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榆中“智慧农业”让农民尝到甜头

陇东报 2017-03-10 08:18 大字

3月8日,天气晴朗、微风送爽。在兴隆山畔的李家庄村,鳞次栉比的大棚一排排展开去,大棚里“春意盎然”,红的草莓、绿的辣椒、黄的圣女果、翠的西瓜……电子屏上温度、湿度、生长期一目了然!“自从加入公司,跟着技术人员,使用高科技种大棚,干农活越来越省力了,一点不累,还很轻松!原来单打独斗,也不会使用新技术,以前一年下来挣2万余元,现在收入翻番了,生活越来越好了。”3月8日下午,种了大半辈子地的村民陈吉宝高兴地告诉记者,从2月份开始,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入园采摘,大棚里种植的草莓、圣女果、小乳瓜、黄肉京欣西瓜、茄子、辣椒、叶菜等果蔬产品供不应求,老百姓的收入每天都能看得见。

“通过屏幕我们就能看到哪儿缺水了、缺肥了,一看就知道。”李家庄村的技术员金尚科用手机操控着温室大棚,手指一动,尽在掌控。据他介绍,现在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每个蔬菜大棚里,安装了智能检测仪器,负责监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地的微量元素,设定好适合蔬菜生长的各种环境指标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把蔬菜大棚管起来,这样在手机屏幕上我们就能及时了解每个大棚是否缺水了、缺肥了,一看就知道,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现在规模的基础上,示范园还将建设特色小吃街、窑洞住宿、儿童娱乐城等项目,通过吸引农户入股的方式,不断扩大其规模,将示范园建设成集旅游、农业采摘、住宿、餐饮和娱乐的智慧生态文化休闲示范园,目的就是一个,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榆兴公司负责人张建文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发挥智慧农业的效能,榆兴公司两年前就开始从陇东学院、甘肃农大等涉农大中专院校招聘了数10名年轻的大学生组成了一个技术团队,专门服务智慧农业园的生产与发展。一方面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大学生手把手地教农民,使大部分农民从传统的劳作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型成懂技术、有文化、能创业的新型农民。更重要的是,全智慧化的新型农业示范园区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农业产业融合,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生产、运营、销售成本,可以说,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如今真正走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前沿。

据了解,在榆中县李家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榆中县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下,当地越来越多的菜农放弃传统耕作方式,投身到农业物联网的科技浪潮中。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榆中县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实现了新鲜蔬菜全年的均衡上市,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条出路。

今年,榆中县将重点围绕在榆中水禾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榆中夏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川东地区10个规模以上合作社中大力推广榆中县李家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互联网+设施农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

新闻推荐

5位同学“榜上有名”

5位获奖的小朋友及入围的小朋友一起合影兰州晚报讯(记者王巧灵/文甘霖/图)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明办、兰州日报社、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文联联合主办,兰州晚报承办的首届惠正杯“我是小作家...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