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桩平台之乡”的百年传奇

乐山日报 2015-04-12 19:22 大字

作为双福高桩平台的传承人,姜德金(左)常常和当地的民间艺人们探讨高桩平台的复兴之路。本报记者 宋亚娟 摄最早的高桩平台,需要人力抬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桩平台,人物造型和技巧相对简单。一把“剪刀”上站立的两个人,体现了高桩平台的力学美。《白蛇传》中“吊打王道灵”,被生动地搬到了双福高桩平台上。■本报记者 宋亚娟

看似普通的彩车上,暗藏各种不为人知的机关,所有的道具和人物或者悬空而立,或者翻转,或者作打斗状,给人奇幻的魔术效果。在峨眉山市双福镇,这种介乎魔术与杂技之间的民间技艺被称作“高桩平台”。

发端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庙会,清光绪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元宵节的民俗传统活动……点击省级非遗——双福高桩平台的生存轨迹,这门从民间生发出的独门绝技,在双福这个小镇上经历了由盛而衰,再到发展创新的民俗之变。

声名在外

3月14日,双福镇赶集日。距离上次记者采访双福高桩平台,并在本报推出《峨眉双福高桩平台:走过风雨三百年》一文,刚好过去10年时间。10年前,双福高桩平台的传承人姜开乾、黄正武、张显奎都还健在,如今三位“高桩老人”都已陆续离世,高桩平台技艺再次站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

高桩平台与彩绘相关,所以又称高桩彩绘。据峨眉相关史料记载,峨眉高桩彩绘其独有的绑扎技艺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盛行于各种庙会,如《蔡伦会》、《关爷会》、《梨园会》、《长年会》、《城隍会》等。该技艺广泛流传于峨眉山市境内,其中尤以“双福高桩平台”最负盛名,手工制作技艺最为精湛。1995年,在高桩平台盛行几百年之后,双福镇终于站到了历史舞台前面,被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高桩平台之乡”。

在双福镇一个小百货摊点,记者找到了姜开乾的儿子,双福高桩平台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姜德金。50出头的姜德金看上去十分年轻,接过父亲和高桩平台的衣钵之后,他除了忙自家的生意,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高桩平台的复兴和拯救上。

“高桩平台不是双福独有,但是独特的绑扎技艺双福人却发展到一个巅峰时期。”姜德金说,夹江、洪雅以前都流行过高桩平台,艺术形式相同,但技艺却有很大差别。清朝光绪年间,双福高桩彩绘绑扎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川戏的表演技法应用到高桩平台上。

在外人看来,高桩平台有点像现今很多庆典活动上流行的彩车表演。但是,如果仅仅这样定义双福高桩平台就大错特错。作为一门有着严格师承,技术含量高的绑扎技艺,双福高桩彩绘绑扎技艺呈现出“险、奇、美、惑”的造型特点。将人物高悬、腾空,或站在指尖上,或吊于刀尖上以示其险;将人物立于转动轮上,或立于飞带之中,或扮演动物以示其奇;将服装道具制作精良以示其美;整台高桩造型藏其机关、隐其锐角以示其惑。

一台好的高桩彩绘作品,既传达了审美上的趣味,也在杂技般的氛围里令观众啧啧称奇。站在平台上的演员和道具,倒立、歪斜成45°乃至钝角,支撑物仿佛遁于无形,你丝毫看不出来藏匿于其中的机关。

近年来,双福高桩平台作为峨眉山市闹元宵活动的明星,常常以压轴戏亮相。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不断迎合时代发展的民间艺术产物,也以不同的面目赢得了外界的好评。除了参加峨眉当地的民俗游、元宵系列文化活动,双福高桩平台的足迹还到过峨边、夹江以及乐山众多市区。1984年,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13台双福高桩平台开往峨边,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1984年,天津市文化局专门派人来双福镇学习高桩平台。

破茧成蝶

和众多民间民俗文化项目一样,双福高桩平台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浓缩了的地方文化史。

从小在双福镇长大的姜德金,耳濡目染了父亲姜开乾对高桩平台倾其一生的感情投入。上个世纪80年代,是文艺复苏以来高桩平台最火热的时期。“每年正月十三、十四,高桩平台就上街了,那时候的作品有《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姜德金回忆,那时候的台会巡演,常常要演两天,正月十三的晚上、十四的中午。巡演的晚上,基本是地会(民间祭神的一种)表演者在前,平台表演在后,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由一个人甩动熊熊燃烧的火球。“那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也预示着新年到来的美好。”

