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4-27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苏海琴

在永登县民乐乡柏杨村,提起祁正梅,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放弃城里优越生活回乡创业的青年人帮助村民致富,带领群众种植药材,使大部分群众脱离贫困。

民乐乡柏杨村山大沟深,属于阴凉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村民靠天吃饭,多年来主要种植传统的小麦、洋芋、扁豆等农作物,收益较低。

2011年,祁正梅看到民乐乡有种植中药材的优势,加之农村撂荒土地多。另外,出于对传统中药的热爱和专业特长,以及对药材市场方面了解,当年夏天,祁正梅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省城的工作,回到了民乐乡柏杨村创业,成立了甘肃润枫源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租来6390亩山旱地,种起了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许多村民也加入到药材种植基地打工赚钱。她凭借着一股天生的韧劲和不服输的信念,亲自参与到耕种、锄草、施肥……为了把握好每个种植和管理环节,晚上放下饭碗她就看一些有关药材种植的书籍,并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把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记录下来,积极主动地向相关专家教授请教,甚至到外省进修学习。

对中药材种植户,祁正梅不仅提供籽种,订单收购中药材,还聘请专家教授亲临田间地头集中为群众进行黄芩、丹参、大黄等药材的栽培技术培训,并给以现场指导,使中药材达到了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祁正梅种植的中药材不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市场销售价格,都好于外地同类产品,甚至把中药材卖到了香港、台湾。

2014年,永登县中药材产业协会成立,在祁正梅的引领下,2017年永登县完成新增中药材面积0.67万亩,累积种植规模达到3.73万亩。同年,祁正梅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取得有机认证的基地。2017年7月,被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评为“优质道地药材(黄芪)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祁正梅经营的公司以民乐乡柏杨村为核心种植区,以十大陇药为重点种植品种,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390亩、中药材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企业先后承担省市科技、农业项目8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药用植物栽培地方标准4项。

梅花香自苦寒来。让祁正梅欣慰的是,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乡亲们都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对于未来,她还有个梦想,希望在自己的带领下,和乡亲们一起种出更优质的药材,把药材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民乐乡打造成一个有机黄芪之乡。

“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这是祁正梅最大的心愿。

新闻推荐

兰马体育嘉年华活动启动

【本报讯】体育嘉年华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5日兰马组委会公布了今年体育嘉年华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为兰马营造浓烈氛围的同时,也将展示兰州市群众热爱健...

永登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