。不具备独立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可考虑将其作为周边旅游地功能模块加以扩充,如景区空间扩展、游客分流、物资供应、劳动力输出等,使这些区域有机链接,点线结合,共同发展。
四、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发展能力
鼓励当地农民和农民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具备条件的要鼓励他们成为旅游开发主体。政府应对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地区带头人和组织机构进行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旅游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发布、旅游资源评价和产品开发、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五、搭建合作平台,助推旅游转型升级
政府应引导并推动旅游扶贫合作平台的搭建,通过平台充分吸纳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合作平台可以是本地的合作组织,如农会、集体农庄等,也可以是内外兼顾的开放组织,如行业协会等。
开展区域性差别化精准扶持
雅安市政协
核心提示:四川省16个散杂居少数民族待遇县(区),存在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的状况。建议对这些处于“四大片区”外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参照民族地区扶持政策标准,在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方面制定一些缩小差距的政策措施,开展区域性差别化精准扶持。
四川省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众多,除“四大片区”外,尚有分布在乐山、宜宾、泸州、广元、巴中和雅安等市(州)的16个散杂居少数民族待遇县(区),同样存在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的状况。其中,雅安极具代表性,全市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石棉县、汉源县、宝兴县、荥经县)4个,民族乡18个,以彝、藏为主的39个少数民族人口8.6万人。全市261个贫困村中,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村217个,占贫困村总数的83.1%,绝大部分村都在边远山区。
建议对处于“四大片区”外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参照民族地区扶持政策标准,在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方面制定缩小差距的政策措施,开展区域性差别化精准扶持。
一、强化政策支撑,筑牢脱贫基石
一是建议将四川省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乡镇纳入同等享受“四大片区”扶持政策,加大省属部门、企业对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的定点帮扶力度。二是取消或减免市、县两级配套资金。按现行项目管理规定,中央和省级都要求市县配套相应的资金,建议对散杂居少数民族地方取消市县配套资金这一要求,或者有区别地取消、减免,改由省级足额配套支持。三是增强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灵活性。
二、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建议省上研究制定针对散杂居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农水(节水灌溉、提灌等)、农电、农机项目和通组到户道路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修复和改造等),支持其补齐水、电、路、网等发展“短板”,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提升公共服务,彻底斩断穷根
一是制定并落实医保帮扶政策。针对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这一问题,建议省上进一步完善落实医保“兜底”政策,实现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总支出控制在10%以内。二是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和观念引导。在认真执行当前“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建议在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等,落实好义务教育各项减免政策,坚决杜绝教育乱收费。
四、大力支持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绿色发展
结合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精神,建议省上率先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少数民族区域(如雅安市的大渡河流域和青衣江流域)实施新的、较高标准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力度支持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培育以绿色产业为核心的、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生态康养、特色农业、民族风情旅游等产业,助推脱贫奔康。
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救助办法
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
核心提示: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约171.3万人,占45.1%。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是改变这一困境的重要途径。
因病致贫、返贫是贫困发生和延续的主要根源之一。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约171.3万人,占45.1%。近年来,四川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不少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称贫困户)的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一定成效。近期,省卫计委、人社厅等5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年以前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保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政策措施要实现预期效果,有一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比如:患者总体医疗费用按规定报销后,个人自付比例仍然偏高(据一些市、县的典型调查,个人自付比例平均在30%~40%之间);医疗救助资金体量偏小,支付范围、条件、限额规定十分严格,困难群众获取医疗救助“门槛”较高、程序繁琐;信息分享不畅,贫困户信息在扶贫、卫计、人社、民政等部门间不能及时共享、有效互通;一些贫困户因缴不起住院门槛费或家中无人护理而放弃入院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贫困加深;个别贫困户利用优惠政策过度医疗等现象时有发生等。为此建议:
一、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一是做大医疗救助资金池,建立长效、稳定的救助资金增长机制和使用考评机制。积极向中央争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尽可能减少县级配套;提升救助资金统筹层次,缓解基层压力;设立医疗扶贫专项救助资金,除政府出资外,大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接受福彩基金、社会募集和慈善捐助,明确只能用于对贫困户的医疗救助兜底(比如,用这笔钱为建卡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商业保险)。
二是放宽限制提高救助水平。逐步将建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范围;适当放宽对自费项目部分的救助限制,对通过基本医保报销、大病报销和商业保险报销后自费负担仍较重的贫困户,按照“级差”的方式给予程度不等的救助;尤其是要针对一些治疗费用巨大或需长期医治的重特大疾病、特殊慢性病等,探索制定专门的医疗救助办法,实行特定药品免费申领制度,以减轻患者支出负担,缓解致贫返贫风险。
