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扶贫先扶志 垒起精气神

兰州日报 2020-07-24 03:14 大字

·第一书记心里话

“老杨,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城里到兴隆山的游客也多起来了,你看能不能想办法把游客带上一部分到我们村子里来看看?”一进院子,赵斌就和村委会主任杨贵林商量起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事情来。这,就是赵斌驻村工作的常态。

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前一个对口帮扶的村子不同的是,羊下村基础条件还可以,但乡亲们的精气神却一直上不来,这也和村子的老人偏多有一定关系。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把乡亲们的精气神都调动起来,榆中县马坡乡羊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赵斌想了很多办法。

“最开始我们也想走常规的路,慰问啊,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可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些常规的方法没有办法让老百姓和我们的心联系起来。没法交心,这以后的工作怎么做啊?”赵斌一五一十地讲述着自己驻村所遇到的曲折。

羊下村每周都有一个集,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聚集到这里,买一买东西,看一看在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娃娃,听一听秦腔。赵斌想,这可是个了解群众需求的好机会啊!他像一个普通的村民一样,连续逛了好几次集,不断找机会和乡亲们攀谈,终于弄明白了村民们最需要啥。然后,就开始按照村民的需求制定方案,逐一实施。

“我发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帮扶工作,一定要按需帮扶,要先明白群众心里在想啥,最担心啥,最渴望得到哪些帮助,这样我们做工作才有准头。要不然,群众不相信你,不和你拧成一股绳,光帮扶单位自己在使劲儿,群众的战斗精神没有动员起来,我们对贫困的胜利还是没有把握,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和追求还是没有底气。”对于“精气神”的理解,赵斌深有感触。

而如何扶志、如何让“精气神”的状态持久化,赵斌同样有着自己的理解。“基础设施肯定是必要的,再就是教育扶贫、知识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这也是基础保障,要长期化和固定化。只有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均等的公共服务,他才会感受到生活质量提高的可贵性。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帮扶村的村民开始意识到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后,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一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这,就是群众脱离贫困和奔向全面小康的内生动力啊!”

新闻推荐

7月鸡蛋出场价小幅上涨 生猪出场价跌幅不大

【本报讯】7月21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7月中旬,兰州市鸡蛋出场价格小幅上涨,生猪出场价格小幅下降。据有关县区发改部门对...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