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幽雅整洁 美丽乡村为村民带来良好人居环境

兰州日报 2014-11-20 16:13 大字

第一次去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是2011年,那是记者无意中“闯入”的。这个村子位于陇右名胜兴隆山的后山,坐落于马啣山北麓山脚,是榆中县较为偏僻的村庄,与兴隆山核心景区也就大约三四公里的距离。盛夏时节,兴隆山是省城兰州最有名的避暑圣地,所以核心景区人群熙攘、热闹非凡。但是就是这几公里路的距离,从兴隆山往七里河区阿干镇走的旧省道边,这个叫张家寺的村子与兴隆山前山的繁华与兴盛显得格格不入。颠簸的道路、破败的村落,路边、水沟边随处可见的垃圾以及经年长久的房屋,简直让人不敢想象,在离兴隆山景区如此之近的地方,还有这样落后的小村落。用当时同去的一位朋友的话说就是:“这个地儿拍文革时期的年代戏,连布景都不用搭的,有的房子还可以拍‘抗战大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落后的村落,却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2014年市级“美丽乡村”。这样大的脱贫步伐和改造力度,其实是兰州的很多“美丽乡村”近几年来改善基础设施和脱贫致富的缩影。

基础设施改善:村民自觉遵守“村规”

三年过去,走进如今的张家寺村,与过去脏乱差的样子完全不同。每家几乎都是亮黄色的围墙,村道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个垃圾处理台,路上、渠边几乎看不到垃圾,深秋时节的落叶都被村民们清扫地干干净净。

10月底的张家寺村已是滴水成冰的季节,天刚微微亮,张家寺村一社村民裴如懂就提着扫帚簸箕在自家门前屋后开始了一天的清扫。“扫门前、清马路、铲垃圾、运树叶……”在半年的时间里,这一系列的工作,对于裴如懂和张家寺村的村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习惯,“哪一天不把村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就感到全身不舒服,就像衣服没洗干净一样”,裴如懂说。“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搞卫生,把村子清扫干净”,这对于张家寺的村民来说曾一度是件新鲜事。由于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多为人畜混居,粪堆、草堆、垃圾堆成了这里出了名的“三堆”。村道低洼不平,一到雨季,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兰州市发改委、榆中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张家寺村调研,把张家寺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和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联扶工作的有利抓手,探索建立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的农村卫生清洁长效机制,建立“户清扫”、“社清理”、“村收集”的三级联动机制。同时还协调解决资金231.5万元,完成了村庄规划及环境综合治理,配套渠系5030米。

“我们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规定大家天天自扫门前垃圾,确定专职保洁员,对各家各户垃圾进行清理,送至垃圾池内,村里出资购买垃圾清运车,指定专人将垃圾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点,定期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填埋。”说起村里的“新”规,张家寺村包村干部孙小娟介绍说。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全村扶贫攻坚中,张家寺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取得了显著成效。村里新建了35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室和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硬化村社道路4.3公里,巷道4.17公里,完成了110户危旧房屋改造,还安装了路灯56盏,栽种绿化树苗1500棵。“村子里变干净了,大家生活地也舒服。村里还新建成了250平方米的幸福养老院,孤寡老人们也有了去处。”张家寺驻村干部张大宝高兴地说。

据榆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深入推进“统筹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过程中,全县已建成畅通工程146.5公里,其中包括53个贫困村的75.4公里,共完成通达工程71.1公里,省市县领导和帮扶单位协调落实项目369项,争取资金1.2亿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文化立村:村民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与张家寺村一样,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的还有位于七里河后山的黄峪乡蒋家湾村。

从黄峪乡政府所在地往南部山区行走十公里左右,就到了蒋家湾村,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耕地中大部分为山坡陡地,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这个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小村落,因其特殊的地理优势,见证了匪徒叛乱、茶马古道、兰州解放等历史事件。如今,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开展,又开始绽放出新的活力。

进入村民郭承福家,一个典型的农家院,院内的彩钢羊棚格外醒目。今年55岁的郭承福家中有年迈的老母亲和21岁的儿子三口人,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自去年10月来,联扶对接单位市公安局便衣支队结对帮扶,为他制定了帮扶规划,帮他家建起了彩钢羊棚,还买来10只羔羊,希望通过养殖业的“造血”功能脱贫致富。聊到今后的发展,郭承福笑呵呵地还没开口,村支书江发平则信心十足地说:“你家还种了几亩百合,今后百合和养羊一起发展,脱贫致富应该不成问题。”

而在村委会的陈列板上,则用图表清楚地规划出这个村子从2013至2016年的收入增长图:“2013年人均收入5784元,2014年预计6969元,2015年力争达到8119元,2016年力争达到9499元。”江发平信心满满地介绍说。蒋家湾村辖3个村民小组,农户220户、950人,人均耕地2.9亩,经济作物主要以百合为主,有的种植大户年收入甚至能够超过10万元。即使是没有种植百合的村民,因为离市区近,也靠劳务收入能够达到这个标准。以村民郭万荣为例,他家一共两口人,有5.28亩耕地,2013年和2014年,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没有种植百合,这两年他家的收入分别为11935元和14918元,均超过了上述图表中的人均年收入数额。

