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 7万多亩“撂荒地”回归“责任田”

甘肃农民报 2020-06-02 02:45 大字

本报榆中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卞恩凯)“这种长期撂荒的地,土壤有机质比较高,无化肥农药残留,种有机蔬菜的条件非常好。”近日,笔者来到榆中县金崖镇郭家庄村,在开阔的土地上,一位精干的老人在指挥挖掘机平整土地。“之前我在经营个体生意,去年回乡成立合作社流转了800亩复耕的撂荒地,打算种蔬菜。”返乡老人谈存龙告诉笔者。

谈存龙脚下的这片土地,多年前一直处于无人耕种的状态当中。如今,闲置多年的撂荒地布满了座座塑料大棚,大棚里绿意盎然,西葫芦、辣椒、茄子、西红柿轮番种,没让每一寸土地空闲。

榆中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超过8.5万人。劳动力的大量输出造成很多土地无人耕种,成了撂荒地。

今年全省要求各地强化撂荒治理与复耕,推进土地流转,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榆中县制定撂荒耕地恢复生产计划,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饲草、青贮玉米、马铃薯制种等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少、效益好的特色种植产业,新增优质紫花苜蓿种植1.65万亩,发展规模化马铃薯制种1.5万亩以上,全面提升撂荒地利用效益。

同时,榆中还引导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入股、租赁等方式大面积流转农户撂荒耕地,培育千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规模经营促复耕。据了解,经过2个月的整治,榆中县已复耕撂荒地7万多亩,完成进度90%以上。

新闻推荐

一路书香 芬芳陇原 10路车队将爱心图书送到20所乡村学校

榆中新营小学的孩子们收到图书非常喜悦周靖博摄图书和食品送到魏岭乡小学孙建荣摄明德小学孩子收到捐赠的图书任泽昕摄...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