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返乡创业,流转土地500余亩,大力发展红茶梅种植;初具规模后,力争5年之内将种植规模发展到1000亩以上,并利用未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努力打
游客络绎不绝艳丽的红茶梅花■杨宝翁成翁华文/图
印象中的冬季百花凋零、千山飞雪、万物沉寂,但位于沐川县炭库乡新开村的鹿园红茶梅花卉园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500多亩红茶梅花竞相绽放,静静沐浴着冬日暖阳,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观景。一片片茶梅花瓣滑润通透、如玉凝成,令人心旷神怡。
流转土地
返乡种植红茶梅
“作为一种优良的花灌木,红茶梅以其树形优美、花色多样、开花期长等特点,越来越为花农们所关注,在园林绿化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鹿园红茶梅花卉园区负责人唐先平在回乡创业时,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此,凭借这些年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技术,他在村上流转土地,发展起了红茶梅种植。
上世纪90年代,二十出头的唐先平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远离家乡,外出务工。2000年,唐先平在浙江宁波务工时,发现当地的红茶梅产业发展得很好,而且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决定与人合伙种植红茶梅,由此开启他的创业之路。通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唐先平慢慢掌握了红茶梅种植技术,为他回乡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技术保障。
“打了那么多年工,在外的酸甜苦辣尝尽,真的很想回家发展,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2016年,人到中年的唐先平,怀着对家乡愈加浓烈的思念,决定回到新开村创业,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红茶梅。
“以前,林地都是村民们的命根子,为了填饱肚子,都种上了粮食,土地也不敢流转。”唐先平感慨道,现在好了,村民谋生手段多了,思想也能转过弯了,“短短时间,我们就在新开村三组、十组、十一组连片流转土地500余亩,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站在起起伏伏的山岗上,笔者看到,原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现在的红色花海,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穿插其间,矮梅红、高梅红、东红牡丹等10多个品种的红茶梅花渐次绽放,迎来一拨又一拨的赏花市民和游客。“红茶梅是一种优良花卉观赏植物,花期长达3个月,从现在开始会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初。”唐先平告诉笔者,红茶梅不似别的花那样娇贵,愈是寒冷,开得愈是鲜艳。
“没想到这么寒冷的冬天,在这里还能看到如此艳丽的花海,真是不虚此行啊。”专程驱车前来赏花的自贡荣县游客梁勇君、唐辉群夫妇很是欣喜。当前,正是红茶梅的开放期,从周边过来的自驾游客,彻底打破了曾经沉寂的小山村,让这里成了如今的网红打卡地。
着眼未来
打造乡村休闲观光园
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园林苗木,红茶梅在东南沿海地区种植得比较多,乐山大面积种植的地方并不多见,而唐先平一下子就种植500余亩,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通过前期考察调研,我们发现成都、昆明、重庆、贵阳等大城市,今后急需大量红茶梅作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目前市场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完全不愁销路。”当笔者问其未来的销售市场在哪里,唐先平满怀信心地说。“茶梅的生长期一般需要五六年,到那时一株可卖50多元,一亩地1000株,算下来就是5万多元。”对于红茶梅的经济效益,唐先平也很看好。
如今,唐先平组织成立红茶梅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周边村民共同种植红茶梅致富。“农闲时来园区务工,既能照顾家庭又有120元/天的工资收入,像我一样在园区务工的村民,最多的时候每天有40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很开心。”新开村十一组村民唐维勇告诉笔者,在唐先平的带动下,他家去年也种植了7亩多红茶梅,如今长势良好。
“一人富不算富,引领村民抱团致富、共奔小康,凝聚发展活力,才是新开村红茶梅产业的长远之路。”唐先平告诉笔者,在创业过程中虽历经艰辛,但他始终坚信:很多事情一旦开始,用心去做,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唐先平计划在5年之内,以红茶梅为主、兼种杜鹃、茶花等多种经济作物,力争将种植规模发展到1000亩以上,同时利用未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发展以红茶梅为主题,集销售、观赏、科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休闲观光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本村和周边村民一起致富。
新闻推荐
1日晚,“嘉廉话”《阳光问廉》第十期全媒体直播节目在乐山大佛剧院举行。本期节目以“不忘初心使命摘帽不摘责任”为...
沐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沐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