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旅游经济 推动产业扶贫

四川日报 2015-12-16 08:56 大字

——乐山市沐川县发展生态旅游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冲锋号:“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扶贫作为带动性最强、参与性最广泛的扶贫方式,以其物质和精神“双扶贫”,以及持续性强、返贫率低的特点,对推进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具有其他扶贫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沐川实践:

发展生态旅游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贫困地区发展落后,但生态良好、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往往具有“好山好水好风光”。近年来,作为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沐川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初步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之路,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沐川探索出了以下路径: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域规划合理布局。沐川县素有“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美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按照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围绕全县“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科学编制《沐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沐川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遵循“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的理念,努力打造“中国西南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注重旅游品牌塑造,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县级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元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对景区、酒店、农家乐建设和营销等给予扶持,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景区景点,县城主城区按照“景城一体”模式进行打造;“龙门大峡谷漂流”项目试运行3个月就实现收入560万元,“沐川竹海”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32.9万人,全县培育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景区景点22个。

探索旅游扶贫路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引导农民开展乡村旅游,建成特色农家乐等124家。全县旅游从业人数达3万余人,其中农民1.8万人,吸纳贫困人口2000余人,积极引导农民将猕猴桃、甩菜、有色水稻等农特产品转化为绿色旅游商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观光体验旅游”模式,农民通过土地、林地等入股获得财产性收入。

沐川困惑:

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必须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内涵不丰富、品牌形象不鲜明等共性问题,旅游扶贫面临更大困难、更多挑战:

产业基础薄弱与县级财力有限并存,整体配套提升难度更大。多数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导致建设成本高,自身财力只能保运转,普遍存在游客进入性差、配套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扶贫的最大瓶颈。以沐川县为例,全县没有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景区景点公路弯多路窄。

贫困人口面临资本与能力不足叠加,旅游发展参与难度更大。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不仅缺劳力,更缺教育,导致其无意识、无技能参与旅游发展。从沐川县实际情况看,贫困户36%以上无主导增收产业,贫困人口83%以上为初中以下学历、99%以上无就业技能,深度参与旅游发展难。

企业投资与***存在目标差异,协同融合实现难度更大。贫困地区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引进企业投资发展旅游很容易造成效益外流。而旅游扶贫在于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使贫困人口获益最大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与***的公共目标属性,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迫切需要找到平衡点。

沐川启示:

推广旅游扶贫经验必须创新机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经济转型、脱贫攻坚的有效之举,四川省主要领导指出,“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全省88个贫困县以生态功能区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旅游扶贫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贫困地区发展旅游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鉴于贫困地区特殊情况和现实困难,旅游扶贫亟须机制创新作为支撑:

创新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旅游规划统领机制,树立“大规划”理念,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贫困地区,要以旅游扶贫发展规划来统揽其他规划,多规合一,并建立规划编制群众参与机制,推动文旅、农旅、体旅、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二是扶持政策整合机制,建立全域旅游试验区和旅游扶贫示范区,打好“组合拳”,构建旅游扶贫“大产业、大扶贫”格局,优化扶贫专项资金审批程序,简化项目报建、验收等程序,提升资金使用功效、提高扶贫项目建设效率。三是项目集成推进机制。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整合旅游资源,整体包装策划大项目,引进大企业,推动旅游产业生态、文态、形态、业态融合发展。

创新旅游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一是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无界,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实现旅游产业顺向延伸和侧向扩展,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将特色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等,通过文化植入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旅游发展为导向发展交通、餐饮、住宿、商贸、金融等服务业,拓展旅游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多元主体协调发展。采取“企业+贫困村”模式,吸引四川能投集团、川旅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及华侨城集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旅游扶贫,采取控股、参股、资助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旅游发展造血功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构建“扶强更扶弱,扶大更扶小”的帮扶机制,以精准的政策弥补旅游扶贫上的市场失灵。三是区域联动开放发展。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县域内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特色村寨之间联动发展,延长游客过夜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利用全省交通路网大改善机遇,加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合作互动,加快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

创新旅游参与共享长效机制。一是脱贫能力提升机制。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资金中单列培训经费,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训机制,组织旅游扶贫模范户、乡村旅游带头人等到国内外和台湾地区考察培训,把旅游、扶贫专家请进来调研指导、培训授课。二是旅游效益共享机制。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情况与扶持奖励政策挂钩,调动业主发展旅游扶贫的积极性。通过引导贫困人口直接开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产权流转、入股获得租金或红利以及围绕旅游发展提供土特产品等,分享旅游经济效益。三是典型示范推广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旅游扶贫交流现场会,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提高旅游扶贫经验推广实效。建立健全典型推广利益驱动机制,对生态农产品生产、星级农家乐建设、景区景点打造等具有实效的旅游扶贫投入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扶持;对旅游扶贫典型企业、带头人等给予奖励。

□省地调

新闻推荐

沐川 一根竹子挑起的40亿元级产业

——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巡礼2016年,地处小凉山和盆地西南交汇处的沐川,变得热闹异常。全省林业脱贫攻坚大会暨“千乡万村送林技”启动仪式在这里拉开大幕,全省21个市州林业局一把手...

沐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沐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