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个冬天不寒冷”

乐山日报 2016-01-22 08:36 大字

■ 本报记者 许金波

对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共和乡江峨村四组村民赵清正来说,接连的几天降温并没有影响他的好心情:四间外贴瓷砖、上覆红瓦的崭新房屋,让他虽住在半山腰,却丝毫不再感到寒冷。要知道,去年春节他还在破旧、漏风的旧屋中度过。

这,不仅得益于去年峨边在该村实施的彝家新寨建设项目,更得益于乡、村两级干部的扎实工作和真心帮扶:让身有残疾的赵清正不用自己操心,只需投入3万元便拥有了现在的新居,外加四件套和一台电视机,心中的喜悦自不待言。

江峨村平均海拔500多米,全村耕地以山地为主,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全村人口1329人、库区移民758人,属于典型的移民村。劳动力缺乏、生产生活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村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2014年,该村被纳入省定贫困村。目前,经过入户调查、摸排,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48人。

43户贫困户中,赵清正是属于特别贫困的类型。贫困的原因,有因病返贫:爱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他本人小腿骨折过、落下残疾,行动不便;有缺乏劳动力:他本人已经63岁,一儿一女均在外务工,一年也就回来一次。这些原因造成赵清正家的几亩薄地无力耕种,整个家庭开支主要靠儿子外出务工所得,生活非常艰难。

2015年5月,经过积极争取和前期准备,按照村民自愿、统规自建原则,江峨村涵盖69户的彝家新寨建设项目正式动工修建。其中,新建39户、改建30户,新建户每户补贴3万元,改建户每户补贴1.5万元。住房建设项目重点扶持建档立卡贫苦户,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项目已经组织实施,可赵清正既没有提交住房建设申请,也没有任何准备施工修建的迹象。要知道,他家的房屋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早已破旧,屋内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了解到这一情况,共和乡副乡长常华会同该村村组干部深入赵清正家,实地了解情况 “赵清正没有提交申请,不是因为准备跟随子女到外地一起住,而是实在拿不出钱来。”常华介绍。

针对此种情况,常华和村组干部当即商议,决定由村上出面,组织人员以包材料、包修建“双包”的形式,包给施工方进行住房建设,资金可以先行垫支一部分,其余部分待补助款下来后再另行支付。

就这样,从去年8月正式动工、到当年10月下旬,短短2个多月时间,在村组干部和乡邻的热情帮扶下,赵清正家的新房在原址上拔地而起。水泥院坝、灰蓝相间的外墙瓷砖、铝合金门窗、红色琉璃瓦、室内地面贴了瓷砖、吊了顶,这与原来的破旧房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你看,住在这么巴适的新房里,这个冬天肯定不寒冷。” 赵清正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走进房屋,除了饭桌、橱柜等“四件套”外,还有液晶电视。 “这些均是彝家新寨建设配套发放的项目,69户住房建设户全覆盖。”常华告诉记者,针对像赵清正这样的特困户,春节前后,乡上还会为他们购买床、床上用品、衣柜等家具,确保扶贫举措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温暖。

新闻推荐

文化盛宴送基层直通百姓享欢乐

■本报记者张清2016年元旦节至春节期间,正值乐山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集结号吹响之际,由市文广新局主办的“欢乐迎新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依托“文瀚嘉州·百...

峨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峨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