姜德金笑言,当时的高桩平台,不像现在那么先进用汽车运载,而是使用人力抬,虽然原始,但别有趣味。而站在平台上的人物造型和道具,也无法像今天那样活灵活现,有着逼真的动态效果。为了人物和道具稳定系数高,当时采用的是假手假脚,人物虽然立起来了,但是却不能随意活动,观赏性不能和今天的高桩平台相提并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高桩彩绘绑扎技艺制作实现了形体表演从静止到动感,从无声到有声,从无照明到灯光布景的这一质的大转变。

绑扎是高桩平台的核心技艺,也是这朵民间文艺奇葩的灵魂。在每一台高桩平台下面,都深藏机关无数。而这些机关,将指挥着台面上人物以及道具的表演。无论是悬空还是转动,藏在内部的“大脑”让平台上的场景鲜活起来,成就了一个个神话或者故事。

在上世纪90年代双福高桩平台巡演的一张老照片里,记者看到了《吊打王道灵》——《白蛇传》中这则最经典的故事,被巧妙地搬到了高桩平台的舞台上。在一辆解放牌汽车车厢上,一把斜立的凳子上方,站着“小青”。只见她左手提着“王道灵”,右手牵着白娘子,一副惩凶除恶、大快人心的画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小青”单脚与凳子有接触之外,“白娘子”与王道灵均为悬空造型。尤其是王道灵,在“小青”的手里,还不断地转动。

姜德金的父亲姜开乾,精通电焊和锻打技术,在双福高桩平台的黄金时代,他和黄正武、张显奎等人在继承传统高桩平台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这门技艺。藏在平台下的那个暗房,用钢筋绑扎、锻打的支撑点与台面上的人物、道具紧密相连,使得腾空、转动这些绝技得以立体呈现。而这,也是双福高桩平台的秘密所在。

焕发生机

2011年元宵节,在双福高桩平台老一代传承人或者因病或者离世的困境下,姜德金第一次全盘操刀,从设计到制作,亲力亲为,为当年峨眉山市元宵民俗活动捧出了《老龙下山》、《茶》、《卫星上天》等精彩的高桩平台表演,完成了参与者到传承人角色的转变。

“高桩平台制作是一门技术活,耗时耗力也耗钱。”姜德金介绍,一台高桩台会根据造型复杂的程度、角色的多少,价格各有不同,有的一台台会达到6万元。而一般参加巡游表演,以4台以上台会为佳,才能通过距离感营造台会表演的丰富性和整体性。

姜德金告诉记者,台会制作都会提前50天左右进行。跟随父亲学了电焊技艺的他如今已深得要领,在继承父辈技艺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和提升。但是这种创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核心技术不变,变化的只是高桩平台艺术上的演绎。

由于带有浓郁的杂技式的色彩,常有人担忧高桩平台的安全与稳定性。对于这种质疑,姜德金说,高桩平台主要着力于平台下的机关,表演的人物不具表演难度,所以高桩平台的表演十分安全。“从没出过一次差错。”

投资大,而且只能演出一次。对于双福高桩平台而言,这也是摆在它面前的一道发展难题。过去,高桩平台表演通常由制作人先垫资,然后通过表演地民间集资的办法,确保演出顺利进行。现在,随着政府对非遗的抢救和保护,以及对节庆活动的资金扶助,高桩平台每年的出场费算是保住了。但是,由于高桩平台其艺术的特殊性,一场台会表演结束就成了过期品,投资上的高额与获得的回报、可利用率不成正比,也导致这门民间绝技遇到生存的尴尬。

为抢救和挖掘双福高桩平台精湛的绑扎技艺,峨眉山市相关部门近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摸底登记,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峨眉高桩制作艺人的保护力度。此外,该市还利用举办峨眉高桩平台培训班,每年举行峨眉高桩展示会等措施,积极为这一深藏民间的文艺奇葩铺路搭桥。

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双福高桩平台,历久弥新开枝散叶,从传统变身时代的传话筒。除了用神话故事串连起《白蛇传》、《宝莲灯》一系列高桩平台表演之外,还有表现农村新貌的《采茶》,宣传峨眉的“峨眉神功”、“白龙下山”……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让高桩平台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活色生香,生机无限。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省国土资源厅深入峨边调研***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本报讯(贾首健)入户查看、群众座谈、查看资料、听取汇报……5月7日、8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一行深入峨边彝族自治县调研***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万锟参加调研...

峨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边彝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