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民间乐器 叫喔山号
■崔前东 罗功臣
“喔嘟嘟嘟……”4月的一天,四川省沐川县应急指挥中心门卫处响起一阵阵浑厚的乐音,64岁的李启林手持轻巧型的喔山号吹奏,独特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聆听。
“小时候每到过年前后,村里人就会早早起床,从水池里取出喔山号吹奏,此地响,那山应,阵阵嘟嘟声穿山越岭响彻山野,营造出喜庆的氛围。”手艺人李启林告诉笔者,喔山号产生并流传于沐川县境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年三十吹奏有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意。
关于喔山号的来源,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放牛小伙为了向沐川睡美人山上的一位采茶姑娘表达爱慕之意,在放牛时砍山上的嫩慈竹截成大小不等的竹筒,一节一节串起来,制成了长10多米的竹号,吹出“喔、哎、呜、米、嘛”等优美的音符,从而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后来这种声音低沉浑厚,穿透力强的竹号,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手工制作的乐器,取名“喔山号”,又名“过山号”“过年号”“花号”,意为隔山隔水都能听见。
“我14岁那一年就开始学做喔山号了。”李启林说,自己没有明确的“师傅”,制作手艺全靠看和练得来。制作喔山号讲究的是细致和耐心,要经选竹、截筒、削口、套筒、绑扎、制哨、固位、浸泡等工序,全程皆为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六七十厘米长的喔山号需要一天的时间。
喔山号具有精、妙、奇、神的特点,这个酷似喇叭状的竹制乐器在吹奏时由口腔控制气流,舌尖弹吐节奏,考验人的肺活量。“不好吹,费力气,外形古板,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李启林表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作为民俗文化瑰宝的喔山号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喔山号,赋予喔山号新的“生命力”,闲暇时间,李启林从喔山号的号身设计及哨子上下工夫,精选嫩慈竹,压缩竹筒长度,减轻号身重量,制作集艺术性与音乐性于一体的轻巧型喔山号,让喔山号以精巧的身姿亮相。“有一次同学会,我带着制作的喔山号去游沐川竹海,在人多的地方表演,声音一响就有许多游客围过来看‘稀奇\’,有的还拿出手机录音,还有人当场问哪里有卖的。”李启林说,“见有人喜欢我就免费送给他们,至今送出去了30多个,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沐川的喔山号,把喔山号保护传承下去。”
凭借其精巧的手艺,李启林制作的喔山号在该县农耕博物馆、文化馆、沐川篁木神品工艺品有限公司展出,受到市民游客一致夸赞。为传承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2015年沐溪镇三观楼社区组建起了喔山号表演队,沐川喔山号还登上了大型原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舞台。
新闻推荐
临港公安对涉危企业开展培训本报讯(李淑蓉)近日,临港公安分局在对辖区涉爆单位库房和爆破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检查,发现4家民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召集4家涉危、涉爆企业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召开紧急...
沐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沐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