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为根 文化为魂 文化是力 文化是效 ——榆中县挖掘历史资源打造“文化榆中”纪实

兰州日报 2013-08-22 19:13 大字

阅读提示

文化兰州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标志着文化兰州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文化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对于榆

中来说,从古代的马家新石器文化到现在的兴隆山文化、沿川湖文化、宛川河文化等,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传承有序,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榆中文化。文化积淀深远厚重、区域地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独特多彩是榆中文化的特色。从本土资源来看,榆中古文化资源有马家屲遗址;人文景观有兴隆山、石门、官滩沟、马啣山、明肃王墓等;建筑古迹有青城古镇;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和平太符灯舞、苑川七月官神、高崖小洪拳鼓舞、马啣山原生态秧歌、青城道台狮子等。同时县内还有农耕生产生活用具、刺绣、剪纸、彩绘、根雕、木雕等民间艺术品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榆中在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百姓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指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文化榆中建设过程中,榆中县以榆中特色为标志,建立和完善与榆中县经济、政治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格局,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文化生产服务体系,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到一级馆标准,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或文化室,深入挖掘榆中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榆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迁时期,城市则是这个时代社会与文化转型的集中地。中国城市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是一种城市文艺复兴意义上的结构性变迁。对于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县城来说,榆中县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品牌的打造已经成了该县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榆中县文化竞争力,扩大了榆中文化影响力。

历史遗迹彰显厚重文化

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着一个地方不同的特色,榆中文化积淀深远厚重。从古代的马家窑新石器文化到现在的兴隆山文化、沿川湖文化、宛川河文化等,既有传统历史民俗文化,又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

榆中县境内古遗址主要分布在北山地区及榆中川区,共147处,总占地面积2251.38万平方米,其中史前遗址50处、夏代遗址33处,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迁至苑川后,据有苑川、勇士川(苑川东,今甘肃省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牵屯山(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一带。388年(西秦建义四年),由勇士城迁都至金城(今兰州市西北),连续出兵降服邻近诸部,“于是秦、凉、鲜卑、羌、胡多附乾归”。400年(西秦太初十三年)正月,还都苑川。431年(永弘四年),夏主赫连定杀乞伏慕末及其宗族500人,西秦亡,据史料记载,西秦曾在榆中建都42年。西秦国都(夏官营古城)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太平堡村上堡子社,城长370.3米,宽345米,面积约127800平方米,四周设有马面,开东南、西北、西南面三门,西北面和西南面均有瓮城,城东、南、西三面外有护城河。此城为西秦国都——勇士城废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肃王墓位于榆中县来紫堡乡黄家庄村北侧平顶峰的南麓,部分墓群位于金崖崖镇境内,墓群依山就势,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约643米,东西约1714米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墓区内葬有明代十位藩王、两位妃子和一位夫人,肃藩王墓群是我国西北地区品位最高的明代墓群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3年榆中县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成立了肃王墓文物保护小组,聘文保员对墓群进行专人值守。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榆中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了肃王墓群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做出了对墓区进行三级保护的具体规定。2006年5月,肃王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肃王墓的保护已列入榆中县资源开发计划。

兴隆山与古建筑模型

兴隆山为道教文化胜地,庙宇、道观众多。道事活动以每年一度的六月六山会的“念经”为主。包含“赞”、“颂”、“偈”、“韵”、“咒”等。歌唱性较强的“念经”,道人们通常称之为“韵”、“韵子”、“韵腔”。唱诵这种“韵”或“腔”,又称作“喊”或“喊韵”。除“念经”以外,有些道教宫观里还有一些由乐器演奏的音乐,道士们称之为“牌子”。所谓“牌子”,即类似于一般民间音乐中的“器乐曲牌”,常用于道教仪式的开坛以前,道人们称作“打闹台”。“牌子”依据对象之不同,又有“正曲”和“耍曲”之分。“正曲”是与仪式内容较密切相关的环节时演奏的“牌子”;“耍曲”则是与道场上的百姓交流、取乐,或是在仪式进行的空档间歇期间演奏。表演形式为“唱、念、手印点弹、步罡踏斗、步虚、旋绕、散花”等。同时,善男信女上山焚香敬神、求签问卦、祈子还愿;官员乡绅安神祈福、行善施斋、敬仙求雨;并搭台邀请剧团戏班和民间艺人等演出秦腔剧目、鼓子弹唱、木偶、皮影、杂耍、武术等;还进行各种民间竞技、游艺、游戏、山歌小曲、对歌等娱乐项目等。来自陕西、四川、宁夏、青海等地和兰州、天水、榆中、临洮、临夏、会宁、定西等地的商贾客商、货郎、小贩、游人、香客、以及道士、僧人等云集山会,上香朝神、献供还愿、弘法诵经、游山避暑。香火鼎旺、萦绕馨幽、钟鼓和鸣、经声传韵、仙乐飘飘;风味小吃、茶饮、野味、山珍、药材、特产也参杂其间。该项目为榆中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已整理部分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拟建立“兴隆山道教文化”保护基地。

