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书:“勤劳+帮扶”勇闯脱贫路
■ 贾首健
打扫圈舍、拌食喂猪、上山锄地……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月包村三组村民王科书就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一头扎进狭窄的圈舍里,顾不上臭味刺鼻,翻上翻下打扫猪圈、给猪喂食,“天气这么热,如果不及时搞好卫生的话,猪儿容易生病”。王科书说。
互帮互助
携手共进奋力脱贫
王科书的丈夫赵启云早在30多年前就因患病而失去了劳动力,儿子在20多岁时也得了病,儿媳远走他乡,留下年幼的孙女与她相依为命。
2008年,王科书开始摸索饲养肥猪。由于受养殖技术、交通、市场等因素制约,几年时间下来,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还欠下了一大笔债。“我没有放弃,也不敢放弃,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好的。”面对失败,王科书没有灰心。终于,在邻里的帮助下,她逐步摸索出了养猪的诀窍。
“她虽然日子过得紧,但有骨气、舍得干,也爱帮助人。”说起王科书,村民赵启宽深表同情,大家经常主动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我们村的民风淳朴,大家都爱相互帮忙。”月包村党支部书记廖国仲介绍,在王科书修建养殖场的时候,村里的党员干部义务投工投劳帮助她,村上还给予了一些养猪技术的支持,再加上她自己又非常努力,现在她已经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了。
“通过驻村走访,我们了解到王科书的情况,给予她一定的资金帮助,同时还组织村组党员干部义务对她家的养猪场进行翻新,搭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彩钢棚。并将王科书的儿子和孙女纳入了精准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月包村“第一书记”周鑫介绍,驻村工作组将积极筹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修建规范的育肥猪养殖场进行规模化养殖。同时,还将充分利用荒山、坡地等闲置地,规划发展魔芋、核桃、生姜等传统产业,采取“公司+贫困户+基地”模式,将贫困户的帮扶资金、帮扶物资和劳务折股投入经营,年终持股分红,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他希望,更多的贫困户能学习王科书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展望未来
始终不忘邻里情
“这两年的猪价不错,20多天的仔猪都能卖700元。前天我又卖了60多头肥猪。”一说起今年的收益,王科书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截至目前,王科书今年已经卖了100多头仔猪和肥猪,能把为丈夫、儿子治病所花的钱和赊欠的饲料款共20多万元还上一大部分,估计明年能还清所有欠款。
“明年我准备扩建猪舍,修一栋三层高的立体式规范化养殖场,还要建一个沼气池,解决排污问题。争取养100头母猪,育肥猪存栏达到300头。”展望未来,王科书说,这些年多亏有邻里乡亲的支持,帮助她渡过难关。等以后发展起来了,她会尽力帮助村民,凡是村民有需要的,她会以低于市场1元左右的价格将仔猪卖给大家喂养,并无偿地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郑英)“感谢市农科院的叔叔阿姨们,我会好好学习,用最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回报社会……”近日,市农科院党总支收到了两封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黄泥村在读贫困大学生的感谢信。2016年7月,市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