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肩撑起家的希望

乐山日报 2015-11-07 19:06 大字

刘泽秀在喂鸡■ 本报记者 曾文 文/图

今年43岁的刘泽秀家住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桥楼村,丈夫身患重病,前后花了20多万元治疗费,却最终离世,留下了身患残疾的父亲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抹干眼泪后,她挽起衣袖,喂猪、养鸡、开荒、种地,不仅撑起家的希望,还承担村里的大小事务。她是父亲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村里的好干部。

为丈夫治病 花光家中积蓄

狭窄的房间、剥落的墙壁、几件破旧的家具。10月27日,记者走进刘泽秀家中时,她正一手握着大勺,一手稳住盆子,不停地搅拌猪食。她做事很麻利,不一会儿,家里的两头猪和几十只山鸡就喂完了。空闲下来,刘泽秀便坐在家门口,拿起丈夫的遗像认真擦拭。提起这段往事,泪水渐渐湿润了她的眼睛,“医了这么久,还是没留住他。”

2011年,刘泽秀的丈夫被查出病毒性乙肝早期肝硬化。丈夫丧失劳动力,家里就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长期化疗后,病情并没有好转。刘泽秀在县城、乡镇医院来回跑,尽自己最大努力稳定丈夫病情。

“一天24小时,吃饭、睡觉、走路,稍微有点小动作,都要给他做记录。”刘泽秀对丈夫的照料总是无微不至。然而,之后的手术并不顺利。丈夫的病情正在恶化,而儿子正放假回家,为了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她总是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在夜声人静的时候,悄悄抹眼泪。“我当时很害怕,真的怕他醒不过来。”手术后,她24小时守在昏迷的丈夫身边,不停地呼唤丈夫的名字。冬天天气干燥,他就用棉签沾温水给丈夫润嘴唇,用奶瓶喂营养品。

“治疗乙肝花很多钱,几年的医药费花了20多万元。”刘泽秀一脸无奈,“只要能治好他,家里的钱花光了我也不在乎,但最终还是没留住他。”刘泽秀一直觉得,只要自己好好照顾,病魔就不会轻易夺走丈夫的生命。照顾丈夫的几年间,她的体重轻了20斤。丈夫的离开,让刘泽秀悲痛欲绝。

擦干眼泪 生活还要继续

“心痛,可是我不能绝望,我还有父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儿子,我们这辈人就是书读得少,不能再让他们吃这苦了。”挣钱供儿子读书成了刘泽秀最大的精神支柱。她每天4点多就起床,打着手电筒干活,夜深了,她还在地里挖红薯、种生姜。今年,她收获了1500多公斤玉米,200多公斤菜籽,还养了上百只跑山鸡。

作为村主任,刘泽秀尽管家庭担子重,村上的工作却没有丝毫松懈。2014年7月,一场特大风灾吹倒了村里350多亩玉米。还处在失去爱人痛苦里的她,立即走村入户了解灾情,整日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抗灾自救。身体本就虚弱,加上日夜操劳,睡眠严重不足,在查看9组灾情时,她在路上晕倒了。同行的村干部都劝她回去休息,她说村民还在地里等着我们呢,无论怎样都要去看望大家。

“家里再有好大的问题,她都不放弃工作,有时村里发生家庭纠纷,她半夜也要去协调。农活干不完,她就晚上打着电筒在地里忙活,不仅没耽误村上工作,反而尽心尽力为村民着想。”桥楼村支部书记张云华看在眼里。

刘泽秀对家庭的全力付出,令父亲冯新云很心痛:“她妈妈当年也有重病,我又上肢残疾,当时想着,把女儿留在家里,招个女婿上门,也可以相互照应,谁料到家里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冯新云已经67岁了,身体大不如前,常常患病。前不久刚做了一场手术,花掉1万多元。女儿刘泽秀深知父亲把自己养大不容易,便瞒着父亲出了一大笔医药费。她说:“照顾父母是做儿女的责任,我这样做也是想给我两个儿子做个榜样,希望他们将来也谨记礼、孝、仁、义,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新闻推荐

市财政局送年货到彝乡

本报讯(记者雷黎丽)日前,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山峰村,开展彝族年慰问活动,为该村15户贫困群众送去3000元慰问金,价值2000元的大米、油以及过冬衣物等年货,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并鼓励...

峨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峨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