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之梦青城二龙山两两虚舟竟日横阿谁南揖揽澄清数联
古镇之梦青城二龙山
两两虚舟竟日横,阿谁南揖揽澄清。数联浑脱轻如叶,时向中流自在行。
偶阅青城史话,看到这样一首诗词。在咸丰年间举人刘应甲的笔下,古丝绸之路上水旱码头的辉煌与繁荣似乎在人们面前显现。旧时青城,借助黄河水运,很早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西北商贸集散地,唐宋元明时期,更是成为边塞军事重镇,尤其随着水烟业的兴旺发达,这里更是人头攒动一派繁忙交易的景象。
站在高处,你会被青城的精巧所吸引:四面高山围成一个南北窄,东西长的盆地,黄河自东向西,缓缓贴着北面的山根向前流去,低洼的地势,使自流的河水四叉八丫,汩汩流入沿途的沟渠田地,形成一片江南水乡的盛景。虽历经了千百年的时光打磨,这里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过去的风貌,昔日的市井、古朴的民居、秀美的田园构成了一幅古镇人家山水画。与许多名声在外的古镇相比,这里没有经过现代浮躁商业文化的过多侵蚀,也没有诸多旅游热点的拥挤嘈杂。吼秦腔、打麻将,掀牛角,间或哼几句那绵软的青城小调……小街巷之中依然可以瞥见一幅幅寻常百姓家的温暖生活画面。
徜徉青石铺就的狭长小巷,穿越门叠重户的明清建筑群,细赏古镇千古兴衰画卷。那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是梦幻与真实的融汇。青城的美,让人震撼。拨开缠绕于梁柱户牖之间的历史尘烟,一廊一柱、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古老岁月的韵味,凸显千古兴替的气息,犹如一杯陈年佳酿,让人陶醉。
逐水而居是人类生存本能选择的结果,上善若水。只要品阅千年历史就会发现,无论丰、镐还是朝歌洛邑,不管咸阳、建康还是汴梁临安,均是水边一都邑,而沿黄两岸,更是点缀了数不清的大城小镇,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距兰州黄河下游50公里的青城,地处榆中县北部。早在唐朝,这里便修筑了垄沟堡旧城,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
明代初年,靠着黄河优越条件,大面积的绿烟在这里种植。水烟业的兴起、鼎盛推动了古青城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教育、文化和建筑业的发展。明末清初引进的水烟制作工艺,到康熙年间渐成气候,加之黄河航运便利,青城水烟行销全国各地。到嘉庆、道光年间鼎盛时期,青城有180多家商号,其中最有名的商号要数永顺成、兴达裕等,从业人员达8万之多。水烟业的兴旺发达,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崛起,因此青城镇被誉为“中国水烟之乡”。
民间流传着“先有狄青城,后有兰州府”之说,青城古镇最为繁盛时,人口超过10万人,而那时的兰州城人口也不过11万人。烟叶种植和水烟加工经营使青城兴盛达200多年,青砖绿瓦、雕梁画壁的高堂华舍比比皆是,求学出仕、舞文弄墨的社会名流层出不穷,成为名噪陇中的富饶繁华之地。一时,车水马龙,筏子游弋,文化教育也蓬勃发展,青城书院、六德书院相继建立。旖旎的水乡风光、安定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古镇形成了稻米莲歌、耕桑读律、科名相继的传统。所有这些,让古镇积聚了丰厚而稳定的文化底蕴。仅在清代,青城就出了皇榜翰林1人,进士11人,举人数百名,这些,至今为青城人引以为豪和津津乐道。
文化,是古镇的灵魂。时光的流逝,政治、经济等等积淀成文化形态,渗透于建筑、交通、服饰、饮食、方言等诸多方面。
青城古镇现存古建民居众多,隍庙、青城书院、高家祠堂及60余处明清四合院等。厚重的历史孕育了青城的独特文化,使得青城在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街巷依城为界,布为棋盘格式整齐有序,主次分明,主街东西走向,宽阔通畅;小巷狭窄,顺主街对称分布,北朝河,南朝山。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尤其是古镇建筑,既具备北方建筑的稳实厚重,也有着南方建筑的秀雅灵巧。体现出街曲巷幽、宅深院大的特色。
“青城因水烟而盛,也因水烟而衰。”如今,青城水烟虽已衰落,但水烟制作工艺和部分水烟作坊却保留了下来。在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四合院之一的罗家大院第一院,压制水烟的巨型木椽、砣石以及压制成捆的水烟,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作为民国时期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永顺成商号罗希周的宅院更是吸收了北京、天津、陕西、山西等地的建筑风格特点。由东院、中院、西院三大院组成四合院,占地面积达到7100平方米。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的东院,则是罗家的水烟作坊。
青城镇文化站站长刘军介绍,罗家中院是三堂五厦结构的四合院,即上下堂屋各三间,东西厦房各五间,是罗家生活起居之地。罗家西院由前院和后院两座四合院组成,是罗家人用来休闲和招待客商的地方。罗家大院一进三院由16道门互相连通,设计独特,布局严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土匪泛滥,这种水围式建筑风格便于主人随时躲避不想见的人。
现代生活中,古镇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事实上,千百年间,星罗棋布的中国古镇,无不经历了兴衰的过程。青城也不例外。
今年81岁的杨国文老人,曾在城隍庙做过20年的庙管。对于青城每年要举办的民俗活动,老人如数家珍。从孩童到暮年,经历了繁华美景的飘然凋零,也体验了触目惊心的满目苍痍。如今,拄着拐棍的老人,总爱在隍庙前讲述古镇旧事。在他的心中,期望古镇的人们通过参加城隍出府的活动,学会并懂得古镇千年的传统,更希望政府能尽最大努力推动古镇的保护。
