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苏建荣
他是同事口中的实干家,总是说得很少,做得最多。
他是领导心中的“救火队长”,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
同事们眼里,平日里少言寡语的苏建荣,工作起来有股牛劲。
2012年3月,为查看峨马路线形比较,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苏建荣率队从峨边彝族自治县出发,在荆棘密布的原始森林里穿行。“遇到近90度的峭壁,我们只能紧抓蔓藤爬上去,双手被勒得剧痛。”当时与苏建荣同行的同事欧阳俊回忆说,一路上,沿线群众的困苦生活深深触动着苏建荣。“话不多的苏主任有些激动,他说,这条路不修通的话,这里的老乡会一直贫困下去。”为帮群众踏开一条希望之路,体能透支、脸色惨白的苏建荣始终咬牙坚持前行,直到累得瘫倒在地。
“工作中的他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同事张学俊说,35年的工作生涯中,苏建荣的岗位变动相当频繁,他总是能很快适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像老黄牛一样为公路建设默默奉献。
峨(边)美(姑)公路曾经是成都经乐山通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唯一通道,穿越在崇山峻岭间,地质灾害频发。与凉山美姑县交界的峨边彝族自治县椅子垭口段,海拔3000米,每年近一半时间积雪结冰,交通中断。为保证基本的通行,1984年至1985年,苏建荣受命负责椅子垭口道班的设计修建工作,养护峨美路。他长年待在山上,吃的是干粮腌菜,住的是临时工棚,保质保量组织建成了乐山最偏远道班,为保障峨美公路通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3年,峨边组织修建境内第一条水泥路省道103线(现省道306线)峨边段时,有段100余米长的腐质土软基,如果不能彻底处置,将成为全线通行的瓶颈。道路建设至关重要,可国内没有经验能借鉴,怎么办?担任指挥部技术组组长的苏建荣没有畏难退缩,没有敷衍了事,他带领技术组成员认真现场踏勘、查阅资料,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制定出了符合峨边实际的换填处置方案,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2003年,三峡电站发电机转轮需经乐山大件码头,从岷江运送至三峡电站。为确保400多吨的“巨无霸”顺利从陆路运至乐山,急需对沿线桥梁进行加固改造。责任重大、时间紧迫。苏建荣立下军令状,主动提出争取20天内完成黑桥加固任务。他通宵达旦坚守在工地,优化方案、检查质量,以近乎搏命的工作方式,最终只用了15天圆满完成任务。
……
这样的故事,在苏建荣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同事们总能信手拈来,讲起来总是滔滔不绝。35年的交通人生,苏建荣的足迹踏遍了全市211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村。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乐山日报记者 罗学锋 方方 记者 李昕锋
新闻推荐
李阿洪(右)向养蜂户介绍经验峨边彝族自治县万坪乡与马边、美姑交界,辖区内山高沟深,是该县较为偏远的乡镇之一。2015年8月,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干部李阿洪被选派到该乡约嘎村担任“第一书记...
峨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边彝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