榆中古建筑模型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据考亦有百余年的历史,它与兴隆山的古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兴隆山在晚清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维修和拓建,这时期朱家湾有位木匠朱宗良参加了兴隆山建设的施工,之后他利用农闲时节在家中制作了大量的兴隆山古建模型,以便游人观赏。榆中古建筑模型作为一种完美艺术,主要体现在所呈现造型美。而表现出来的造型美,又是体现在建筑的总体轮廊,建筑模型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模型的体量、色彩、装饰等方面,由这许多方面而形成建筑模型的不同风格,或庄严雄伟,或小巧玲珑,或神秘恐怖,或明朗轻快,从而使建筑模型也显得同样丰富多彩。

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经过数百年的家族和师徒传承,发展到今天,现有传承人两位,分别是定远镇蒋家营的冯康明,夏官营镇红柳沟村的丁武明,他们制作的古建模型以市场上优质上等的油松、卫生筷、核桃木、高粱等为主要材料,以万能胶木胶、钉子、油漆等为辅助材料制作而成,尺寸大小与原物成比例关系,模型的长、宽、高分别在2.8米,1.8米,2米之内,模型的梁架、重柱、斗拱、挂落、栏杆、雀替、李拱、彩绘等和原建筑完全吻合。夏官营镇红柳沟村55岁的农民丁武明,凭借祖传的木工技艺为基础,以制作古建筑模型名誉全县。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精湛、气势恢宏、形态生动、主题鲜明,有效地提升了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味,已经入选全省第三批“非遗”名录,这是对榆中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的肯定和传承。

群众文化蕴含幸福新生活

每天,当第一缕晨光和最后一缕夕阳照射在榆中县城中心广场、金牛山广场、南河公园广场的时候,这里都是歌声飘扬、舞姿翩翩的海洋,一拔一拔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活跃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春夏秋冬,从未间断。这里的人们来到广场互相道一声早安,锻炼一会儿身体,跳一段舞蹈,聊一聊家常然后上班、摆摊、回家……各自开始一天的生活。忙碌一天,晚饭过后许多人又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开始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夜晚生活。广场舞蹈、广场戏曲、广场电影、广场武术,还有那大声吆喝的广场叫卖等等这一切都成为了榆中广场文化,在这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独特的地理优势、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以及积淀深远的文化气息让这里的人们以一种“悠闲自得”的态度生活着。

7月16日晚,榆中县健身广场精彩的“恰恰舞”吸引了诸多的市民,一个平均年龄12岁左右的“恰恰舞”团队表演为人们带来了欢笑,跃动旋律中的拍手声和舞者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无不体现着青春的活力和幸福感。“感觉我们生活的榆中越来越城市化了,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个表现。”带着女儿观看表演的李强告诉记者:“看了表演我也打算把我的孩子送去学‘恰恰\’。”“跳舞”已逐渐成为榆中部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58岁的张潇君对记者说:“每天早晨洗漱完毕我和老伴儿就来健身广场跳舞,然后去买菜,接着再开始忙一天的事情。”张潇君说,遇到雨天跳不了舞就感觉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一起笑”如今成了榆中乡村文化最真实的写照之一。8月18日以“走进古镇、感受文化、湿地赏荷、亲近自然”为主题的2013青城古镇文化旅游节在天下黄河第一古镇——榆中青城成功举办。8月21日“榆中第五届民俗文化节在榆中县新营乡沿川湖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兴隆山“六月六”传统文化庙会……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与当地政府的引导与推动密不可分。今年以来,榆中县通过举办多种文化节会,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推动了榆中县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文化只有深入群众,才有广泛影响力;只有群众真正参与,才有持久生命力。榆中县委、县政府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不论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突出了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创造、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所以,多年来,榆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惠民结合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群众文化消费有能力、文化活动有场所。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优先安排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创办了节假日文化系列活动,文化馆露天舞厅、排练厅、少儿活动室、培训室、老年活动室、音乐室、书画室、图书馆借书室、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民间民俗博物馆文物展厅等,全天候免费为群众开放。同时,榆中县政府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已多次成功举办青城古镇民俗节、兴隆山庙会、和平镇牡丹节、甘草店黄飞鸿庙会、金崖镇七月官神民俗节、新营乡沿川湖文化庙会等,不仅突出了榆中各地的文化形象,也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民俗文化别样多彩

