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0万亩玉米预计产量达9000万公斤 榆中双垄沟玉米喜获大丰收

兰州日报 2014-10-21 16:27 大字

【本报讯】“今年雨水好,一亩地玉米能收上1100多公斤,一公斤按1块多钱算,再加上玉米杆子的钱,我这两亩地能有近5000块钱的收入……”10月18日,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峡村村民徐乾功和村民们细数着今年的玉米收入。据悉,今年以来,由于天公做美,加之旱作农业种植措施得力,特别是双垄沟地膜功效发挥作用,榆中川区大片玉米地呈现一片金黄,全县近30万亩双垄沟玉米喜获丰收,村村寨寨的农民们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深秋的榆中东西两川、南北两山,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当日,记者来到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峡村采访时看到,村民们三五成群互相帮助在玉米地里收割玉米。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该村村民经济收入较低,村民们只能种植些小麦、胡麻、洋芋等低产量农作物。自县农技推广人员在该村推广双垄覆膜玉米以来,村民们积极行动,大面积推广种植双垄沟玉米,由于这两年雨水丰沛,玉米实现了大丰收。

闻听记者前来采访,村民徐乾功高兴地向记者炫耀起来:“今年的玉米产量出人意料地好,虽然夏季出现了干旱现象,但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得顶凌覆膜工作行动早,保住了底墒,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配方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并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玉米获得大丰收。”记者注意到,徐乾功和村民们手中的玉米棒子特别大,不到一刻钟,几个村民已满满装了一车玉米棒子,记者走上前去,随手拿起一个棒子一比较,比一个矿泉水瓶子还长出一截,很是喜人。

随后,记者来到了小康营乡郭家营村,一辆满载金黄玉米的三轮车驶进了村民郭崇才家中的院里,院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煞是好看。“去年我通过土地流转,流转了邻居家的3亩地全种上了玉米,今年大丰收,玉米不仅个大,而且粒粒饱满,预计每亩地至少能收入5000元以上,按今年的市场价格算,又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了。”郭崇才看着堆满院子的玉米,脸上开心的笑容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同时,近日记者也在该县甘草镇了解到,今年年初,由甘肃金穗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系列玉米新品种也已在该地区试种成功。据了解,金穗系列玉米新品种主要由位于该镇的瑞尔丰农贸公司承种,今年共试种近80个新品种。来自省市的农业专家在实地查看长势情况后认为,该系列品种长势良好,适宜进一步推广。

据了解,近年来榆中县通过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在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冷凉型蔬菜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双垄沟覆膜玉米,全面推广优良高产品种、科学防病虫等技术,发挥多项技术的增产效应,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玉米,让农民真正掌握技术,仅小康营乡2014年玉米种植播种就达到2.2万亩。目前,榆中县今年秋覆膜正在拉运分配地膜,即将全面开展覆膜,全县5万亩的覆膜将为村民带来新的收入。

榆中县是兰州市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耕地106万亩,海拔在1480米至3670米之间,年降水季节错位,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给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质增效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近年来,榆中县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的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3年由榆中县农业技术人员研制的全膜双垄沟播这一创新技术投入使用后,通过全地面覆盖、早春顶凌覆盖、垄沟种植等种植方式的改革,把“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三项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起到了更加显著的集雨、保墒、提温、增光和增产效果。“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30万亩,其中玉米播种总面积为30万亩,现在正在收获中,总产量预计达到9000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0%。今年又是双垄沟玉米的丰收年啊”!榆中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双垄沟玉米种植涉及干旱半干旱区21个乡镇,经实地测产,今年全县双垄沟玉米平均单产达到了550公斤。□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郭云莲张文海文/图

新闻推荐

榆中青城首个博物馆开馆

【本报讯】10月26日,青城镇目前唯一的博物馆——永顺成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类精美的展品整齐地陈列在展品架上,展品上自远古,中经商、周、秦、汉,下至唐宋元明清及民国的古玩。在珍...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