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财富
——夜宿峨边茨竹村访民生
夜宿点简介 7月25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茨竹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彝绣培训班开班,千年来靠妇女口耳相传的彝族刺绣开始以正规课堂的方式出现在该村生活中。觉莫乡茨竹村是一个纯彝族村落,被乐山纳入首批“彝家新寨”工程,于2010年完成新寨建设。
□本报记者 王爽 文/图
开灯,上楼,9月27日晚上7点过,刚从姨妈家吃过晚饭回来,阿赫小芳就“缩”回自己的卧室,拿出针线练起刺绣。第二天又有刺绣课,老师要教新内容。
两个月前,全村40多名妇女成为了刺绣班学员。上课学刺绣,这让彝族妇女们颇感新鲜,毕竟长久以来,彝族女子都是跟着母亲姐妹学刺绣。更重要的是,纳入产业化发展的彝族刺绣,正成为她们居家就业、赚钱增收的“宝贝”,用她们的话说“这在以前无法想象”。
绣娘飞针走线忙
黑色底布,红色和黄色勾边,橙色的线交织盘旋,形成云彩图案……这是阿赫小芳正努力完成的作品。
练习时,阿赫小芳的爸爸在隔壁房间听歌,音量着实大了些,“咚咚咚”的声音一阵阵传来。“他就喜欢这样,打扰我绣花!”阿赫小芳有些恼,转而又笑了,“今年刚买的音响是爸爸的最爱,村里还要通网络,爸爸说到时候给我买台电脑。”
彝家生活条件大变样了,记者走进阿赫小芳家时就留意到,厨房宽敞明亮,农具在楼梯间下整齐摆放,楼上除了客厅还有3间卧室,电视、电冰箱等电器也随着基础设施跟进而成了“标配”。
从她家二楼露台望出去,对面小卖部门口,几个姑娘坐在小凳上,就着路灯和店面的灯光埋头刺绣。
习惯早睡的阿赫小芳,如今绣到晚上11点已是常事。“上刺绣课收获大得很。”阿赫小芳一边将橙色的线从针孔抽出,换上绿色的线,一边告诉记者,现在刺绣配色更美、图案更多、走线更顺溜、针脚更匀称。“你看,这种花是老师教的,旋转着绣出来,比较难,我已经练了好几张布。”阿赫小芳将手中的布递到记者面前说,还有刚才的橙色,以前很少有人会用这样的颜色,都以黑、红、黄三色为主。
与阿赫小芳一样,全村的姐妹都绣上了瘾。“刺绣课结束时,每人要交一件自己设计的作品。”阿赫小芳说,她已在心里构思了许久。
刺绣实现居家就业
次日清晨的薄雾中,记者遇见了鲁克美阿生,她身材高挑、皮肤黝黑,背了一背沉甸甸的豆角。“还有两捆就完了,赶得上刺绣班上课。”早晨6点就到地里扯豆子的她,提到上课便神采奕奕。
上课地点在村活动室,姑娘们如云彩般漂浮聚拢来。老师阿赫秀枝摇晃着的一串刺绣饰品,吸引了绣娘们的目光,“今天我们学习挂件的设计和绣法。”
阿赫秀枝是彝族民间刺绣能手,潜心研究彝绣十多年,搜集、总结出50余种基本花色和绣法。“要讲究韵律和节奏,具体和抽象,以及色彩的搭配和对比。”她不仅指点技法,更引导绣娘提升审美和设计水平。“彝族刺绣是我心中最美的花。”她用了很诗意的表达。
课后,记者随阿赫秀枝到峨边县城。
峨边县农贸市场二楼百货区,彝族服装、头帕挂满衣架,鞋帽、小包摆在柜台。店主马黑芳芳一边绣着绣品,一边招呼客人。“刺绣让我找到了一条致富门路。”马黑芳芳说,2009年她参加彝族刺绣培训后,尝试在传统特色里加入现代元素,并将自己的绣品摆在商店销售。随着销量的增加,马黑芳芳有些力不从心,她买来布料丝线并裁剪好,让绣工好的彝族妇女拿回家按设计图加工,再回收她们的绣品出售。目前,帮马黑芳芳加工绣品的彝族妇女已有几十人,还开了家网店。
傍晚离开时,碰到前来交绣品的沙玛毛生尔,这次她带来5个挎包和7个钱包。“绣一个挎包挣60元、一个钱包挣30元。”沙玛毛生尔说,今年利用照顾孙子的空闲时间已经赚了5000多元。
新寨叩响幸福门
峨边县陆续开办过13期刺绣培训班,去年全县共有6000余名彝族妇女参与手工刺绣,创造了180万元的刺绣收入,人均增收300余元。
加快彝绣产业发展成为彝家新寨建设后续产业扶贫一大亮点。此举“双收”:既能实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又能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峨边彝族自治县发展彝族手工刺绣产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引导成立刺绣民间协会,走“协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到2015年,建成10个基地,吸纳1.5万名彝族妇女参与,争取达到1000万元的产值和360万元的利润。
然而,彝绣虽已提到产业发展规划的高度,但尚未与有关高等院校、企业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或者,彝绣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属于自己的路径特色还不明显。这些已成为摆在小凉山地区面前的急需破解的难题。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对因地震住房倒塌的农民重建住房占用耕地的,在规定标准内的部分免征耕地占用税;由政府组织建设的安居房,对所签订的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房屋...
峨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峨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