榆中民俗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从北山的窑洞、罐罐茶到马啣山的原生态秧歌,从宛川河流域的七月官神到青城的道台狮子……近年来,榆中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民俗旅游节让更多的人对榆中的民俗文化有了了解与认识。

历史上的榆中北山,曾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地带,其山上是草原放牧的地方,现在的许多地方都是游牧民的遗名。这里和中原地区的民俗不完全相同,榆中北山人经过长期的生产斗争,依山、沟、崖、坡、岔、洼、湾、梁、岭而挖出一面靠山,一面向阳的无数窑洞,又在离窑远处外围,用湿土打成高两三米的土庄墙,形成一个方正的四边形的院落,这就是庄户人的“庄”子。榆中北山人的“庄”,每一“庄”就是一户人家,往往几户连接,形成村落。一窑一张火炕,正窑高大,雄居其他窑洞之中。正窑住者必是一家之长,窑内设几案,挂中堂,以备待客。许多家庭至今仍然保存旧时方案和太师椅,颇显古色古香。正窑两旁边窑,则为儿女后代居家所住,也有囤积余粮和用作厨房。斜崖面小窑堆放家具杂物和柴草。一些富裕人家在很早以前也有建堂屋、四合院、房屋居住的,如同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

北山的罐罐茶很讲究,喝茶的方式十分独特,一笼火,一把茶,一个一号电池般大小的茶罐和一只茶盅构成了罐罐茶的全部家当。饮用时,先用劈柴架起黄土泥成的小火炉,在称作“催催”的小砂罐里放入茶叶,盛上水反复熬煎,然后倒入小茶盅饮用,茶浓浓的,酽酽的,俗称喝罐罐茶。罐罐茶,因其特殊的消食去腻,祛脂减肥的保健功效,千百年来一直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命之饮,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所以,罐罐茶在历史上有“民族茶”、“团结茶”之称谓。榆中北山人喝罐罐茶沿用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家里只要来了客人,让上坐到炕上,不论你渴不渴,吃了没吃,总要用驴粪蛋儿升起火,熬上罐罐茶,让你喝败这一罐罐茶不可,每人一罐一罐地轮流喝败,才能喝过瘾。不能几个人同时喝熬得一罐罐茶,烙上“破皮袄”(烫面的油胡卷)一道喝,再做上手擀的长面,意在常来常往。

水烟是榆中又一大民俗文化,青城水烟兴起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丝、香、味“三绝”闻名全国,素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青城水烟中的“甘字、条字、蓉字”品牌在西南、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台湾都非常畅销。清宫档案记载:“宫廷水烟的原料主要以兰州皮丝、青丝、幼丝为主。”当时,全国的水烟以兰州为最,兰州的水烟则以青城、金崖、五泉为上品。目前,该项目已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已整理文字资料20万字,拍摄照片1000余幅,拍摄视频资料20小时。拟成立兰州青城水烟民俗文化陈列馆及复原传统手工水烟制作技艺生产作坊。金崖水烟作坊,建于清朝末年,解放初期曾作为地下党秘密发电联络站而称为“皋榆工委协军团驻地”。烟坊为四合院式建筑,砖木结构,保存较完整。1956年被烟坊总经理、红色资本家沈秀峰作为“特殊党费”上交中央组织部,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成为榆中县水烟厂,现被榆中泰和水烟厂收购,继承传统手工水烟制作工艺沿用生产至今。

