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巧施策“绣花”功夫促脱贫 市人防办帮永登县道顺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去年到现在,额外多收入了3860元。家里已经撂荒的11亩土地去年流转收入660元,我和老伴又参与了牡丹种植,领到了3200元钱的劳务费。”永登县武胜驿镇道顺村村民张国智,笑着掰起手指算开了账。
几年前,张国智一家还是建档立卡户。长久的贫困生活,并没有压垮张国智。这个倔强的山区汉子走出大山去城里打零工,为全家的未来努力打拼。2015年,张国智一家终于成功脱贫,但全家人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他外出打工,只要随便出点变故,很可能会立即返贫。
2017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人防办的帮扶单位调整为永登县武胜驿镇道顺村。重任在肩,市人防办立即成立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带队,扎实开展走访入户,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道顺村位于永登县武胜驿镇西北部,属典型的干旱二阴山区。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13人。“由于常年干旱少雨,不甘贫困的村民们纷纷出外打工,劳务输出成为这个山村的经济支柱。”市人防办帮扶干部在调研中发现,一边是村子脱贫致富缺乏产业支撑,另一边是大量土地处于撂荒状态。
于是,市人防办提出了“引进产业项目,向荒地要效益”的帮扶思路,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决定引进耐寒耐旱作物油用牡丹作为荒地增值试点项目。通过积极对接,与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道顺村开展“土地流转+劳务聘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在道顺村开展油用牡丹种植工作。接下来,道顺村野葱沟的300亩闲置撂荒土地,整体流转至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进行油用牡丹种植。在牡丹种植过程中,该公司通过劳务聘用的形式,雇佣本村村民,并按照工作量给予村民劳务报酬。
目前,道顺村的油用牡丹种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已种植了124亩、共计300余万株油用牡丹。每种植1亩油用牡丹,犁地、苗木栽植、除草、采摘的劳务报酬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可以为村民增加1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
如今,很多像张国智一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再不用为生计担心了。而下一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油用牡丹种植、管理、采摘等工作需要的劳动力也将持续增加,道顺村村民可彻底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获得稳定经济收入。
在引进产业项目的同时,市人防办积极对接市县两级公路部门,今年为道顺村争取8.3公里道路硬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道顺村基础设施。同时,充分利用服务广大建筑企业的有利条件,多次与企业对接,积极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争取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先后筹措资金33万余元,用于道顺村产业发展,帮扶贫困户改善生活,资助困难学生就学。
道顺村的土地以山坡早地为主,亩均收益仅有300元。市人防办针对道顺村实际情况,从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起,第一时间协调社会爱心企业捐助8万元,帮助道顺村建设灌溉机井1眼,增加水浇地150亩,主要种植娃娃菜、莴笋等高原夏菜,亩均收益可提高到4000元以上。
其实,对道顺村而言,还有一件好事已经悄然来临。村民们只要出门转转,立即就会感受到,村里的环境和卫生明显提升了。原来,市人防办协调各方爱心力量,筹集启动资金,组建村组卫生打扫队,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员,参与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还进一步引导困难群众依靠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协调市县林业部门,为道顺村争取1700棵树苗,其中松树860棵,柳树840棵,目前已经全部种植完毕。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颜晨
新闻推荐
魏万林清明时节忆英烈【开栏语】又是一年思故人。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时刻,是思念亡亲的日子。逝者已矣,但在生者心里,却可以依靠一份记忆,以一些特殊的祭奠故事,与逝者相遇相聚……为了深情追忆缅怀英烈...
永登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