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峨边:倾“情”服务群众

乐山日报 2015-01-22 08:04 大字

■本报记者 周黎丽

近日,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马鞍村“亲情工作室”里,当地村民李阿古正在该村“‘赶人情\’经费领取花名册”上按上自己手印,并签字确认已拿到其父亲死亡慰问金300元。李阿古感叹到:“父亲前段时间出车祸去世了,村里的干部除了亲自给我们送来慰问金外,还积极帮我们跑保险,我们一家都真的很感动。他们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群众用最朴实的声音表达对峨边彝族自治县推行的“亲情工作法”的认同。 

改变从“心”开始 

按当地彝族农村习俗,婚丧嫁娶自办宴席,热情豪爽中不免造成铺张浪费、食品安全、酒后冲突、交通事故等系列问题,曾一直困扰村组干部。2007年,觉莫乡不断整理过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心”思考,在全县率先探索“亲情工作法”,从“赶人情”开始,亲情渗入农村管理工作。 

“平时,我们通过和村民们拉家常,了解大家各自的困难,倾听大家的诉求和心声,并积极主动作为,帮助大家。”村支书吉克杨长说:“只有多站在村民们的角度想问题,和村民们多接触,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更好的帮助村民们了解相关政策、运用相关政策。也只有这样,村民们对我们的信任才会越来越深,而不像以前,彼此之间存在‘官\’与‘民\’的隔阂。” 

该县觉莫乡党委书记冉拉古机感慨:“现在开展工作和以前相比大不一样,举个形象的例子,今年我们县推行‘新农保\’,仅仅一周,马鞍村90%的村民都申请了参保。”(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该县委、县政府在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办法的进程中迅速将来自基层创新工作方式加以提炼、完善并形成制度加以保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各村组干部充分发挥自身慰问员、安全员、卫生员、观察员、调解员、计生员、宣传员、倡导员、电教员等“九大员”作用,实现问题在一线收集、矛盾在一线化解、困难在一线帮扶、基础在一线夯实的良好局面,真正将服务群众落实到细节与实处。

距离因“情”而变

同时,峨边充分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让大家主动与有困难的群众“结亲”,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政府扶贫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现在有县里的干部跟我们结成‘亲戚\’。有困难我们也愿意和‘亲戚\’说,家里有什么喜事还会请‘亲戚\’到家里坐坐。”与该县妇女干部杜金凤结成“亲戚”的大堡镇双溪村月儿坪彝家新寨村民沙玛公果由衷感叹。

与该县妇联主席陈允秋结成亲戚的哈曲乡解放村村民阿佐阿拉表示:“‘亲戚\’免费教我们刺绣,让我们学技术致富。有困难的时候,找到‘亲戚\’,她也总是尽力帮我们。我的这个‘亲戚\’比亲戚还亲,瓦吉瓦(好的意思)。”

近年来,峨边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办法,寻找到基层组织工作与联系服务群众的“结合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融入、亲情服务,形成一套联系服务群众行之有效的“亲情工作法”。成功实现工作方法从“强迫式”到“亲情式”、工作效果从“强制推行”到“自然而为”、干群关系从“路人”到“亲人”、乡风民俗从“攀比浪费”到“节俭实惠”等四大转变。2014年底实现县乡村党组织开展“亲情工作”全覆盖。

新闻推荐

罗卜村 86个娃娃的温暖眼神

为孩子们分发爱心物品为孩子们分发爱心物品孩子的眼神充满期待孩子的眼神充满期待■本报记者王京川文/图1月29日,天上飘着雨雪,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岩乡罗卜村里走来一群扛着大包小包的人。他...

峨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边彝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