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兰州历史的印记

兰州日报 2015-03-09 15:34 大字

沧海桑田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规律,兰州也不例外。早在地质时期,兰州是热带气候,雨水丰沛,蕨类植物密集,恐龙雄踞,这在出土化石上,可以得到印证。一万五千年前,兰州演变为温带湿润气候,在深沟桥、长沟等地发现石核、刮削器、细石器等,由旧石器时期晚期的古人类制造。到四五千年以前,兰州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阶地上,生活着以耕牧渔猎为生的先民,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大量出土的彩陶、石器、房址等,告诉我们这些璀璨的史前史的方方面面。

夏商周时期,兰州是羌戎驻牧地。战国时期,匈奴占领兰州,不断朝东南方向钞掠秦国边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3年),始皇令大将蒙恬率十万精兵,北击匈奴,匈奴败退黄河以北,蒙恬遂沿黄河南岸筑长城,与次年建44县,驻兵防戍。其中最西的一县,称榆中县,在今东岗镇一带,从此兰州纳入中原版图,至今已有2229年的历史。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令大行李息在今西固城一带筑城,分榆中县西部,设金城县,通过黄河渡口,作为开拓、经营河湟,乃至西域的前哨基地。到汉宣帝始元六年(前81年)设立金城郡,到西汉末,领13县。史称兰“州控河为险,隔阂羌戎”,“河西雄郡,金城为最”(《读史方舆纪要》)。

两汉以来,丝绸之路中道从兰州渡过黄河,天马东来,丝绸西去,驼铃悠扬,胡商结队,使节往来,军旅过往,僧侣苦行,都要小住金城,补充给养,渡河而行。西晋时,粟特商在金城形成聚落,从长安到到中亚,贩运丝绸、麻布、麝香,沟通中西交流。

十六国时期,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相互争夺金城,为的是占领黄河渡口,西征东伐,扩大势力,并吞敌国,以问鼎中原。西秦一度建都金城,秦、凉、羌、胡多来降,势力达到极盛。

有道是盛极必衰,北魏终结十六国割据局面,在汉榆中县地设榆中镇,派大将镇守。战争出名将,北朝金城王杰善骑射,冲锋陷阵,斩将夺城,人称“万人敌”,官至大将军、河州刺史。

隋文帝一统天下,开皇元年(581年)置兰州,以皋兰山得名,筑州城于山下,东西约600多步,南北约300多步。隋末,天下大乱,金城校尉薛举起义,自称西秦霸王,率部东征,被李世民解决。唐代在兰州建嘉福寺、庄严寺、普照寺,佛教兴盛。高僧玄奘自长安出发,溯渭水到兰州,住宿一夜,渡黄河赴天竺取经。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取道兰州西行,留下了吟咏兰州形胜的诗篇:“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高适《金城北楼》);“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突出了兰州依山傍河的军事、交通重镇的地位。

安史之乱,镇守陇右、河西的唐军调赴关中平叛,吐蕃乘虚占领这里,兰州从此成为吐蕃驻牧地。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西夏元昊攻占兰州,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李宪收复兰州,展筑兰州北城至黄河边砂板岩上,称石龟城,在北岸筑金城关,护卫黄河渡口,与西夏隔河对峙。在城内建文庙、城隍庙、东华观。宋徽宗时女真金占领兰州,与西夏隔河争斗。重修佛寺道观,为普照寺铸万斤铁钟,显示高超的铸造技艺。

元代出现霍去病与匈奴鏖战皋兰山下,插鞭涌现五眼泉的传说,遂在五泉山修建皇觉寺,一代名山首现史册。在阿干河畔开渠灌田,开溥惠渠之先河。

有明一代,残元势力鞑靼铁骑不断南下抢掠,成为大患,明廷遂修万里长城,屯兵防守。兰州作为万里长城上的军事重镇,在黄河两岸修筑长城,配置什川堡、盐场堡、金城关、安宁堡、沙井堡等军事设施,由兰州卫防守。架设镇远浮桥,沟通陇右与河西、河湟与宁夏的交通,世称“天下第一桥。并将肃王朱楧分藩兰州,加强边防的地位。肃王的随扈者多来自东南诸省世族,他们带来先进文化,促进兰州的经济文化繁盛。兴修溥惠渠,引进水车灌溉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兴学崇教,培养出翰林学士黄谏、南阳知府段坚、兵部尚书彭泽、监察御史邹应龙等进32名进士,进士数据陇右诸州县第一。

清代疆域广袤,兰州居其中心位置,遂以兰州为省会,设置甘肃省,辖地涵盖今甘肃全省、青海、宁夏及新疆部分地区。为加强对于西北的控制,清廷将陕甘总督移驻兰州,以“节制三秦”、“怀柔西域”。先后设置兰山、皋兰、五泉、求古四大书院,以及甘肃举院,兰州进士达46名,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有湖北盐法道秦维岳、尸谏御史吴可读、兴办实业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刘尔炘等。光绪建陕甘总督左宗棠创办兰州机器局、兰州织呢局,开创兴办近代工业的先河。光绪末陕甘总督升允对外开放,引进德国技术及器材,建成黄河铁桥,成为黄河上第一座公路桥,加强了中原与西北边疆的联系。

抗战时期,兰州成为抗日大后方,中国空军与日本飞机在兰州上空,展开激烈空战,确保了黄河铁桥安然无恙,国际援华运输线一直畅通无阻,为抗战的胜利做出贡献。

当今兰州,崛起在浩浩汤汤黄河两岸,郁郁葱葱南北两山之间,凭借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连欧洲经济圈,以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对外开放,正在建设21世纪的新兰州。

新闻推荐

帮扶让榆中贡井荒山变绿林

【本报讯】3月13日,记者从榆中贡井乡联扶推进会上获悉,在市县各联扶单位的全力帮扶下,去年该乡完成8个村整村脱贫。并加快全乡中药材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进程,兴修梯田5.06万亩;大力改善生活环境,在全...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兰州历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