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慰问金的老人找到啦 支援大西北奉献大半生多次献爱心帮助困难户
老人向记者展示京津沪支援大西北留平人员合影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孙建荣文/图)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舍己救人、榆中和平村杨正君冒险救人献出生命”先进事迹后,引起读者和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大家在哀思英雄的同时,也对报道中两位送慰问金不肯留名的老人表示感谢和敬重。8月23日,在和平镇和平村和平社社长李海宾的帮助下,记者终于在金川科技园公寓找见了李世儒和朱玉兰夫妇俩。原来,年过八旬的他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在甘肃奉献大半生的退休老师。他们心怀仁慈,曾经多次献爱心和帮助困难户渡难关。
A
英雄事迹可歌可泣,老人义举更让人感动
“这两位老人骑着电动车,来到杨正君家,将500元慰问金递给家属,没有留姓名便离开了。钱不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让人敬重和感动。”读者刘宗琴女士打来电话说。
网友@兵哥69749250说:“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本性,善良、勇敢!太伟大!”网友@革命就必须不怕牺牲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该继续坚持人性当中的美德才对,就如文中的杨正君等人一样,一辈子虽然很短,但活的有价值有意义,佩服,敬重这样还有血性的好人。”网友@破手机子:“为这样的英雄点个赞。”网友@张雪清2:“杨正君是和平人民的骄傲,是和平人民的好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你。”“人间处处有真情,这是龙的传人。”等话语,字里行间表达了网友对英雄的赞扬和哀思。
市民赵文祥打来热线电话说:“看了杨正君舍己救人献出生命的报道后,心里感觉酸酸地,一个大好人怎么说没就没了。报道中印象最深的是,两名素不相识老人,来到现场送杨正君最后一程时,留下慰问金不留名走啦。社会需要发挥正能量,两名老人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关注。”和平村的杨先生说:“看见老人走路一瘸一拐,还来吊唁杨正君,当时那一幕险些让我落泪。”
B
退休老教师,多次献爱心不留名
那么,送慰问金的两位老人,到底是谁呢?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又如何呢?记者展开了调查。8月23日下午,在榆中县和平镇平和村和平社社长李海宾的帮助下,记者在和平经济开发区金川科技园公寓打听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刚走到6号楼1单元门前,记者便发现照片中熟悉的那辆电动车。敲开101室的大门,开门的正是记者要找的两位老人。他们是李世儒和朱玉兰夫妇,两人都已年过八旬。李老爷子除了耳朵背、哮喘、腿脚不便外,身体还算很精神,朱奶奶身体基本健康。
在交流中记者得知,夫妇俩上世纪五十年代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如今早已退休。李老爷子在平凉市原泾川县教师进修学校(现泾川县职业中学)从教40年,朱奶奶在平凉市一所小学从教39年,夫妇俩退休后来到兰州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也是兰州晚报铁杆读者,本报的连续报道让他们很感动。当打听到杨正君出殡日时,便骑着电动车来到现场吊唁,还悄悄留下了500元慰问金。“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们都献过爱心,没想着留名,谁有困难我们都会帮助,做了多少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记不清了。”在记者地追问下,老人才说出了心底话。
C
甘肃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1956年,为响应党的号召,他们告别亲人来到贫困落后的大西北,支援甘肃平凉的文化教育事业。到今年,已经整整60年了。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整整一生。李世儒等人所经历的60年,是历史长河中不平凡的一瞬,演绎了这一代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是平凉市教育局局长牛启寿为李世儒编著的《为甘肃教育奉献青春》所写序言。
李世儒回忆说,1956年元月23日那天,在天津火车站广场上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红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标语贴满了广场四周。“亲朋好友的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至今好像还在我们耳边响起一样。”李老爷子夫妇回忆时说。
“60年过去了,今日的兰州、平凉等地,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我们工作过的地方,乡乡村村都通了班车,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学校的建筑成为城乡建设中最耀眼的建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那些身居老林深处的孩子,一个个走出了大山,有的还考上了清华、北大。道路四通八达,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和谐景象。我们留下来的这些津门儿女,早把甘肃视为我们第二故乡。”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孙建荣文/图)8月24日,在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农民工张荣江再次面临无钱医治。张荣江老家在榆中县农村,几天前,经人转让,与4名工人承揽了2600元的雨棚玻璃安装零星活,本想一...
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