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彝乡“绣”出致富路

四川日报 2015-12-14 08:57 大字

近一段时间,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马杵千村村民拉格左子心情格外舒畅,她利用参加该县妇联举办的彝族刺绣培训班学得的技艺,加工绣品,获得了1200多元收入。刺绣能增收,拉格左子的女儿和儿媳也加入了刺绣的行列。在黑竹沟镇,已有60多位彝族妇女参加刺绣培训班学到技艺,多了一条增收路。“我们成立了刺绣合作社,为一家大公司加工绣片,现在有50多人加入。靠刺绣,全村户均增收1万余元。”村党支部书记鲁克毛哈史介绍。

在实施***工作中,峨边县充分利用彝区妇女从小就喜欢刺绣的特长,在彝族集居的乡镇开设刺绣培训班,提高刺绣技能,发展刺绣产业。有6000余名彝族妇女参与手工刺绣行业,部分彝族妇女在县城和各乡镇开设手工刺绣专卖店近30家,年收入达到3万至10万元。“绣一个挎包挣60元、一个钱包挣30元。”彝族姑娘罗阿枝开办了刺绣专卖店,每月能赚5000多元。不久前,罗阿枝利用两年时间赚到的钱新建了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峨边县不仅出台了专门扶持彝绣产业发展的政策,从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帮助,还引进大企业对彝绣产品进行包装,以彝绣图案为基础,添加时尚元素,开发出挎包、箱包、饰品等30多种新品种,让彝绣走出大山,走进都市。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张加村村支书邛莫那根:“放电影让我很有成就感”

8月3日下午,邛莫那根和妻子忙着打包各种放映器材,晚上,他要到30多公里外的毛坪镇为当地百姓放电影。“在彝乡山区,放一场电影往往要耗大半天时间。”迄今为止,邛莫那根已为峨边彝族自治县36个村放映了...

峨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峨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