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回族医生
张建祖
我们村有这样一位回族医生,年逾古稀,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待人和蔼,半农半医,为周边的群众治疗疾病,他就是安致华大夫。
安致华大夫,和其他回族同胞一样,善良,义气,诚信,令人敬重。
1964年,安致华在新疆卫生学校毕业后,在榆中县城关公社卫生院当了一名医生。在卫生院,安大夫医术硬,医风正,为人和蔼,口碑极好,深受患者的尊敬。
1968年初,杨家庄大队革委会的史景玉、马永贵、王瑜商量决定,把公社卫生院的人才安致华大夫“挖”到杨家庄大队来,建立大队医疗站,安大夫得知杨家庄没有医疗站,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后,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杨家庄。到了来年春天,医疗站成立,开始为群众治病。安大夫的家由北关大队迁到张家庄,成了庄上唯一的回族人家。
医疗站建在张家庄,几间土坯房里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四名工作人员,安大夫主持工作,他们不拿工资,在生产队记工分。医疗站负责全大队医疗、卫生防疫宣传、儿童疫苗接种等工作。
科班出身的安大夫,中医、西医、妇科、儿科都看,针灸、注射、输液体、缝针,这些治疗技能都娴熟。夏天,早晨六点多就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七点多下班,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冬至前后,感冒流行,每天上百人来看病。小小医疗站,最忙的一天,要接待一百四十多名病人。
医疗站,是村级医疗卫生人才成长的摇篮,在这里工作的季秀英,逐渐成长为一个擅长妇科的优秀乡村医生,张建中考取了行医证。医疗站为每个生产队培训一两名具有简单医疗技能的卫生员,协助医疗站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为生产队的群众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
从1969年到1981年,十三载,“小病不出村”,大队医疗站做到了,安致华大夫功不可没。
1981年,实行包产到户,医疗站由安致华大夫和季秀英大夫承包,安大夫在自己的家里建了诊疗室,成了一名个体医生,继续为村民治病。一般情况,安大夫在家里接诊,遇到急诊或患者行走不便,就身背印有红“十”字的出诊包,骑上自行车出诊。
夏日的一天,一位年轻妇女腹部剧烈疼痛,家人请安大夫出诊,根据多年行医经验,诊断为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他当机立断,让家属快速送患者去医院治疗。医院确诊和安大夫的诊断一致,及时手术,让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对于安大夫来说,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安大夫遵守国家法规,始终从正规渠道进药,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治病,像流行性感冒,用传统的几样西药搭配,花几块钱,就能治愈。对患者,安大夫布施人道,不分贵贱,一视同仁,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医疗费实施减、缓、免。
谦虚求实,谨慎行医,是安大夫一贯的作风,从医至今,从没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深得周围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县城、外乡的病人慕名而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安大夫的诊疗室承担着为张家庄、郝家庄儿童接种疫苗的义务。接种时节,安大夫总会苦口婆心,耐心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让家长带着孩子来接种。
活到老,学到老。每天晚上看过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安大夫总要学习一会儿,读医学典籍,看新出版的医学杂志,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从医疗站到个体医疗室,半个世纪的时光,一万八千多个日子,安致华大夫以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为张家庄及周边几个村子的数千名汉族群众,解疾苦,保安康,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张家庄、杨家庄、郝家庄、景家庄,甚至是远一点的南坡湾,几个庄子的大人小孩都认识安大夫,年长者敬重地称他安大夫,年轻人亲切地称他安爸爸,小孩呢,快乐地称他安爷爷。
安大夫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精湛医术,无私地奉献给了汉族群众,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没有财政工资,没有高收入,但对当初离开县城来杨家庄大队医疗站、落户张家庄的选择,无怨无悔,他爱这里的汉族群众,爱这里的一方水土,爱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古稀之年,一如既往,接诊出诊。
新闻推荐
兰州市全面加快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到2020年初步建成沿黄生态走廊
【本报讯】结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市生态建设管理局日前就兰州市生态建设进行了谋划。提出要立足兰州实际,牢固树立...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