“七月官神”是甘肃榆中地区参与群众最多、涉及地域最广的一项民间民俗活动。活动范围包括横贯榆中境内、由东向西的“倒流河”苑川河两岸的夏官营镇、金崖镇、来紫堡镇、清水乡以及苑川河南岸的连搭乡、定远镇、城关镇七乡镇的36个村社。从七月初十至八月中旬,由“师公子”穿百家衣、执扇鼓(形如圆扇的羊皮鼓)、钺斧在神庙间来往表演、舞蹈念经,有曳神、鞑靼神等多种形式,夜间向神像祟祝(祷告)。其间,唱兰州鼓子、榆中小曲子,表演杂耍“流星水锤”、“流星火锤”、“小洪拳”及皮影戏。现代表演有秧歌、秦腔、彩旗队、仪仗队。八抬大轿抬着“白马爷”、“八蜡爷”从东到西、由南向北。有接有送,规模盛大。目前,该项目已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已整理文字资料30万字,拍摄照片800余幅,拍摄视频资料12小时。

鞑靼鼓舞历史悠久,据考,它起源于明代,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与当地曾驻扎过蒙古军队有关,最初用于战争,角色都由青年男性扮演,表演时蒙古族的服饰一直保留至今。经过传承和发展,又演变为一种村落的祭祀活动。清代以后,变异为纯粹的民间艺术。其服饰为蒙族:长藏袍,身端肥大,袖长,多深蓝色。左袖空垂。袍上套穿马褂,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于褂袖上面。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头戴礼帽。腰间系彩带。腰带多挂火镰、鼻烟盒、镜盒、刀盒等饰物。脚穿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柔软、轻便,易于表演。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整体体现彪悍、豪放的风格,包含着一种多元的民族文化内涵。拟挖掘、整理、复原鞑靼鼓舞原生态表演。

推进“文化榆中”重点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榆中县将在推进文化兰州战略中率先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重要工作:

(一)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是要突出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在集中搞好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的同时,到2015年,达到乡乡有文化站,川区所有村、山区人口集中村有文化活动室和文体广场。二是按照“同城生活、同城便利”的原则,在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小城镇建设中,配套建设相应文化体育设施。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便利的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三是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不断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群众参与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使人民群众得到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扎实搞好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惠民工程项目,积极推进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群众艺术团体和民间文艺社团发展壮大,进行公益演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蓬勃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共建中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繁荣的成果。

(三)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挖掘整理榆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一是对确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的项目,采取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人专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二是建设非遗陈列馆,将非遗实物陈列和展出。

(四)繁荣文化创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榆中地域特色,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戏剧、音乐、舞蹈、文学、摄影、书画等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榆中文化精品,提高榆中县人民群众的人文素质。鼓励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掘重大现实题材和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如积极挖掘兴隆山历史遗迹和传说、青城古镇历史沿革等,推出一批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

(五)发挥广播电视舆论导向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唱响主旋律,全力办好《榆中新闻》栏目,加强栏目的改版创新和宣传推介,着力打造精品栏目。增加常识性、知识性栏目的设置,提升自办节目水平。更新改造广播电视设备,对广播电视播控、摄制、录播、音响等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文化旅游载体平台,坚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以兴隆山、马啣山、和平牡丹园、官滩沟、青城古镇等为依托,积极策划兴办具有榆中文化元素的主题演艺或实景演出,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共同繁荣。

(七)明肃王墓开发和保护项目。明肃王墓作为榆中县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年将借助“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的大好机遇,完成前期规划和项目申请的各项工作,力争获得该项目。

榆中,伴随着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吸收了民族之精华,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榆中县现已采取各项保护措施与开发计划,希望能让这些历史瑰宝能够更久,更好地流传下去。

新闻推荐

榆中县公安局5天抓获4名上网逃犯

【本报讯】连日来,榆中县公安局各派出所民警充分发挥基层基础工作优势,主动出击,深挖、细筛、广查,集中一切力量,深入开展追逃工作,5天内抓获4名网上逃犯,追逃工作取得了显著战果。8月22日16时许,榆中县...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