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工程师和他的“隧道梦” 记兰州市首批“青年专家”靳世鹤

兰州日报 2019-11-26 02:34 大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晨文/图

今年40岁的靳世鹤,现为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隧道专业工程师兼盾构管片业主代表。在兰州轨道交通建设中,靳世鹤带领团队先后取得《盾构隧道衬砌管片预埋槽道抗碱性试验研究》等多项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仅为兰州地铁盾构管片的高质量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国内制定盾构管片预埋槽道技术国际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2019年4月,靳世鹤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兰州市首批“青年专家”。

2003年7月,靳世鹤从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来到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随后,他参与广州地铁3号线盾构区间工程,作为该项目工程施工员,参与完成了盾构始发深基坑、接收井的施工任务,并作为盾构驾驶员完成了2km隧道的掘进施工任务。

在国内盾构掘进技术经验匮乏,无案例可循的情况下,靳世鹤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提出了《广州地铁硬岩段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的对策》,使得盾构在硬岩段掘进功效提高了30%,为广州以及国内同类工程后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措施。

由于靳世鹤在广州地铁项目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在2005年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时,被调到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指挥部担任总工程师助理。该工程投资30多亿,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尤其是穿江盾构隧道工程,盾构开挖直径达14.96m,江底水压大,堪称世界级隧道工程。

作为指挥部总工程师助理,靳世鹤先后参与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任务。2013年底,南京长江隧道获得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鲁班奖”,成为国内首个获“鲁班奖”的过江隧道工程。

月是故乡明。2012年9月,靳世鹤回到故乡甘肃,成功应聘至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作,担任隧道专业工程师兼盾构管片生产业主代表。在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作的近7年时间里,作为建设单位的代表,不仅要抓好科研攻关工作,还要承担更多关系协调、乙方建设单位管理等诸多工程管理的重任。

作为盾构管片业主代表,靳世鹤负责管理兰州新区和榆中两家管片厂,为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共生产管片4万余环,浇筑混凝土32万多方,制作钢筋8万余吨,组织运输车次10万余次,组织各类试验近200余次。

在管片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兰州地铁是国内首次大面积引进预埋槽道技术的城市,受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无相关技术经验可循。面对困难,靳世鹤自荐担任地铁盾构管片预埋槽道关键技术攻关组组长,开展对该技术的研究。

在克服了科研经费少,试验条件简陋等困难,靳世鹤带领团队先后取得《盾构隧道衬砌管片预埋槽道抗碱性试验研究》等多项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仅为兰州地铁盾构管片的高质量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国内制定盾构管片预埋槽道技术国际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

接下来,靳世鹤以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为基础,开展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地铁外嵌式槽道技术,该技术能节省工程成本约50%,而且可更换,可分段安装。这项技术在国内属首创技术,实用新型专利已申报成功,正在国内推广中。若在全国地铁领域使用,每年可节省工程成本数亿元之巨。

由于黄河穿城而过,使得兰州具有国内外不具有的独特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丰富,水压大,地下卵石密集,强度高,尤其是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要多次穿越黄河,使得隧道建设难度异常大。

靳世鹤是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隧道专业工程师,主要负责兰州地铁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管理。作为隧道施工技术组组长,他组织专家研讨会百余次,开展以兰州富水大粒径卵石盾构掘进综合施工技术攻关工作,先后取得成果有《兰州地铁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刀具延长技术》等多项成果,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

成功的背后,总是辛勤和付出。在工程建设中,靳世鹤为抓好隧道质量、进度以及安全工作,每次步行巡检在隧道之中。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双洞约35公里,他每条隧道步行不少于5次,总计共约不少于180余公里的路程。通过各方不断的努力使得约35公里隧道保质保量按期贯通,确保1号线一期工程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的老家在甘肃庄浪,距离兰州也就350多里。在隧道巡检走的路,都可以走回老家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靳世鹤笑着说。

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穿越黄河以及穿越张掖路步行街20余栋高层建筑时,靳世鹤常驻现场,从审核方案、优化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地表沉降等方面入手,组织协调各方力量,使得盾构顺利穿越黄河,也使得在盾构该张掖路区间掘进时无发生任何一起房屋倾斜、开裂事件,使得盾构顺利穿越了高层楼房的高危险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六年来,靳世鹤始终坚守在科研攻关、工程管理一线,解决了项目建设中诸多工作难题。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共计21篇,其中EI数据库收录1篇,CSCD期刊论文3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同时,长期任中文核心期刊《隧道建设》审稿专家。

新闻推荐

多部门联合现场调研尽快解决问题

11月21日,本报刊登了《东岗立交桥全新归来出行痛点仅剩“最后一公里”》后,迅速刷爆朋友圈,短短一个小时,兰州日报社全媒体平...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