古道巷陌和历史的点滴残痕通常会作为历史的载体,从而使一座城市的文脉,一个民族的历史活色生香。一座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镇,随着昔日水烟帝国的消失及现代交通业的发达,让青城仅活在老一代人的追忆和声声惋叹中。
今年71岁的高集翰,曾担任过青城二小校长。在他的眼里,青城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高家祠堂、隍庙、青城书院、二龙山戏楼以及60多处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四合院。除此之外,英雄武鼓、柴山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西厢调》小曲、剪纸等经久不衰的民俗艺术是先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深入挖掘青城历史文化,对古镇的定位、开发、修复非常重要。青城镇的文化载体,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上,更应包括历史名人。传统戏《柜中缘》,就是青城人李干成根据清朝末年发生在李英身上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李英因民团闹出人命,逃到陕西,被当地一乡绅聘为家庭教师。教书期间,和大小姐互生爱慕,常偷偷谈情说爱。事情暴露后,乡绅为掩家丑,顺水推舟将女儿许配李英,并让李潜心攻读,后参加科考,得中第十八名举人,官授永昌学台,携妻上任,传为佳话。这部情节曲折感人的戏剧后来移植为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传统戏。”娓娓道来的故事,让人们感慨,原来,历史上的青城不仅出过11位进士,还诞生过中国伟大的戏剧家。
穿越历史,沧海桑田。犹如人的生命,古镇有兴盛有衰落,有靓丽有灰黯。
在高老师家隔壁,我们有幸看到了一座保护完整的明清四合院。主宅东侧,是张家和顺堂烟坊曾经的所在地,如今已被新建的现代房屋所替代。透过旧宅上堂屋斑驳的门窗,可以看到虽落满灰尘但不失质感的精美衣架和实实在在的木地板。下堂屋的北侧,是一个耳房,“封建社会,耳房是妇女用来分娩时用的,其后连接的是院落,产妇也只能在这两个区域内活动,如果经过主院落会被视为不吉利。”高老师介绍。这里曾是当年大户张姓的宅第。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
宅院的主人高子芳,今年已经70多岁了。老人说,这里是她的舅舅家,20多岁时就出嫁到这里,小时候,宅院里一度繁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后来慢慢地萧索了。青城镇有很多这样的院落,有的被拆除,有的虽保留下来却破烂不堪。从青春少女到古稀之年,老人经历了院落的兴衰,如今,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这样一个已经不适合再居住的四合院,要么尽快修缮保护,要么拆除建新房。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不仅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繁衍富足,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经济基础是确保区域兴盛的关键。水烟的消失,使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尤其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四合院的居住功能在逐渐减弱,而是大都被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供人们欣赏。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长满野草的院落,在孤寂中等待重生。
事实上,青城的衰落还有一大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工业经济的不发达,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外求学、打工,手上有了钱会去城里买房子,很少有人留在古镇。“原生态环境是要保护,但前提是生活环境要提高,这样才能留得住人,古镇才不会消失!”青城镇党委书记祁光锐说。
青城的发展历程,既得益于水,又受制于水。随着以水运为主的交通逐步向以陆路为主的交通转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形态转型,这个因水而兴的古镇渐渐失去往日荣光。
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困扰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古镇对外连通的公路破损不堪,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其次,长期以来,青城的产业发展仍未走出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大片的梨树被砍伐后,青城镇开始发展日光温室,人均1400元的收入使其成为青城镇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
