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的迎春联欢会

兰州日报 2013-03-12 18:35 大字

□张建祖文/图

2013年农历正月初八,百十来户人家的榆中县城关镇张家庄,车多,人多,欢歌笑语,格外红火,一场农民迎春联欢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天刚亮,热心的群众就忙了起来,贴标语,摆桌椅,放音响,挂横幅,布置会场。横幅上的大字“热烈欢迎兄弟邻社来我社迎新春文艺演出”是请我县著名书法家王者香女士书写的,浓墨重彩,潇洒自如,喜庆祥和,提升了这场联欢会的档次。

上午10点后,被邀请的小康营乡徐家庄、三角城乡丁官营、城关镇下汉村、杨家庄和景家庄等五支文艺队陆续到场,东道主张家庄文艺队和群众夹道舞扇、鼓掌、鸣炮,热烈欢迎。

联欢会的开幕式很乡土,也很隆重,村主任和社长致辞后,十几串鞭炮和几捆上天的大炮齐鸣,在场的人一起热烈鼓掌。演出开始,东道主向每支参演队的演员代表搭红(披挂大红被面)、鸣炮、鼓掌,表示欢迎与感谢。

这场联欢会有120多名演员参加演出,他们都是农民和农民的孩子,有年近古稀的老人,也有十二三岁的少年。这些演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感情真挚淳朴,表演得很精彩。他们的表演,一个村庄有一个村庄的风格,但主题只有一个,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唱农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演出的场地乡土原始,仅是一个多年不用的篮球场,周围还有庄稼秸秆,但每个节目都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展示着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有些舞蹈还真上档次,可与央视春晚的节目媲美。东道主张家庄的《红太阳》,演员众多,舞姿整齐,浅蓝色的舞台服与手中的红绣球相依相衬,色彩明丽,欢乐喜庆,祥和壮美,最后的造型碧波托红日赢得观众经久的掌声。丁官营的《我要去西藏》、下汉村的《花儿与少年》、杨家庄的《绿旋风》、景家庄的《相约北京》,服装艳丽,舞姿洒脱,襟飘带舞,恢弘壮阔,气势浩大,甚是精彩。徐家庄的《我们的钓鱼岛》,十几位姑娘媳妇儿,海军帽,迷彩服,英姿飒爽,刚劲有力,表现了中国农民捍卫祖国领土的决心和力量;《欢乐地玩》女演员藏蓝衣、红领带、黑裤子、戴礼帽、蹬长靴,再加一副墨镜,活脱脱12个中国版的卓别林登场,动作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新营乡八门寺的小杨,是一个舞蹈爱好者,闻讯赶来,献上独舞《霹雳舞》,那明快的节奏,似雷似电、如火如烟的舞姿,令人亢奋,观众掌声一片,喝彩声一片,有人还走上前台点燃一串鞭炮为她助兴。

主持人是庄上的两个大学生,眉清目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串联报幕虽然比不上央视春晚的朱军、老毕、董卿,但也有说有唱,有逗有笑,即景发挥,还不时恰到好处地来上两句英语,风趣诙谐、珠联璧合,让整台联欢会有板有眼,秩序井然。

一台小小的联欢会,台下要做很多事。冬闲时节每晚要排练节目,没有老师指导,就自己摸索,或投影光盘上的舞蹈来模仿。演出没有服装、道具,就自己出钱买或租用。张家庄没有集体企业,社里没有公积金,联欢会缺少经费,文艺队的二十几个演员和部分群众踊跃捐款。没有演出场地,大家齐动手,打扫清理多年不用的篮球场,整出一块干净宽敞的场地来。要提前半个月邀请外乡外村的文艺队,热心的群众主动跑路送请柬……

台下的事情没有白做,联欢会很成功。天气很冷,联欢会长达四个多小时,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始终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精彩喜庆的表演赢得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喝彩声,让张家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久久地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

新闻推荐

“理民事解民忧双联”连通村民致富路

【本报讯】“这条崭新的水泥路是村里几辈人梦寐以求的心愿,以前一下雨孩子们就无法上学,村民无法出行,更别说把蔬菜贩运出去,现在通过‘双联\’活动终于实现了全村人的愿望,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问题...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