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下一粒种子 期许丰收之愿

陇东报 2017-04-18 06:03 大字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近日,兰州市农研中心10余人,到榆中县清水驿乡孟家山村为当地百姓送上了价值近30万元的籽种、化肥、地膜及农药等春耕物资,并现场讲解了田间播种和管理等农业技术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方法。“在我们老百姓的眼里,市农研中心给我们送来的‘陇薯10号’洋芋种子,就相当于是\‘金蛋蛋’,一分地40粒种下去,秋天就是40堆希望、40堆钱。”村民邴永安说。

据悉,该村自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已经连续3年获得了市农研中心种子、技术、化肥农药等专项扶持,这里的百姓已经视“陇薯10号”洋芋种子为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邴永安是孟家山地地道道的农民。2015年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在市农研中心工作人员的帮扶下,他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2亩“陇薯”的马铃薯,结果没想到产量比别的品种翻了一倍。2016年邴永安注册了专业合作社,并流转了120亩土地,连同自己的3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陇薯7号”和“陇薯10号”马铃薯。“去年,我们孟家山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旱天气,尽管这样,我种植的‘陇薯\’下来也亩产达到了3000多斤,这是别人家种植的其他品种的1倍多。”尝到甜头的邴永安告诉记者,今年初春雨雪多,所以他打算再多流转一些土地,争取种植200亩以上。

孟家山村位于榆中县东南部,气候干燥,年均气温6.8℃,年降雨量360毫米,平均海拔2380米,无霜期130天,属于干旱山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学军介绍说:“‘陇薯\’最大的特点就是抗旱、个头大、产量高,在平常年景,孟家山亩产达到6千多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雨水充足的一年,亩产可以达到1万斤以上。”“去年我就种了一分地的种子,收成下来确实比‘新大坪\’要好很多。今年我打算调整一下种植结构,多种几亩‘陇薯\’。”孟家山四社的任世谦告诉记者。

谈到调整产业结构,郭小俊告诉记者:“一个偏远山区要想脱贫,产业结构调整很关键。孟家山交通不便、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相对适合种植马铃薯。”过去的一年,郭小俊带领技术骨干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论证,结合马铃薯粮化的国家战略,将种植马铃薯确定为孟家山村的主导产业。“在确定种什么之后,我们就开始定品种、定技术规程、扶持专业合作社,我们帮扶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孟家山建成种薯繁育村。这个地方的马铃薯将来不是当蔬菜销售,而是要当籽种销售。这样以来,农民的收入会翻两番。”

新闻推荐

城关区采取“十抓”举措持续推进“三大整治”攻坚战 畅通群众脚下路美化群众居住地

自今年初全市启动“三大整治”攻坚战以来,城关区牢固树立中心带动和建设大都市理念,坚持将“三大整治”攻坚战与“治转提”专项行动结合,通过“十抓”工作举措,持续发力治脏乱畅交通,铺平群众脚下路,点...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