在祁光锐的眼中,日光温室只能脱贫但不能致富。对此,榆中县委县政府、镇政府将古镇发展的目光投向文化产业旅游。因此,对于古镇来说,保护文化资源的意义永远大于开发。“修缮古建筑是我们目前着力在做的事情,目前46院古名居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古镇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展开。古镇正在消失,既然我们尽全力把它们争取回来,抢救回来,就要善待它们。”祁光锐说,从2001年开始,榆中县及镇政府多方筹资,先后对高家祠堂、青城书院、罗家大院等古建筑采用原址、原貌、原材料进行修缮,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古镇的传统风貌。同时,加大了东滩荷塘、百年生态梨园、青城书院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近两年来,旅游人数逐年增加,预计今年可达3万人。青城镇的一系列举措,也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关注。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黄河浪》中大量镜头在古镇青城取景拍摄,使青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鲜明黄河风情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
历史曾造就青城昔日的辉煌,时代又赋予青城重要的发展使命。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2013年5月7日,这一天,青城镇被幸运地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是一项殊荣,更是一种责任。”榆中县委县政府表示。在倾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古镇”方面,榆中县将采取政府投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方式,拟斥资2亿余元,实施古建筑保护修缮等15个项目,全面展开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全部项目完成后,青城古镇将达到国家3A级景区的要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达青城镇东滩荷花池已近黄昏,夕阳下,绿色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一串串波纹,摇曳的荷叶犹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矜持而略显散淡,三三两两的歇雨亭在余晖下,透出朦胧的美,让我们讶然的是,在这样一个黄土高原上,竟然有着这样温婉美丽的江南水乡美景。而这一切,来自于一个徽商的奇思妙想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最初他只是在这里养泥鳅,说句至今还觉得汗颜的话,当时谁也没把这当回事,可现如今,千亩荷塘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更重要的让他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刘军口中的他,说的是徽商汪辉,从最初的养泥鳅到目前的荷花种植,今年已近60岁的汪辉带给青城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带来城市变革中的一种理念。
在汪辉的儿子汪治慧的眼中,青城的水质独一无二,不仅可以生长美味的黄河鲤鱼,也可以种植莲藕,还可以养泥鳅,当然,他也捉了阳澄湖的大闸蟹苗子,养殖同样获得了成功。韭菜炒河虾、油炸小鲫鱼、爆炒黄鳝段等一道道地道的南方菜,让我们慨叹的同时,更对这个近300亩的荷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里最初不是荷塘,父亲养泥鳅成功后,才开始从当地农民的手中流转了部分土地试种荷花。在黄土高原寻找水乡,是我的梦想。在青城,这个梦想实现了。“3年来,荷塘已初具规模,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池中混养的泥鳅,河虾、鲤鱼等水生物,更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滩湿地的发展壮大,在有效调整了青城产业结构的同时,更改变着当地农民的经营理念,
在青城,农民们大都以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其中玉米每亩地最多收入1200元,而莲藕的收入高达4000元左右,目前,已有40多家当地农户也开始种植荷花。
汪治会说,2012年,青城荷塘莲藕产量达到40万斤,几乎占据了莲藕市场供应量的半壁江山。下一步荷塘将会采用集约化种植技术,预计每亩产量在原来150斤到200斤的基础上达到7000到9000斤,再套养一些螃蟹、泥鳅等水生物。“可以说,前景非常好。”
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青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东滩湿地资源,是青城最大的、最典型的水网风貌地带和重要湿地保护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形成较为完整配套的水产业链,从而实现以水促商,以水促工,以水兴镇是青城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我们坚信,一幅绵延数百年的原生态文化长卷将在这方水域展现。”祁光锐说,
悠悠黄河,撑起古镇千年的岁月浩渺,牵出了两岸远古的繁华景象。悠远文化的古朴韵味在静静回荡,水乡如梦、古镇入画、田园可诗,在与水的同频共振中,青城镇努力塑造着水乡的风骨和灵魂。
古镇因水而气质灵动,新城因水而内蕴丰厚。岁月的细沙穿越千年沧桑变化,现代文明为古镇带来新的生机,咨询、信息等新技术让消费市场发生了转变,给新兴产业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不难想象,当数百亩的荷塘扩大至1万亩,甚至2万亩的时候,曾经的古镇又会是一番怎样的繁荣景象。记者 张小燕
新闻推荐
和平镇将建大型城市综合体占地千余亩将完善城市功能带动东城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 张小燕关键词: 和平镇 商业地产鑫报讯 兰州大型商业地产倾力外延,占地1000余亩,计划落户项目20家,和平镇沈家河将建大型城市综合体,该项目的实施...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