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峨边千年“彝族刺绣”走出大山闯市场

四川日报 2013-09-13 15:27 大字

9月初,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茨竹村活动室,50余名彝族妇女将刺绣作品摆出来,一天时间就有10余件绣品被人看中,成交金额2000多元。这是峨边在茨竹村举办的首期品牌服装制作(彝族刺绣)培训班现场的一幕。

峨边彝族自治县小凉山彝族刺绣技艺,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国以前。2008年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峨边彝绣与原始绘画、记事符号、服饰密不可分。近年来,这项传统民族技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培育下,逐渐走出大山,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涂抹亮色。

彝族崇尚黑、红、黄三色,黑色是土地,孕育着希望;红色是火焰,代表着光明;黄色是丰收,蕴藏着喜悦。彝族姑娘从小学习刺绣,一代一代将其传承。峨边小凉山彝族刺绣,色彩以黑、红、黄、白、绿、蓝为主,一般都是以黑色和天蓝色作底,包括服饰、鞋子、包头、围腰、马甲、钱包、枕头、挎包和各种饰品,形成独特的区域民族特色。

彝族妇女从小便掌握了一定刺绣技艺,但仅限于自绣自用,2007年,峨边开始在彝族集居的乡镇举办彝族刺绣培训班,提高刺绣技能,发展刺绣产业。“绣一个挎包挣60元、一个钱包挣30元。”彝族姑娘马黑芳芳开办了刺绣专卖店,在她那里领料加工的彝族妇女有几十人,产品不仅在峨边、乐山销售,还在网上销售,马黑芳芳靠刺绣年收入近10万元。

2012年,峨边手工刺绣产业产值达到500万元,利润达到180万元,6000余名参与刺绣的彝族妇女人均增收300余元,手工刺绣专卖店24家,其年收入达到3至10万元。峨边还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方案,提出2015年要建成手工刺绣基地10个,吸纳1.5万名彝族妇女参与,产值和利润分别达到1000万元和360万元。

王京川 本报记者 刘若辰 王爽 整理

新闻推荐

以他为镜可知得失--基层干部眼中的兰辉

□本报记者蒋君芳王爽陈碧红张明海张通手机里存着2000多个号码,很多是普通群众的;用不同方式先后直接帮助200名学生和困难群众;3年时间乘车跑了20多万公里,平均每天行程220公里……兰辉走了,但这些和...

峨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边彝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