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15个关键词探索北山脱贫致富希望之路 袁占亭再赴榆中北山调研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兰州日报 2014-11-04 16:21 大字

【本报讯】如何依托北山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走出一条特殊的脱贫致富之路,这是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1月3日,他再次来到榆中北山的韦营、中连川、哈岘、园子岔、贡井和上花岔乡,现场调研并指导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此前的调研中,当地干部群众向市长反映了产业发展贷款难、缺资金的瓶颈问题。为此,这次袁占亭特意邀请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雷志强,以及兰州银行的负责同志一同前往,希望通过面对面的对接,使老百姓的这个诉求切实得到解决。

天气慢慢变冷了,这时的北山虽褪去了绿色,但田间丰收的洋芋正一车车运往外地,养殖场的种羊迎来繁殖的时节,经过土地流转已经扩大到十几万亩的甘草、黄芪、板蓝根、银柴胡、党参等中药材,以及新近种植的百合长势正好。

袁占亭先后来到韦营乡韦家营村集体养殖场、中连川乡高窑沟村富民产业基地、哈岘乡纪尔村舍饲养羊规模养殖场、园子岔乡惠春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地,现场调研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情况,与县乡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交流,共商北山的产业发展之道。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袁占亭听取了市农委、榆中县政府、北山六乡的工作汇报,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扶持建议,对北山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他指出,北山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在这样的地区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对全市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继续围绕中药材种植、舍饲养羊等产业,树立坚定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因地制宜探索、精心谋划指导,以新的思维模式,开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增收的新路子。特别要通过对“15个关键词”的思考谋划,来找到符合实际的答案。

在资金、土地和技术上,要用好惠农资金、深化互助资金,撬动财政资金的精准贴息作用;要以土地整理项目、高水平农田建设规模化为方向,在土地流转等方面提供实践经验;要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在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户方面,要继续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招商重点,提高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要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做好农户培训工作,帮助大家在家门口挣钱。

在劳务、道路和水利方面,要用足本地劳务资源、整合区域劳务资源,吸引外来劳务资源;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为北山捐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要把握这两年雨水比较充足、但集雨面积不足的实际,通过提前谋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在储藏、销售和加工方面,要把储藏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项目来抓;要在乡镇所在地建立规模适中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县城所在地建设中高档销售市场,逐步培育本地化市场体系;要推动农产品粗加工向切片、真空包装等精加工迈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思路决定出路,能不能实现创新突破,干部是决定因素。”袁占亭最后强调,在政策、宣传和干部方面,农业部门要依据产业发展趋势,把扩大规模和深加工结合起来,研究制定精准的扶持政策;市、县两级宣传部门要把品牌效应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制定针对本地农产品推介的整体宣传方案;干部要深入基层、强化学习,发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压茬推进,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建立长效机制。

副市长胥波、市政府秘书长高兴贵一同调研。

新闻推荐

袁占亭在西北民大榆中校区现场办公时指出—— 建立地校常态联系机制互帮互助实现发展共赢

【本报讯】11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前往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就学校在发展中需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现场办公,希望双方共同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及时、高效沟通协商有关问题,互促互帮实现...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