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微垄”抗旱技术:小麦亩产翻番可期榆中探索旱区集水种植技术再显科技增产效能

兰州日报 2014-05-28 17:24 大字

【本报讯】5月24日,在榆中县小康营乡深沟村孙德儒的地里,绿油油的小麦在风中摇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块地里的小麦,无论从“身高”还是“长相”都比孙德儒家的差了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孙德儒家采用了县农技推广中心新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旱作农田节水栽培技术——微垄全膜集雨技术。

据农技中心推广研究员牛建彪介绍,这项技术是在旱地玉米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农技人员进一步探索与创新出的旱作农田节水技术。微垄全膜集雨技术就是改变地膜覆膜与种植方式,在田间通过起垄,形成多个微垄沟,增加了地表的表面积,用地膜全覆盖,形成较大的集雨面积,充分接纳各种形式的自然降雨,特别是微量降雨,随垄沟内的渗水孔均匀渗入土中,提高了微量降雨的利用效率,这项技术能让旱作地区的小麦增产达到40%以上。

孙德儒对记者说:“自从我们用了这个‘微垄全膜集雨\’技术以来,天稍微下点雨,都让庄稼‘吃\’上了。旱地里种庄稼,这技术还真管用!”

“去年我们村一社利用这个技术种植小麦来了个大丰收。以前用传统方法种小麦像我们这种旱地也就能打200多斤小麦,雨水好的话也就是300多斤,但是采用这个技术后至少能打600斤麦子。今年我们社60多亩地都采用微垄全膜集雨技术种植小麦。如果今年收成好,明年我们还要用这项技术来种植胡麻、糜子等农作物。”孙德儒说。

牛建彪告诉记者,该技术集成了“垄作、覆膜、施肥、精量播种和农田集流保墒为一体。微垄沟全膜覆盖后,由于土壤的地温、水分、养分、气体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各因素作用协调发挥,加速了小麦的生长发育,使生育期提前。据初试阶段研究,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收获后还可以继续利用全膜覆盖和7月至9月3个月光热资源优势,再复种一茬生育期较短的荞麦、糜子和绿菠菜等叶菜,能够提高旱作区耕地的复种指数,促进旱作农业区耕作制度的改变,变长期以来的“一年一熟”耕作制为“一年两熟”耕作制,为旱作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榆中县小康营乡、甘草店镇大面积推广,以后还将在其他乡镇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采访手记

旱区农民的福音

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成功在全国推广到今日“微垄全膜集水种植技术”再显科技增产效能!榆中农业技术人员仅仅用了10多年时间!而恰恰就是这10多年时间,“膜”技术使甘肃省旱作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三个转变”: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抗旱技术向集成技术的转变;实现了由传统抗旱技术向现代抗旱技术的转变。“膜”技术通过集雨改变了甘肃省“十年十旱,年年受旱,年年抗旱”的历史现状,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大丰收。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榆中试验成功开始,这项农业技术使年降水量250毫米至400毫米的干旱地区自然降水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使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贫瘠之地变成适宜种植的良田!这是榆中农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的杰作,更是旱区广大农民的福音。

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使的榆中北山区域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自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以来至今,榆中年年成了打响旱作农业稳产高产的攻坚战的主战场。而今日,“微垄全膜集水种植技术”的再次成功推广,可以使旱地小麦从无膜时代的亩产200斤到“微垄全膜集水种植技术”下的亩产600斤!这一亩产的提高已经不是单单数字上的变化了,它承载着粮食的安全生产,是农业耕作的再革命。 首席记者杨贵智

新闻推荐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心

“三转”:转坐等为开门,转被动为主动,转上访为下访“四家”: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五化”:信访秩序规范化,办理程序制度化,领导接访常态化,涉法问题法制化...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