让村民们感到高兴的不仅是口袋里的钱多了,还有越来越美丽的村落和越来越宜居的生活环境。步行在村里,环境整洁干净,巷道已经红砖铺就硬化,道路两旁的文化墙上绘着兰州百合、中山铁桥等带有兰州特色的图画,新装修的村委会简朴而又显眼。村委会旁,就是一棵300多年的古树,古树下的门楼上,镌刻着蒋家湾村的村训。“整洁、干净、有文化内涵。”这也是记者进入蒋家湾村的第一印象。而这一印象,也是村里许多年轻人共同的心声。

26岁的郭有成17岁就走出大山到兰州市区打工,过去宁愿呆在小西湖的出租房里过年,也不愿意走山路回家。“主要是嫌交通不便,再就是村子里破破烂烂的,干啥都没意思。”郭有成说。

2014年9月,郭有成因有事不得不回老家取户口本,坐着朋友的车子一进小村,就被眼前的村庄新景震撼住了。“我朋友说,你们村这么漂亮,路也好走,你还不愿意回来?”于是,郭有成第一次开始审视自己的想法,周末时还有朋友主动提出去他家玩儿,这更让他对自己过去的偏见产生了愧疚。“我们村都是种植百合的,前些天政府还组织我们去参加电商营销培训。这些年我打工也挣了些钱,我父母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我打算回来考察考察,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能在家创业的,比如开网店卖百合什么的,或者做物流也行啊!”对于未来,郭有成信心满满。

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让年轻人心生回乡创业的想法,也让七里河区扶贫办主任马晓军欣慰不已,这更增强了他们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容村貌的信心。“今年区财政又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及市、区联扶资金1.24亿元,争取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72万元,实施了8个水利建设、48条道路建设、300户危房改造、4个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剩余11个村的整村脱贫和1个省级、两个市级美丽乡村的建设。”

旅游扶贫:“靠山吃山”才是硬道理

经常从事户外运动的兰州驴友们习惯把阿干镇马场村叫做“云顶之上的山村”。尤其是盛夏时节,来马场村避暑是很多兰州人周末最好的选择。8月份记者到马场村采访时,就遇到了好几个慕名而来的背包客。“我是第一次来这儿,过去一听到阿干镇我就下意识地想到沉陷区。没想到这个山沟沟里居然有这么美的风景。”在市内某私企工作的“背包族”马小云与记者闲聊起来。

马小云也许不知道,马场村曾被誉为兰州最美丽的乡村之一,尤其是盛夏时节风景最佳。原始森林旁红瓦白墙的二层农家小院,路边淙淙的泉水溪流,令人心旷神怡。再往上走,平缓山坡的田地与树木间错落着一些老式农家院落,尤具是田野间村落的韵味。路上是悠哉散步的大黄牛,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在湛蓝纯净的天空下,法显寺立于郁郁葱葱的青山中,石佛沟也坐落在不远处。而正是依托这些自然资源,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马场村的农家乐生意蒸蒸日上,农民们开始尝到观光农业的甜头。

村里脑袋活泛的人家开起了农家乐,来招待前往马场村避暑的城里人。“8个人,周六来,没问题,你说的那个野菜保证给你提前准备,土鸡除了当天吃的还要再带两只回去,行呢!”7月底的时节,马场村村民马玉敏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给埋单的客人算账。她的农家乐开了快两年了,生意很不错,天热时周末需要提前预订才会有座位。当记者问她的年收入如何时,她说:“一年收入啊?农家乐加上百合什么的,七八万元吧!这是保守估计,我们村好多人家都是这个水平。”

而马场村的观光农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过去的马场村,道路交通极为不便,村民们都散居在山上,生活环境比较恶劣。2008年以后,烂泥沟通往马场村的道路铺成了油路,散居在大山上的几十家农户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搬到了山下,借云顶山的自然风光办起了农家乐,随着城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乡村一日游就这样慢慢地兴盛了起来。如今,山下的农家乐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即使山上没有搬下来的村民的生活也靠着百合种植逐渐改善。而随着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周边的村民也依靠兴起的旅游产业做起了汽车租赁、骑马等生意,收入也越来越高。

“下一步,我还要把我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呢,房间弄得好些,力求让客人们在周末住下来,玩得舒心。”说起自己的农家乐,马玉敏还有着自己的规划。据了解,目前马场村已有几十户农家小院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成了具有接待功能的现代院落。

■记者手记

人气旺脱贫才能有干劲

在关于扶贫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采访中,记者见到的最真实的情景就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留不住年轻人;年轻人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都去了城里打工。偌大的村落里,见到的只是老人和小孩。最终,让偏僻的乡村更加寂寞。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在这现实而严酷的规律之下,却隐藏着很多社会隐患,特别是在兰州的扶贫攻坚战役中,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产业扶贫,引来了项目却没有劳动力,怎么让项目生根?农村青壮年向城市转移,剩下老弱病残,留下了“留守儿童”、“一人学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该怎么解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让留下的人生活得更好,也是向那些出去的人发出召唤——家乡需要你们。

试想,如果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在有产业发展的前提下,那些出去的青壮年在同等收入的环境下,当然会选择回家创业。而扶贫攻坚战役,自然也就有了人气,多了助力!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榆中县视察

【本报讯】12月3日,兰州市、榆中县两级人大代表对榆中县全面开展“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视察,听取了兰州市检察院和榆中县检察院关于专项行动的情况汇报。上午10时许,受邀的各级人大...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