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供给。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有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罹患重特大疾病和特殊疾病的贫困户签约服务制度,指导其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广泛宣传和大力推动预防为主,注重公共卫生,切实解决好慢性病等疾病的源头防控。
二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控。严肃处理医疗机构利用贫困户的优惠政策,故意放松贫困户住院标准,为贫困户开“大处方”、“大检查”,恶意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
三是做好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户,使其明白自身权利义务,既放心大胆入院,也合理有序就医。
推进教育扶贫 提升发展能力
省政协教育委员会
核心提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康的根本出路。
四川省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是关键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调研发现,贫困人口中因无文化、无技术、缺乏自身发展能力致贫的还有较大比例,教育在***工作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康的根本出路。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扶贫的认识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既要以推进项目产业来发展生产,让贫困百姓尽快致富;也要以扶持教育发展来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使贫困人口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持力度
一是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给予特殊教育资助的保障政策。二是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大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师资是关键。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培训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认真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将民族地区“9+3”职业教育政策延伸到88个贫困县。二是大力开展非学历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资源,把培训的重点转向贫困地区回乡青年,针对农村和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和点菜式培训。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干部的培训。三是加强政府统筹。整合各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力量和资金,建立集中组织、分头实施的非学历技能培训工作保障机制。规范培训机构准入程序,严格审核培训机构(组织)资质能力,强化技能培训过程监管,提高培训质效。
四、强化教育扶贫的制度保障
把教育扶贫纳入“十三五”规划,整体谋划、系统设计。既要就如何扶持贫困地区教育薄弱环节、提高教育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政策和举措,更要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来扶贫、来防止返贫,把提升贫困人群的自身发展能力放在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保障制度。
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督导督查。重点督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寄宿制学校建设、贫困生资助、乡村干部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情况,以及省属高校对88个贫困县的教育帮扶工作情况。
提升***投入效益
民盟四川省委员会
核心提示:尽快填补政策空档,确保各类贫困家庭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强化统筹协调和政策配套,提升各项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力;对个别政策及时纠偏优化,确保政策真正落地;完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相应的公开公示制度,依靠社会监督促使识别精准。
扶贫工作进入“***”阶段以来,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四川省实际,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地群众也普遍感受到了***的政策温暖。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不断细化,一些政策措施在基层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露。
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提升***实效,为此建议:
一、尽快填补政策空档,确保各类贫困家庭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的政策空档,及时制定“政策补丁”。一是尽快制定针对贫困家庭的医疗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凭卡接受免费治疗,减小因病致贫家庭的经济压力。二是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阶段费用减免补助政策,畅通贫困户子女求学道路,鼓励贫困户子女通过求学改变命运。
二、强化统筹协调和政策配套,提升各项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力
一是加大***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整合相关政策、资源、项目资金,从体制机制上改变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现状,推动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在产业项目资金的投放上,还要加强区域性项目的统筹协调,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要注意错位发展,避免“大干快上”的“一窝蜂”式发展带来产能过剩风险。
二是强化科技扶贫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扶贫政策实效。在“第一书记”的安排上,尽量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安排熟悉三农,具有科技专业知识的人员。由省上统筹组织各级农、林、渔、牧、商等专业人员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家中实施科技扶贫,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地理条件及贫困户自身情况等因素为贫困户精准设计家庭脱贫计划,帮助贫困户和贫困地区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协调相关专家实时给予技术指导。
三、对个别政策及时纠偏优化,确保政策真正落地
对“易地扶贫搬迁”之类缺乏衔接、基层执行阻力较大的政策,在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调整优化,或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补充措施。
四、完善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相应的公开公示制度,依靠社会监督促使识别精准
一是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信息纳入县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政务公开内容,在互联网上公开接受社会和当地群众监督,也方便社会爱心人士获取基本信息。二是及时调整群众反映强烈、调查属实的不应建卡对象,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对象,和脱贫后又返贫对象定期调整。三是建立扶贫政策公开解读机制,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扶贫政策,公布扶贫政策答疑渠道,以利“***”政策措施在“最后一公里”得以准确传递,完全落地。
新闻推荐
矩形天井■本报记者许金波文/图近日,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一栋木质结构、内有环形走廊的二层四合院古建筑——毛坪周氏宅,吸引记者目光。据了解,该古建筑全为木质结构,由木柱、木梁和木檩条共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